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珜端男帐稀⒗锞印⒊錾甏匀粋髡f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至於出生年代,姚瑩在《康輶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則說她是唐初人,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   說到籍貫里居,姚瑩以為她是涼州人,河北省《完縣誌》說她是完縣人,《大清一統志》說她是穎州譙郡東魏村人,還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或黃州人,河南省《商丘縣誌》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縣誌》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花木蘭的事迹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民間傳奇人物,大概率不存在,或者說只有原型,也許婦女從軍是彌補兵力後勤的一種方式,被文藝工作者加工傳唱,形成了一個新的具體藝術形象,《木蘭辭》里描述從軍之苦,夜宿黃河邊那種思念家鄉的感覺,這一定是從真實體驗中的提煉,至於同行多年不被發現女兒身,回家後的喜悅,可能就是藝術加工範疇了。


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花木蘭本人的存在。

花木蘭故事的原始來源於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57年)的一首民歌,被稱為木蘭詩或木蘭辭。它後來被南朝翻譯為民歌。在以後的幾千年里,就像疑古論里所描述的那樣,木蘭的故事經過了不斷的修改。一些細節被改變。比如她的姓氏,她來自哪裡以及她的家人。

在明朝徐渭的戲劇里,詳細的描述了她的家人,父親,母親,姐姐和弟弟。很顯然,這些可信度不高。

不過從最初的詩歌來看,歷史木蘭很可能出身鮮卑族。木蘭稱呼皇帝為可汗。這個稱呼是針對某些少數民族的最高領袖的。

另外,木蘭這個名字,在南北朝的時候,發音為「*muklan」。這和古阿爾泰語(突厥語,蒙古語和滿洲語)的兔子的發音有點接近。這和詩歌結尾關於兔子的描寫相呼應。

木蘭很有可能並不是當時鮮卑軍隊中唯一的女性。因為當時的鮮卑族,保留了部分母系氏族的傳統,女性的地位非常高。對於部分女性,特別是鮮卑貴族而言,,她們有軍隊指揮權也很正常。眾所周知,唐朝王室具有鮮卑血統。平陽公主順利的建立並領導了一隻強大的軍隊。這隻軍隊對唐王朝的建立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這從某種角度反映出女性在鮮卑軍隊中的地位的。打個比方,南宋之後,並沒有平陽公主這樣的角色出現。即使是傳奇性的梁紅玉和紅娘子,她們也都是輔助自己的丈夫建立強大的軍隊並取得輝煌的戰績。她們已經無法獨立的領導一隻軍隊了。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不允許。


花木蘭又名花木郎,身材消瘦,個子也不高,生就一副女人相,一看就不是很能打,到了青州大營,就被安排在左將軍宋品兆身邊做侍衛官。


(提示:虛構故事,純屬腦洞,請勿當真)

他穿男裝渾身不自在,就不給人擺好臉色,每天獨來獨往,宋品兆很不喜歡他。


宋品兆想:「這個新來的,怎麼走路這個樣子,屁股都要給他扭掉。」


又想:「還成天板著一張晚娘臉。」


還想:「我麾下要都是這種娘里娘氣的人,遲早要倒灶。」


……


【1】


皇帝點兵,花家的女兒代父從軍。


她在東市買駿馬,討價還價半晌;她在西市買鞍韉,順便給自己買了幾盒散粉;在南市買轡頭,幾個樣式挑不好的挑;在北市買長鞭,圍觀了一會兒夫妻打架。


等她終於收拾好了,穿戴上戎裝,竟然也像那麼回事。


和家裡人道了聲「我走了」,便騎在馬上搖搖晃晃往青州大營去。

有不知情的人頗為她掉了幾滴淚:「這姑娘真懂事,沒有哥哥,就代父從軍,跟歷史上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一樣……」


花家的老父親再也不想背這個鍋了,一時間老淚縱橫:「我家阿大,是個有異裝癖的死娘炮啊!軍書上要徵招的人不是我,就是他!」


鄉里鄉親恍然大悟,從此以後都叫他——花木郎。


【2】


花木郎身材消瘦,個子也不高,生就一副女人相,一看就不是很難打,到了青州大營,就被安排在左將軍宋品兆身邊做侍衛官。


他穿男裝渾身不自在,就不給人擺好臉色,每天獨來獨往,宋品兆很不喜歡他。


宋品兆想:「這個新來的,怎麼走路這個樣子,屁股都要給他扭掉。」


又想:「還成天板著一張晚娘臉。」


還想:「我麾下要都是這種娘里娘氣的人,遲早要倒灶。」


遂義憤填膺地賦詩一首,痛陳了軍中種種積弊,執筆高呼「這個國家怎麼了」,完了讓人把花木郎塞去輜重營押運糧草,眼不見為凈。

誰知道,有天晚上,金人趁夜截斷了他們的運輸線。


花木郎竟然帶著十幾個人,殺了兩百多個金人,保住了糧草。


等援軍到的時候,花木郎帶著一批人從草堆里鑽出來,身上烏七八糟,滿是血污,臉上卻沒事人一樣,還問早飯還有的剩沒,宋品兆眼珠子都要掉了。


【3】


督師將軍是本朝王爺,坐鎮中軍。


聽說了花木郎的事迹,傳喚了他,問他想要怎樣的封賞。


前線戰事不利,如此勇士,振奮軍心,王爺的本意是他要什麼軍銜都願意給。


花木郎卻道:「我沒有別的要求,只想為大家獻舞一曲。」


宋品兆噴出一口茶,有了不好的預感。


中軍帳里的將軍們也都面面相覷,他們行武多年,沒見過這樣討賞的。

王爺雖然懵逼,但畢竟是天家出生,金口玉言:「好,請。」


花木郎繞到帳後準備。


大家都以為他要跳《破陣》之類的戰舞,誰知他一掀簾帳,一甩水袖,娉娉裊裊跳了支《貴妃出浴》。


關鍵是跳得還不好看!


