月球表示:「只有地球才那麼傻孕育生命,看水星、金星和火星,一個個都不弄小蟲子出來,省得折騰!」


這就好比,兩個人都是名校的學生,一個在努力學習,一個在混日子。儘管二人所處的環境和條件都是一樣的,但是做後考上好大學還是看自己。

同樣的,作為處在宜居帶的行星,各個條件都不完全相同。火星失去磁場保護被太陽風瘋狂蹂躪,金星溫室效應過於嚴重,月球引力太小不足以形成足夠已知生命形態呼吸的大氣。

注意宜居帶的定義:一個恆星系內上水可以以固液氣三態的形式存在的區域被稱為宜居帶,但不是隻要是宜居帶就能存在生命。同樣的,生命存在也不一定非得是在宜居帶內。比如木衛二,土衛二就有因地熱活動而產生的冰下液態水層,就有可能存在生命。

還有就是如今對宜居帶的定義問題,因為我們已知的存在生命的天體只有地球,人類歸納的所有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都是基於地球生命總結出來的,相對於龐大的宇宙,可以採納的樣本容量過少。相信進入FTL時代以後人類對宜居帶的定義會有所改變。


謝邀。月球上沒有水,因此,植物、動物與微生物都無法產生與存活,包括厭氧微生物在內也沒有辦法存活。生物都要進行新陳代謝,從體內排出一些廢物和有害物質,從外部吸收一定量的營養物質,並把它們運送到體內一定的部位,完成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完成機體的生長,這就是生命活動。如果沒有水這種溶劑的流動並且溶解各種物質,那麼就不可能實現新陳代謝。生物體是一種有確定模式的複雜的活動,這就要求有足夠多的有一定功能、並完成一定任務的各種各樣的物質和機體結構,因此,生物的體型都比較大,比分子大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內部物質有足夠的交換呢?就是通過水的溶解和流動。


宜居帶只是條件之一,感覺都不是最主要的條件,最主要的條件是有資源吧。


宜居帶=可能存在液態水,跟有無生命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前提條件。


同一個重點高中,你不要問我為什麼考不上清華北大。環境不能成為結果的充分必要條件,甚至不是必要條件。

然後,生命形成的必要條件,至今沒有答案。超算計算機多少年前就嘗試了,也算不出演化出生命的初始條件,以至於現在還有什麼火山說,閃電說,外來隕石彗星灰塵說....

好在,作為一個差生,殺死生命的條件,月球上答案很多啊。

白天130,晚上-150。

太陽風隨便吹

宇宙射線隨便射

沒有適合氧化還原反應的大氣,不方便生命現象裏的能量交換,

沒某種液體海洋,不方便生命組織中的物質交換。


大氣層問題


月球不喜歡生命。

就像你家也有餘糧,為何不去扶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