一邊跳,一邊扯著他那破鑼嗓子在那邊咿咿呀呀。


這回換成王爺噴出一口茶水。


宋品兆反正是一直盯著賬外的藍天白雲洗眼睛,只想著:我宋某人到底是做錯了什麼,非得讓我看這勞什子……


王爺既噴了茶水,花木郎便臉色一沉:「怎麼,難道我跳得不好看?」


有個莽漢一拍桌子就要罵娘,王爺連連擺手:「木郎,這曲子、身段都是你自己學的么?可有師傅指點?」


花木郎不知他什麼意思,看著他有些戒備:「沒有。」

王爺:「我隨身帶了樂譜,你可以看看。」


花木郎梗著脖子:「我不識字!」


王爺溫和道:「我略通音律,一直在為《詩風》作譜,可以教你唱曲。至於舞蹈,我帶了幾個丫鬟在關山城裡,你得閑的時候,可以跟著她們學。」


花木郎垂著腦袋沉默良久,不知是嗯了一聲還是哼了一聲,眼光滑到一邊,長長的眼睫撲楞著,攥著袖子,看上去一派小媳婦樣。


【4】


花木郎一回來,宋品兆就罵得他狗血淋頭。


宋品兆:「王爺的封賞隨你挑,你就挑了個這個,你到底想的什麼?!你知不知道他剛剛想提拔你做先鋒營統領的!」


花木郎梗著脖子道:「我不稀罕,我就想唱歌跳舞。」


宋品兆:「你以十數人擊殺蠻族、保衛糧草時候的那股英武氣勢呢?」


花木郎猛地抬頭,氣得面色鐵青:「我不要人誇我英武!我就想人誇我是墜美的!」

說完推開他扭頭就走。


一個不及,宋品兆竟被他推倒在地。


宋品兆捂著胸口心想:「這廝好大的力氣……」


當下賦詩一首,取題《傷仲永》,講一個男孩子小時候爽爽颯颯,長大了扭扭捏捏。


【5】


花木郎終究是升遷了,領了個百夫長噹噹。


不久之後,和宋品兆一道追擊一支斥候,不想陷入了埋伏圈,金人百倍於己。


宋品兆其時腿上中箭,殘軍不免心灰意冷。


誰想花木郎沒事人一樣打亂了頭髮,揀了金人的頭盔給宋品兆戴上,扒了金人的戰袍給宋品兆披上,然後假裝是個奴隸,牽著他的戰馬,慢吞吞走向了敵方亂軍,然後……


混進去了。

在亂軍中擠來擠去的時候,還頗淡定地下黑手捅死了幾個金人。


其他人明白過來,趕緊學著他做。


彷彿滴水藏海。


等穿過包圍圈,花木郎早就牽著宋品兆在山腳下候著了。


大家在他身邊集合,點了點人,沒少。


這時候青州大營的援軍也及時趕到,兩方會師,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因為戰場是在扶風原,被稱為「扶風原大捷」。


【6】


王爺又要賞。


宋品兆道:「讓花木郎去領吧,我腿疼。」


他有個幕僚,名字叫劉起,這時候站出來說:「絕不能再讓他去了。北疆戰事頻傳,王爺有意打造一顆將星,扶風原大捷的戰功非同小可,若是拱手讓人,他恐怕要與你分庭抗禮。他只不過是你手下小小的百夫長,你是他的長官,長官領下屬的功勞,原本就是天經地義。更何況他脾性如此古怪,旁人斷然不會說你什麼。」

「他救了我的命!」宋品兆敲著桌板道,「何況我宋某人還要搶別人的戰功不成!」


當下賦詩一首,以梅喻己,表達自己的高潔品性。


花木郎於是再一次進中軍帳領賞。


王爺笑吟吟地問:「這次你想要什麼呀?」


花木郎:「我以後都想穿女裝走動。」


僵硬地伸著兩手,表示他穿戰袍渾身不舒坦。


滿座哄然大笑。


王爺對花木郎笑吟吟道:「好的呀。」


然後板著一張晚娘臉掃視眾人:「笑什麼笑,你們也想穿女裝不成?」


【7】


花木郎升任了先鋒營統領,每日作釵裙打扮,在軍營里旁若無人地走來走去。


但是王爺向著他,據說兩人好上了,軍營里傳的邪乎。


這個說看見王爺與他在中軍帳里明目張胆歡愛,那個說看見王爺一擲千金為他求生子葯。結論是花木郎是狐狸精變的,擅媚。


但是明面上,大家對花木郎驚世駭俗的癖好接受度突然提高,該巴結的巴結,該奉承的奉承,分外殷勤。


就是宋品兆看見他要避著走。


劉起與宋品兆道:「當初我與你說別讓他領賞,你不聽;現在花木郎已成氣候,又蒙受王爺的厚愛,儼然是這青州大營里的第一人了,你便多與他走動走動吧。」


宋品兆:「我看到他就想自戳雙目,我怎麼與他走動?!」


劉起:「他還救過你的命。」


宋品兆:「……」


宋品兆咳嗽了兩聲:「那、那我給他買盒胭脂道謝?」


【8】


宋品兆到關山城裡買胭脂,正牽著馬在路上走,偶遇了花木郎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20 篇內容

鹽選專欄

丟失光環的主角們:太后甄煩、冷宮棄妃和末路俠客

王說 一個沒有名字的說書先生

¥29.99 會員免費


昨晚一口氣看了兩個版本的《花木蘭》,今晨思考了一個問題:是怎樣的歷史背景才會讓處於封建社會的《木蘭辭》作者聯想到了女性可以參軍?

花木蘭這個人物來源於《木蘭辭》,講述的是北魏拓跋燾年間與北方柔然的戰爭故事。我們無法查證到底花木蘭是否真實存在,但是用可以通過史料,研究出一些那個時代的情況。

翻閱資料,拓跋燾,是北魏王朝第三任皇帝,正是辛棄疾筆下「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佛狸」。

拓跋燾在位期間一共消滅了4個國,驅逐了吐谷渾,向北多次擊敗柔然,向南打得南朝劉宋皇帝也只能「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如此多戰爭的北魏王朝,徵兵工作便是一個相當考驗統治者的重大課題。

但是拓跋燾發現,擁有1200萬人口的北魏王朝,竟然在需要大量兵源進行戰爭的時候,竟然出現了徵兵難的問題。在戰爭最白熱化的時候,年輕男子減員嚴重,但後方沒有兵源了,徭役也沒人了。難道北魏王朝的年輕男子都打光了嗎?

經過調研,拓跋燾發現,1200萬人口的北魏王朝,由於佛教鼎盛,竟然有超過200萬的適齡男子跑去當和尚。這就意味著整個國家有200萬男子沒有當兵、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不但無法保障當期兵源,也無法保障國家人口穩定和長久運作。於是後來就出現了拓跋燾「滅佛」事件,且下召要求50歲以下的和尚一律還俗,這才緩解了北魏當時徵兵難的問題。

花木蘭這個人物的時代背景,正發生在北魏拓跋燾徵兵最困難的時期。男人都打光了,和尚都要上戰場,花木蘭父親身體狀況較差自然也不能逃避兵役。在戰場的大後方,自然也免不了女性的參與。我覺得可以更大膽地想像,在兵源最緊張的時候,不排除有女性也直接參与了戰爭的後勤保障工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這是女性直接參与了國家安全建設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這更反映了底層人民在一個殘酷的戰亂動蕩社會中的艱難困苦。

願世界和平!

參考文獻:

[1]王懷成.拓跋燾滅佛辯誤及奉儒立國之策新探[J].寧夏社會科學,2020 , 000 (001) :158-166.

[2]王慶憲.拓跋燾鞏固北魏政權的內外政策措施[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0(1) :30-34.

[3]王慶憲.拓跋燾的用人之道及其統治時期北魏社會經濟的發展[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1998.


年代太久遠了南北朝時期又動蕩沒有靠譜的文獻,到是我覺得還是有可能有歷史原型的,戰亂年代還是民族大融合時期,什麼民族什麼口音長相的都有,軍隊了混進來一個假小子待個三五年很正常。

別說替父從軍,奴隸替主人從軍,花錢僱人服兵役都有可能有的。

當時北方是府兵制,說白了就是騎士制度雛形,權力與義務是統一的,平時你家不交稅國家分給你土地,有戰事了你家得出高級兵種。過去那種具裝騎兵幾乎沒有自己穿盔甲的,估計作戰是可以帶僕人的,應該也可以帶帳篷自己住。


近期有內蒙專家考證,木蘭是北魏大臣穆崇的後人,我查了穆崇家譜,發現了一對很有意思的父子穆遂留、穆忸頭,與木蘭辭有一定的內在邏輯相似性。假定木蘭=穆蘭=穆忸頭,木蘭父=穆遂留。那麼時間線如下:

409年——穆遂留參與衛王拓跋儀謀反,罷官免職

423年——魏明元帝拓跋嗣死,拓跋燾繼位

424年8月——柔然紇升蓋可汗率兵六萬侵魏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424年9月——拓跋燾舉全國之兵抗擊(木蘭辭可汗大點兵),(穆遂留409-424已經被罷免15年,但是因為從征柔然有功,所以「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穆遂留(父)的百度百科,「從征柔然有功,封零陵郡侯。參與衛王拓跋儀謀反,罷官免職。」完全吻合)

429年5月——北魏大破柔然

439年——北魏滅北涼,基本統一北方

440年——拓跋燾改年號為太平真君元年(年號預示大規模戰爭已經結束),同時自稱天子

440年?——拓跋燾封賞有功之臣(類似55年授銜,軍人轉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木蘭因為對長期的征戰已經厭倦,加上父親也是因為不慎捲入戰爭而被罷官,所以「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440年?——木蘭猝死,從元代的《孝烈將軍祠像辯證記》碑文可以參考「……及還家,釋其戎服,衣其舊裳。同行者駭之,遂以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諸宮中。木蘭曰:『臣無媲君之禮』,以死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帝驚憫,追贈將軍,謚『孝烈』。

最後回顧一下穆忸頭的百度百科,「官至侍中、北部尚書。卒於任上,追贈司空,謚號為。」,北部尚書職務與木蘭辭「木蘭不用尚書郎」相吻合,「追贈司空,謚號為」也與「追贈將軍,謚『孝烈』」碑文相似。


木蘭詩描述了一個替父從軍,凱旋而歸的奇女子故事。具有史詩性質的歌謠。

故事發生在南北朝北魏孝文帝以前,北魏時期採用的是部族世兵制,世兵制就是以每戶出一人付兵役,父子相傳。 漢族在當時沒有資格參加世兵,所以花木蘭是鮮卑人。孝文帝三年做了兵役改革,年齡大的人不需要參加兵役,花木蘭如果在孝文帝時期應該不會發生此事。

花木蘭從軍打誰呢?柔然,北魏與柔然連年戰爭,導致北魏時期成年男子很少,全民皆兵,當時的女子也善騎射。在同一時代的樂府詩中也描寫過其他奇女子善騎射的事迹。

花木蘭的家庭狀況很好,屬於統治階級的一員。


2019年6月19日,有華特迪士尼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花木蘭》正式定檔於2020年3月27日。這部電影根據1998年迪士尼出品的長篇動畫電影《花木蘭》改編而來。從最開始拍攝的消息傳出,這部電影就在華語文化圈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開機,選角,影片製作當中的每一個消息幾乎都能上一次微博熱搜。

98年上映的動畫《花木蘭》擁有較高的作畫質量和劇情設計。在當年,這部製作水平高超的動畫一經引進就立刻取得了很好的反響,筆者小編的老師就曾經在課堂上給同學們播放過這部電影,供大家欣賞。因此這部電影想必是很多人珍貴的童年回憶,這也是為何這部電影的真人改變版已經上映就會引起巨大反響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後早在98年之前,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就已經是家喻戶曉。98年的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對木蘭故事的演繹脫胎於中國民間對「木蘭」故事的認知,但是和民間的諸多傳說版本卻又不盡相同。如今我們能在電影,電視劇,小說,戲劇乃至遊戲等多種形式的文藝創作當中窺見這一形象的身影。而這一故事能被考據的最早的書面記載,則始於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南北朝時期。和諸多中國歷史上的傳說以及故事類似,木蘭的故事也是脫胎於民間,逐步發展演化而得出的。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木蘭的形象又是如何一步步豐滿,成熟,直到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花木蘭」的呢。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首《木蘭詩》最早收錄於陳代釋智匠的《古今樂錄》,後來被收入了宋代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如今,這篇古文澤被收錄為了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書第10課的課文。可以說是中國的每一個學生都讀過的經典古文。這篇古文講述了一個叫做「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並且在軍中建功立業之後,辭官謝爵,和家人回家團聚的故事。這篇長篇敘事民歌以五言樂府詩為載體,全文詳略得當,描寫精彩生動,極富藝術感染力和文學價值。因此這篇古文被選入了今天的語文課本,起到了教學示範的作用。

然而即使拋去優美的寫作手法,這篇文字也有著深厚的文字考究價值。它是有關於「木蘭替父從軍」這個故事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故事中,北京胡人入侵,可汗點兵出征。主人公木蘭是家裡的長女,家中只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然而父親已老去,子弟未長成。父子二人無論是誰上戰場,都幾乎必然是有去無回,出於這個原因。木蘭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征戰多年,當年的戰友很多都已戰死,木蘭不僅活了下來,還策勛列傳,得見天子。然而花木蘭拒絕了所有的賞賜和官爵。毅然決然回到了故鄉,和父母團聚。

故事的核心內容,即「男扮女裝,替父從軍「這一點,和大多數民間傳說,以及電影電視中的情節都是一樣的。然而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點,卻一直經常被人忽視。

如果你足夠熟悉《木蘭詩》,你就會發現,《木蘭詩》中對女主人公的稱呼一直只有「木蘭「二字,全詩中「花」字只出現了一次,就是「對鏡貼花黃」,那如今人們熟識的「花木蘭」的花姓,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在明代的大才子徐渭徐文長創作的雜劇《四聲猿》的第三折《雌木蘭》中,第一次給木蘭冠以了「花」姓。不僅如此,他還順便補齊了木蘭所有家人的名字。

「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父親花弧,母親姓袁,「當戶理紅妝」的阿姊稱為花木蓮,「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小弟則叫花雄。

這一個個的人名起的有頭有尾,那徐渭大才子難道是挖掘出了什麼不為人知的歷史資料,經過考據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么?很遺憾,並不是這樣。只要是看過這劇本的人一定就會知道,這部劇裡面的花木蘭甚至還裹著小腳呢。徐才子在創作過程當中明顯是用明朝人的認知套用了木蘭詩中的故事背景。戲劇作為古代中國重要的娛樂手段,往往是十分注重娛樂性質的,寫戲曲無非就是圖個老少咸宜,讓人看個樂子,作者也自然不會當作寫史書一樣去用心考究,計較每一個細節。清代的《曲海總目提要?雌木蘭》中國也對此發表了明確的觀點:「記內所稱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然而徐渭編寫的這一版本的「花姓木蘭」,實在是十分具有影響力,一傳十十傳百,花木蘭的叫法漸漸傳遍了大江南北,「花」木蘭也漸為公眾所接受。最典型的例子是,在著名的清代小說《隋唐演義》中,第五十六回叫《啖活人朱燦獸心 代從軍木蘭孝父》,基本就套用了用了《雌木蘭》的人物構建,只是因為劇情需要,在此基礎上做出了改動,把女主人公妹妹的名字改為了「花又蘭「。

那真實的木蘭到底姓什麼呢?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關注這個問題是否成立,比如說「真實的木蘭「是否存在。

網上對木蘭詩故事的具體考據有很多,每一個觀點都有著自己的道理和論據,然而仔細觀察,卻會發現這些觀點都是憑藉歷史的碎片中的隻言片語做出的判斷。難以有有力論據的支撐。

花木蘭的百度百科中寫道:「祖沖之《述異記》、李亢《獨異志》皆提到木蘭姓花。」然而即使翻遍了《述異記》的全文,和木蘭有關的故事,也只有載「木蘭舟「的典故,跟花木蘭的故事並沒有任何關係。而李亢寫的《獨異志》一書中,對則個故事倒是有記載,原文是寫道:「古有女木蘭者,代其父從征,身備戎裝,凡十二年,同夥之卒不知其是女兒。」我們可以發現,這故事中描述的「木蘭「形象和故事與《木蘭詩》中的基本完全一致,可是卻也並沒有提到木蘭姓花的說法。

順便說一下,《獨異志》中的奇聞異事都是按照時代先後排列,而木蘭是被排在漢代人物中。唐代成書的此本雖然在《木蘭詩》完詩之後寫就,但是卻得出了和木蘭詩相左的原因,拋去作者瞎編的可能性,剩下的原因就只有一個,就是當時的作者在這個問題上找到了金人所沒有的獨特的第一手史料,這些史料給了他足夠的信息,把木蘭的故事年代排到了漢代。

在北朝民歌《木蘭詩》中,並沒有任何說法認為花木蘭是漢朝人。而在後續的文獻當中發現同一個故事,以不同的歷史細節得以體現,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發現,《古今樂錄》中收錄的《木蘭詩》一文所記述的「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絕非作者一人單純杜撰而成。早在《木蘭詩》成文之前就應該有關於花木蘭替父從軍故事的存在。可能是文字記載,也很有可能是民間流傳的故事傳說。《木蘭詩》的作者(如果確實存在唯一作者的話)應該是吸收整理了這些民間故事的內容,加以文學美化和修飾,才創造出了《木蘭詩》。

以《古今樂錄》和《獨異志》為線索,沿著歷史的河岸逆流追朔,探究的線索就至此斷絕了。我們知道《木蘭詩》並非第一手記載,也不是作者一人的文學創作。同收編民歌整理出《古今樂錄》的釋智匠一樣,《木蘭詩》最後的成文作者應該也是從民間傳說和史料中整理出的這個故事。而很不幸的是,古代書籍文本是很容易流散在顛沛流離的歷史征途中的,在《木蘭詩》之前有關「木蘭從軍」故事的記載,已經無從尋找。有很大概率,已經煙消塵散,徹底消失了。

但是同時,我們還找到了其他的文本作為考據資料。根據據《完縣誌》(完縣即今河北順平縣)記載,宋神宗年間,河南名士達世安曾為當地木蘭廟撰寫《漢孝烈將軍記》,撰寫的碑文中包含如下內容:「神姓魏,字木蘭,漢文帝時,單于侵境……在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勛」。這段記載第一次提到了有關於木蘭姓氏的內容,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並不是「花木蘭」而是「魏木蘭」。

無獨有偶,元代有個《孝烈將軍祠像辯證記》碑,碑文詳細記載了木蘭的身世和歷代修祠情況,此碑立於元寧宗時期(約公元1332年前後),經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這也是目前發現記載木蘭事迹的最早碑刻。而在這塊石碑的記載中,這個「孝烈將軍」木蘭,是隋代人,也姓魏。

兩個姓魏的木蘭,一個是漢朝人,一個是隋朝人。然而今天可以考據的《木蘭詩》卻成文於隋朝之前的北朝,這就幾乎證明了即使木蘭真的姓魏,也絕對不可能是隋朝人。如此看來,元代石碑有關於木蘭生活年代的記載,八成是錯誤的。

還有的文章中提到,《新唐書》中還有一個任木蘭,這條信息,說她生性剛烈,在國家危急之時,她散盡家財,招募了數千義勇保家衛國。為了便於行動,女扮男裝,率領自己的數千義勇,一舉打敗了強大的叛軍,為國建功。著名邊塞詩人岑參還曾寫詩讚她:「甲士千群若障雲,一身出能定三年。」

我用工具檢索《新唐書》也沒有找到這個記錄。但唐詩中提到木蘭的倒不少,如白居易在《戲題木蘭花》中云:「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杜牧也寫有《題木蘭廟》一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推上祝明妃。」這說明木蘭的故事在唐代已經膾炙人口了。

除此外,還有「朱姓」「韓姓」等姓木蘭的說法,有的來自地方縣誌,有的來自野史雜聞,跟著各處開花的「木蘭廟」一樣,恐怕傳說的成分要大些。現在連研究會都有了,還逼賈玲道過歉,說她惡搞民族英雄,不知道有沒有啥新的研究成果。

最後說下我自己的觀點。其實,早在南陳時期,智匠和尚編的《古今樂錄》里,就記錄了《木蘭詩》的題目,而且說:「木蘭不知名。」請注意了,這裡說木蘭沒有的是「名」,並不是姓。木蘭作為一個複姓,似乎也沒什麼不妥。鮮卑族就有姓「仆蘭」的,今天內蒙古還有木蘭圍場。為啥叫「木蘭」,因為錫伯語中,木蘭是哨鹿的故事。順便說下,錫伯族,英語叫(SIBE),被認為是鮮卑(SIMBE)的後裔。所以,花木蘭其實就是《木蘭辭》中塑造的一個姓木蘭的女子的藝術形象。

北朝民風剽悍,對婦女束縛較少,花木蘭的故事又因為情節動人,教化意義強,而被歷代統治者當作了宣揚「孝道」的重要工具。在無數次傳播和擴散當中,這個故事經過了層層疊代的加工,有了多個版本。花木蘭這個形象也被賦予了中華民族巾幗英雄的文化內涵,已成為一個符號象徵。她是那個時代中華子民孝敬父母,守衛家國的一個形象縮影。是不是有這一個花木蘭,其實無所謂,因為這片土地上確實有著無數個這樣英勇的中華子民,努力奮戰,保佑我大中華五千年生生不息。

花木蘭其實就是你和我,是每一個忠孝仁義的中華子民,從人民史觀的角度出發分析,她是一位典型的人民英雄,從民歌中來,一路上被人民的傳說和熱愛塑造的有血有肉,跨國幾千年時間走向近代,走到所有人的面前。這個形象依舊是那麼的令人熱愛。花木蘭是濃縮的中華英雄兒女,她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身邊。


內容摘自蘇家酒窖微信公眾號文章:尋找花木蘭

原文作者:陰天

想看更多花木蘭系列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不管是否真實存在,我都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視花木蘭為偶像。

現在的女幼童,在角色遊戲中喜歡扮演公主,很少有人知道花木蘭的。

很多女性想要追求男女平等,不是靠打嘴仗,而是看你是否扛得起大刀,一邊嘴裡說著權益,一邊避開義務,這是耍流氓!更有女性以產娃替自己辯解,這是非常可笑的,連動物也會生產呢!不知道有多少女性能醒悟。


這是1998年花木蘭動畫片上映的時候,方舟子寫的考證文章。

https://newxys.com/xys/netters/Fang-Zhouzi/essays/mulan.txt

(原載《文史知識》1998年11月號,中華書局出版。現略加修改定稿)

《木蘭詩》種種

·方舟子·

最近迪斯尼電影製片廠改編中國「木蘭代父從軍」的傳說推出了動畫片《木
蘭》,在海外華人社區掀起了一股木蘭熱。筆者近日為本地中國文學讀書會講解
《木蘭詩》,為此翻查了近十幾年來國內一些研究《木蘭詩》的論文,發現有幾
個問題在學界仍懸而未決。在此試圖在眾說紛紜中理一頭緒,一孔之見,就教於
高明。

一、《木蘭詩》的創作年代

現在可以確知的《木蘭詩》的最早版本錄於唐人吳兢的《古樂府》,此書已
失傳,但南宋曾〔忄造〕所著的《類說》輯有佚文三十一條,包括《木蘭詩》的
全文,題目作《木蘭促織》。其後此詩錄入北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歸入
「梁橫角鼓吹曲」;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官修的《文苑英華》,題為唐人韋元甫作
(韋元甫曾續作《木蘭詩》,題為《木蘭歌》,見《全唐詩》);差不多同時流
行的《古文苑》則把此詩歸入漢魏樂府,南宋章樵編注《古文苑》時,改題唐人
作。
前人大多以此詩為唐人作品。現在的文選、文學史著作則普遍認為是北朝民
歌,除了因為此詩風格有北朝民歌特點外,最重要的依據是此詩篇目曾收入南朝
陳代僧人智匠所纂的《古今樂錄》。但在八十年代,齊天舉〔1、2、3〕、唐
長孺〔4〕、黃震雲〔5〕諸先生則根據此詩的風格、用語重新提出該屬唐詩,
齊先生更力證此詩並未錄入《古今樂錄》。筆者只見過趙從仁先生反駁齊先生的
說法〔6、7〕,但著眼於考據《木蘭詩》版本的源流,多猜測之詞,難以服人
。經過這場爭論,目前學界似乎認為唐詩說也可並存。《辭海》「木蘭詩」條在
1980年版時還說「北朝民歌……後人或疑為唐人作,不確,因篇目曾收入南
朝陳光大二年僧智匠所編之《古今樂錄》中。」但在1989年版則改口說:「
北朝民歌。後人亦有疑為唐人作者。」不再提《古今樂錄》,承認疑得有理了。
風格、用語見人見智,難有定論。即使《木蘭詩》有唐人用語,也可說是經
過唐人改動,並不能斷定即為唐人作品。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木蘭詩》是否曾
錄入《古今樂錄》,如果未錄入,固然並不能就定為唐人作品;但如果曾錄入,
則可斷為南北朝的作品。可惜《古今樂錄》早已失傳,認為《木蘭詩》曾錄入《
古今樂錄》的依據是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在「木蘭詩」題下有如此註解:「《
古今樂錄》曰: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
樂府詩集》共收《木蘭詩》二首,後面的五言「木蘭抱杼嗟」大家都認為是韋元
甫擬作的)這句註解,歷來被標點為:「《古今樂錄》曰:『木蘭不知名。浙江
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中華書局所出的標點本《樂府詩集》
即是如此標點。但後來發現《古今樂府》乃是南朝作品,而韋元甫乃中唐時候人
,《古今樂錄》不能未卜先知,所以大多認為只有「木蘭不知名」一語才引自《
古今樂府》,後面那句話乃是郭氏所加的按語,即應該標點為:「《古今樂錄》
曰:『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齊先生很正
確地指出這種標點法乃是主張《古今樂錄》錄有《木蘭詩》的人的一廂情願,並
不符合古文習慣。古漢語因無標點,為避免混淆了引文、按語,習慣在按語前加
一「按」字,《樂府詩集》的其它地方凡是郭氏按語即都有「按」字。而且,後
世稱前人官號,若不冠朝代,應用簡稱(如「韋中丞」),若用全稱,必冠朝代
,「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乃是唐人口吻,不可能是郭氏按
語,而只能是引文;既是引文,就不可能出自南朝《古今樂錄》,因此齊先生認
為郭氏在此錯引。這是齊先生認為郭注不可靠的一個主要理由。另一個理由是:
《古今樂錄》一書至少在南宋還存在,兩宋都有人討論過《木蘭詩》的寫作年代
,卻除了郭氏,無第二人提及《古今樂錄》,大都認為《木蘭詩》是唐詩,若《
古今樂錄》真錄有《木蘭詩》,同時代的人除了郭氏無第二人知曉,這是令人難
以相信的,因此齊先生認為郭注是靠不住的孤證。
其實郭注不孤。河南虞城原有一木蘭祠,1943年被毀,現存有《孝烈將
軍祠像辨正記》石碑,立於元元統二年〔8〕。碑文為侯有造所撰,載清修《商
丘縣誌》卷十四《藝文·雜著》,主要論證當地原來朝拜的「昭烈小娘子」應為
「孝烈將軍」魏木蘭,穿鑿附會,合該被學者們所忽視。但此碑文提及《木蘭詩
》時,有一段話很值得注意:

「況此辭唐朔方節度使韋元甫始得於民間,可汗之稱始自突厥。今辭有可汗
等語,意韻殊古,當是隋初所作,信斯言矣。又我元秘書監《古今樂錄》亦云元
甫續附。」

「此辭唐朔方節度使韋元甫始得於民間」云云顯然抄自宋黃庭堅的說法(見
黃庭堅《題樂府木蘭詩後》),一樣弄錯了韋元甫的官職(韋當過淮南節度使而
非朔方節度使)。「可汗之稱始自突厥」也不確,最遲鮮卑君主即已自稱可汗。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侯氏用來做為旁證的那句話:「又我元秘書監《古今
樂錄》亦云元甫續附。」這句話,傳達了三個重要信息:

一、《古今樂錄》在元時還存在(元朝編纂的《宋史·藝文志》也列入此書
)。
二、他若只說「《古今樂錄》亦云元甫續附」,我們還可懷疑是轉引自《樂
府詩集》,但既然強調「我元秘書監」,就沒有道理如此懷疑,只能認為他或同
時代的人的確在秘書監查過《古今樂錄》,這是郭注準確無誤的一個旁證。
三、既然「元甫續附」引自《古今樂錄》,「木蘭不知名」也當引自《古今
樂錄》,也就是說《古今樂錄》原來的確錄有《木蘭詩》,附入的是侯元甫的續
作。
但是為什麼唐人侯元甫的名字會出現在陳代的《古今樂錄》之中呢?其實這
個問題很好解釋:唐代重刊《古今樂錄》的時候,校注者把侯元甫的續作也附進
去,並給加了一條注說明:「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
,附入。」既然說「附入」,就可見得原來就有《木蘭詩》的。由於這一條注,
使得黃庭堅誤把《木蘭詩》也當成韋元甫的發現,又使得宋人都誤把此詩當唐詩
,千百年來為此喋喋不休了。

二、木蘭的時代

《木蘭詩》讓人覺得很奇怪的一點,是「可汗」「天子」混用。古代注家,
多認為可汗、天子為兩人。當代主張《木蘭詩》作於唐代的學者也贊同此說,認
為天子指隋、唐皇帝,而可汗指受其指揮的突厥或吐谷渾部落首領,中國皇帝指
揮得動可汗,只在隋、唐才有可能,故這被當成此詩作於唐代的一個證據。主張
《木蘭詩》為北朝民歌的學者,則認為可汗、天子應為同一個人,反映了北朝之
時異族當皇帝的情形;但對可汗、天子為何不該視為兩人,是否有史料證明北朝
皇帝天子、可汗並用,則未見有說服力的說明。
從語氣上看,可汗、天子當屬同一皇帝的不同稱呼。「歸來見天子,天子坐
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由「天子坐
明堂」而策勛、賞賜,由策勛、賞賜而「可汗問所欲」,語氣連貫,中無轉折,
問所欲的可汗也當是坐明堂的的天子。若把可汗當成突厥或吐谷渾部落首領,有
三點不妥之處:第一,詩中描述木蘭家族生活在集市繁忙的黃河以南,居城郭,
住樓閣,殺豬羊,理紅妝,著裳衣,貼花黃,稱北方敵人為「胡」,諸如此類,
都反映了木蘭家族該屬漢族或完全漢化的少數民族,而不可能是居住在北漠、漢
化程度相當低的突厥、吐谷渾族人;第二,「尚書郎」未必是特指,但若泛指,
至少也該是指朝廷高官,突厥、吐谷渾的可汗顯然是無權封綬的,只有天子才有
可能;第三,「尚書郎」這種稱呼,只見於隋以前。《歷代職官表》引《通典》
說:「(隋文帝)開皇三年置員外郎,今尚書員外郎自此始,以前皆謂之尚書郎
,或謂之侍郎。」若此詩作於唐、敘隋唐事,就不可能用已過時的官稱。杜詩說
「老儒不用尚書郎」,《杜詩鏡銓》就注說這是用《木蘭詩》的成語(老杜在《
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之下自注云:「古樂府云:『不聞耶娘哭子聲,但
聞黃河之水流濺濺。』」可見杜詩的確受到《木蘭詩》影響。)
既然可汗、天子指的是同一個人,那就只能是由可汗而變為天子的異族皇帝
,這隻見於拓跋鮮卑所建的北魏。有沒有史料依據呢?一九八零年在大興安嶺發
現了鮮卑石室和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四月所刻的祝文〔9〕。這
篇祝文,《魏書·禮記》曾有摘錄,此次出土,始見其全貌。文中魏太武帝拓跋
燾自稱「天子臣燾」,對其先祖則稱「皇祖先可寒」,天子與可汗(寒)混用,
恰與《木蘭詩》相映證。魏道武帝在公元386年(登國元年)建魏國,公元3
98年改號天興,始稱皇帝,自稱天子當在這個時候。但民間可能仍習慣稱可汗
,只在正式的場合才按官方說法稱天子。《木蘭詩》在木蘭與家人問答(「昨夜
見軍帖,可汗大點兵」)以及與皇帝問答時都稱可汗,而提及明堂大典時則改稱
天子,可以說正是這種由可汗變天子的過渡時期的反映。以後魏孝文帝改制,實
行全盤漢化,禁用鮮卑語,可汗之稱,想必無人敢再用。這首詩,該是作於魏道
武帝與孝文帝之間的七、八十年間。
當時北魏的最大威脅,是來自北方的蠕蠕(柔然)。就在這七、八十年間,
雙方發生了多次戰爭,正史(《魏書》卷一零三、《北史》卷九十八)上查得到
的,就有二十次:天興五年(402)、天賜三年(406)、永興元年(40
9)、二年(410)、神瑞元年(414)、始光元年(424)、二年(4
25)、神〔上鹿下加〕元年(428)、二年(429)、太延二年(436
)、四年(438)、五年(439)、真君四年(443)、五年(444)
、十年(449)兩次、太安四年(458)、和平五年(464)、皇興四年
(470)、太和十六年(492)。其間為正史所不載的邊境上的摩擦想必更
多。《木蘭詩》所述的行軍路線包括黑山、燕山,這兩個地點究竟在哪裡,說法
不一,有的說在河北,有的說在蒙古,但不管是在河北還是蒙古,都在當時的蠕
蠕境內,可見此詩是以北魏與蠕蠕的作戰為背景的。也正因為戰爭如此頻繁,需
要長期守邊、征戰,木蘭才會一去十二年。(齊先生說:「到延和三年(公元4
34年),北魏即與蠕蠕和親。此後至公元449年以前兩國間並無戰爭。」不
確。)
認為《木蘭詩》作於唐代的學者的一個依據,是「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
征」乃府兵制的寫照,而這個制度,備於隋、唐。其實隋唐寓兵於農的府兵制,
只實行於漢人居住區,從未實行於突厥、吐谷渾,說《木蘭詩》反映了隋唐府兵
制,正與說木蘭屬突厥、吐谷渾部落相矛盾。府兵制的關鍵,在於從軍者自備兵
器,倒不在於自備鞍馬。府兵制起自西魏、後周,「每兵唯辦弓刀一具,月簡閱
之。甲槊戈弩,並資官給。」(《北史·李弼等傳附錄》)只說兵器,並未說到
馬。唐代的府兵制制定得非常詳細,不僅要自備甲胄、兵器,還要自備各種各樣
的生活必須品,至於馬,則是「十人為火,火有長。火備六馱馬。」(《新唐書
·兵志》)十人六馬,也並非人人必備。再來看《木蘭詩》的描述:「東市買駿
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不厭其煩反覆敘說,卻全都說的
是備馬,無一句說及自備兵器。因此光憑市鞍馬,不能斷定就是府兵。所謂「南
船北馬」,當時北方人出遠門,馬為必備,何況是從軍。西魏、後周的府兵制未
規定備馬,想必就是認為在北方從軍備馬是理所當然的事,無需硬性規定。以後
的隋、唐府兵制實行於全國,才需要規定備馬。

三、「撲朔」「迷離」

就詩論詩,《木蘭詩》用語通俗曉暢,少有爭議,只有最後一段是例外:「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撲朔、迷離究竟是什麼意思,歷來有不同說法。漢語這類疊韻形容詞,往往
語義模糊,並不奇怪。幸好詩中用了「腳」「眼」字樣,使我們知道,不管撲朔
、迷離具體是什麼意思,都是分別形容腳和眼的。撇開了撲朔、迷離的具體意思
不談,這一段詩的意思,本來也不難理解,不過是說:在一般的情況下,因為雄
兔的腳和雌兔的眼各有特徵(是否真的如此,是另一碼事),容易分別,但如果
雄兔雌兔在一塊兒跑,腳、眼不易看清,雌雄也就無法分辨了。用來比喻在一般
情況下男女有別,在戰爭的時候就難以分清,可謂巧妙。雜劇《女狀元》第四折
換一種說法,把這個意思表達得更清楚:「雙兔傍地,難迷離撲朔之分。」
但余冠英先生在《樂府詩選》中註解此詩時,卻認為「雄兔腳撲朔,雌兔眼
迷離」乃是互文,也就是說,雄兔既腳撲朔又眼迷離,雌兔既眼迷離又腳撲朔,
所以才雌雄難辨。以後的注家,也大都採用余先生的說法。按這種說法,撲朔、
迷離不是分辨雄雌的特徵,反倒是雄雌一致的標誌。人們一般並不通過腳、眼來
分辨雌雄,如果雄兔、雌兔的腳、眼無別,又何必特地提出,作為雄雌難辨的證
據?而且,按這種說法,兔子在任何情況下都雌雄難辨,以此為喻,豈不是說男
女在任何情況下也難以分清呢?這樣的注說,真是「撲朔迷離」,越注越讓人糊
塗。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八日於加州聖地亞哥沙漏園

〔1〕齊天舉《關於〈木蘭詩〉的著錄及其時代問題》,《文學遺產增刊》第1
4期
〔2〕齊天舉《〈木蘭詩〉的著錄及時代問題續證》,《文學遺產》1984年
第1期
〔3〕齊天舉《結論應來自可靠的材料--就〈木蘭詩〉的著錄及時代問題再答
趙從仁先生》,《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1期
〔4〕唐長孺《〈木蘭詩〉補證》,《江漢論壇》1986年第9期
〔5〕黃震雲《〈木蘭詩〉作者考》,《徐州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198
8年第4期
〔6〕趙從仁《〈木蘭詩〉的著作及其時代問題》,《中州學刊》1985年第
5期
〔7〕趙從仁《〈木蘭詩〉題注源流辨》,《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
986年第1期
〔8〕王大良《關於〈木蘭辭〉及木蘭的幾個問題》,《中原叢刊》雜誌199
1年第1期
〔9〕米文平《大興安嶺鮮卑石室是怎樣發現的?》,《黑龍江文物叢刊》創刊


花木蘭是否真有其人?目前學界說得最多的就是五個字——「史書無確載」。但唐代詩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學者程大昌,明代學者徐文長,清代史學家姚石甫、宋虞庭等人,都認為花木蘭確有其人,只是年代背景不盡相同而已。這些人既是文學家,又是飽學經史的大學者,自不會憑空亂說。

成書於清代的《商丘縣誌》也值得參考,其載曰:「……及還家,釋其戎服,衣其舊裳。同行者駭之,遂以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諸宮中。木蘭曰:『臣無媲君之禮』,以死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帝驚憫,追贈將軍,謚『孝烈』。」該縣誌史料依據源自元代碑文《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


流傳千古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在維護民族統一的戰爭中,曾立下不朽戰功,不愧為是頂天立地的女中豪傑和民族英雄。木蘭將軍的形象家喻戶曉,影響深遠,歷久不衰。但千百年來,有關木蘭的身世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爭議的焦點主要有:究竟有沒有木蘭這個人?木蘭究竟出生於哪個朝代?木蘭是何地人?木蘭姓什麼等等。針對以上人們普遍關注的四個問題,考證如下: 一、究竟有沒有木蘭這個人 ? 從古至今,不論是本地還是外地均有人認為,花木蘭只不過是一個文學作品中人物,而實無其人。其理由是,木蘭其人只見於《木蘭辭》,而無正史記載,只是野史傳說等等。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不確切的。一是木蘭其人不是最早只見於《木蘭辭》,而是遠在《木蘭辭》問世之前就有人提到木蘭了。圈內人士周知,《木蘭辭》最早見於南北朝陳代釋智匠所編的《古今樂錄》一書,而生於東晉末、南北朝初期的著名學者何承天(370—447),在其《姓苑》一書中就已經提到木蘭了。在《木蘭辭》問世前一百多年,就有人提到木蘭了,怎麼能說木蘭其人最早見於《木蘭辭》呢?二是祭祀木蘭的廟宇,至遲在唐代就出現了,晚唐詩人杜牧到木蘭山還寫過一首《題木蘭廟》的詩。在中國,為純文學作品中人物立廟是沒有的。不論立什麼廟,都有其原始化身。所以曾疑《木蘭辭》為「寓言」的宋代學者程大昌看到杜牧的詩,在其所著《演繁露》中驚嘆:「觀杜牧此詩,既有廟貌,又曾作女郎,則誠有其人矣!異哉!」三是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尤其是在《木蘭辭》出現前後的一段歷史時期中,詩歌中的所謂「文藝形象」,幾乎均有其真實的原形。所以說,我們不能拿現代文學創作來衡量古代,可以大膽地說,在我國歷史上確有木蘭其人。 二、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 目前對木蘭生活時代有三種說法:一是漢代;二是南北朝;三是隋唐。究竟哪種說法正確?這需要史料來證實。《木蘭辭》最早見於南北朝陳代,此前何承天在《姓苑》中也曾提到木蘭、《南齊書·州郡志》中提到在今湖北黃陂曾設過木蘭縣。依此推斷,木蘭生活的時代不會晚於南北朝,不會晚於何承天。試想:何承天那個時候,木蘭之名已蜚聲海內,說明木蘭生活的年代要比何承天早得多。所以,南北朝和隋唐之說至少是難以服眾的。那麼,木蘭漢代說倒是有證據的。 木蘭曾戍邊燕山,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縣,自古以來都有祭祀木蘭的廟宇。那裡至今尚存一塊元代碑刻,題為《漢孝烈將軍記》。碑載:「漢文帝時,單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當行戍。父極痛無男子可代己者。哀嘆良久,竟行。神閨中,憫其父老,即洗鉛粉,脫梳珥,一變戎服,貫甲胄,趨赴軍中。搴旗斬將,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當其鋒者。在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勛,論功上首,辭弗受賞,願歸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從其志。漢世嘗作《木蘭辭》,闡揚於前,唐杜牧之亦歌其事於後。」此碑立於元寧宗懿麟質班至順三年(1332年),是目前發現的記載木蘭事迹的最早的碑刻。從碑文來看,其中提到的漢世嘗作《木蘭辭》,這就充分說明木蘭出生的年代早,也說明木蘭出生於漢代。 三、木蘭是哪裡人 人們總是想用流芳百世的英雄美人為自己的故里增光,而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家又無確考,因此,木蘭之爭歷代有之。最早言及木蘭籍貫的是東晉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中言木蘭是任城人。河北省《完縣誌》載:木蘭姓魏,亳州人。安徽省《亳州志》載:「木蘭,一名花弧,魏姓,譙郡(今亳州)城東魏村人。」河南省虞城縣營廓鎮(古屬商丘縣)北二里有塊碑文記載,木蘭是虞城人。明代鄒之麟《俠女傳》言:「木蘭,陝人也。」加之豫劇《花木蘭》(五十年代已拍電影)也說花木蘭是陝西延安人。《湖北通志》、《黃州府志》和《黃陂縣誌》則記載木蘭為黃陂人。對以上各種說法,學者們通過實地考察,大多數認為木蘭是湖北黃陂人的理由最充分。第一,不少史書記載,木蘭為黃陂人。據《寰宇記》載:湖北省黃陂縣北六十里有一座木蘭山,山上唐代就有一座木蘭廟,杜牧作黃州刺史時曾來此,並寫《題木蘭廟》詩一首。蠃園舊主著《木蘭奇女傳》小說一書。修慶民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為本書作序。序中說:《唐書》言:木蘭,姓朱,西陵人。嫻弓馬,諳韜略,轉戰沙漠,累大功十二,封武昭將軍,凱旋還里……。2004年,中央電視台與廣州軍區政治部《花木蘭》電視劇劇組到黃陂區考證,也確認花木蘭是雙龍鎮、即今黃陂木蘭山北數里之遙的姚集鎮大城潭村人。第二,古時黃陂曾以木蘭命名設置過木蘭縣。據《黃陂縣誌》載:木蘭山北雙龍鎮朱異(字壽甫)之女木蘭,十八歲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英勇征戰十二年,「掃滅羌胡,功懸日月」,晉封為將軍。她不受朝祿,卸戎裝歸鄉,侍奉雙親,成老閣九十壽終,葬於木蘭山北,墓前豎碑曰「木蘭將軍之墓」。80年代中期,省市文物部門勘探,在木蘭山北立新店背側果然發現一大土冢。土冢直徑30米,高5.8米,人們稱其為將軍墳。現在土冢的南端已復立一石碑,據說這塊石碑很早以前就流落民間,幾年前才被相關單位找回。碑文雖難看清,但「敕建木蘭將軍墓碑序」幾字仍依稀可辨。此外,在「將軍墓」西南,還復修了在「*」期間遭受毀沒的唐木蘭將軍廟。顯然,木蘭生於黃陂,卒於黃陂,故為黃陂人。 四、木蘭姓什麼 關於木蘭姓氏,說法很多,至少有四種。一說何承天在《姓苑》中認為木蘭姓木;二說陝西延安木蘭姓花;三說湖北黃陂木蘭姓朱;四說安徽亳州、河北完縣、河南虞城都稱木蘭姓魏。但各地都稱花木蘭,而不稱朱木蘭、魏木蘭。花木蘭本是姓朱,家住湖北黃陂北鄉雙龍鎮大城潭村(今屬武漢市黃陂區姚集鎮)。木蘭父親任職千戶長,名朱異,字壽甫,號天祿。母親名趙桂貞。那麼朱木蘭為什麼稱為花木蘭呢?據《武漢史話黃陂分卷》記載:木蘭本姓朱,十八歲時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沙場上橫*躍馬,用兵如神。羌胡一個叫花阿珍的女將,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情。花阿珍千方百計要俘獲木蘭,但總是得不到手。後來在一次與木蘭的交鋒中用「捆仙繩」捆住了木蘭,硬要與她成親。木蘭佯說:「成親可以,但你得和我一起投奔大漢。」花阿珍同意了。從此木蘭手下又多了一名驍勇的女將。十二年後,班師回朝,木蘭還了女兒身,花阿珍好不驚訝。木蘭覺得對不起阿珍,就和她結成姊妹,還幫她提了一門親事。之後,花阿珍就叫木蘭為「花妹」,木蘭也稱花阿珍為「花姐」了。久之,人們就叫朱木蘭為花木蘭了。


我個人認為不存在。

古代參軍要查戶籍,怎麼逃?

代父從軍,父親年紀和自己未出閣的年紀差的不止一星半點吧

長相和聲音,就算身形五大三粗,聲音也像男人嗎?

她不上廁所嗎?不洗澡嗎?最重要的是,她不來月經嗎?

所以說完全不合理。

另外我看了「孝烈將軍」墓志銘和商丘那個縣誌,確定不是根據《木蘭辭》編的?

而且考察那麼久,人名沒有,籍貫沒有,史書一筆也沒記載。

要我相信是真的,完全不可能。


正史沒有,史書記載唯一的女將軍是南明的秦良玉,但是現在討論這個沒意義了,木蘭成了一個符號,就像雷鋒精神一樣。


總有人仗著《木蘭辭》來說明歷史上有記載這個人。記載著她代父從軍。。。

按你這邏輯,數百年後,人們看見了21世紀的玄幻小說《斗破蒼穹》

「你看,中國以前有個人叫蕭炎」

「原來中國以前還有鬥氣啊!」

「當時人是可以鬥氣化翼飛上天的!」

木蘭辭就是本小說,渲染著木蘭的精神。要調查的點和推斷的因素太多了,等待專家更關方的考證吧。


究竟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民族英雄?還是只是民間口口相傳的傳說人物?

啥時候挖到了木蘭墓,才能直接證明花木蘭存在了。

在沒有證偽的情況下,只能存疑,或做暫且認為存在的「有罪推論」,不然怎麼解釋有木蘭辭及傳說。

至於花木蘭的民族屬性,你得先把鮮卑族給划出來,再來切分民族成份吧。

唐人屬不屬於漢人?宋人屬不屬於漢人?漢族大於漢人,還是小於,還是等於?

秦人、楚人與漢人的關係繼承?

論張飛屬不屬於漢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