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如果愛因斯坦一輩子沒有其他重要工作,僅僅靠這一篇論文,還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夠不上。

在當時來看,光電效應利用的是普朗克的量子物理知識,只是稍微發揮一下,並沒有什麼開創性的大發現,夠不著諾獎的資格。

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能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折中的結果。

1921年大概是普朗克提名給相對論諾貝爾獎,但是遭到很多物理學家的反對,他們都認為相對論是錯誤的,所以評委就不同意給他這個獎。但是支持相對論的物理學家則硬堅持,支持派和反對派爭吵很激烈,最後評委沒有辦法,才採取折中的辦法,把諾貝爾獎給了他的光電效應理論,不過這個時候已經到了1922年。所以他的諾貝爾獎是補發的。

雖然在當時看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貢獻不大,不夠諾獎的資格,但是否定的聲音還不大,而在我看來,他的光電效應理論很難說正確。

愛因斯坦是個根據試驗結果拼湊答案的老手,他的相對論,他的光電效應理論,都是根據試驗結果拼湊出來的。後來他仍然不斷修改拼湊他的相對論公式,以適應新試驗結果。

而根據試驗結果拼湊答案,削足適履,是科研中的大忌。

科研歷史中,根據試驗結果或者說觀察結果,拼湊答案的大有人在,亞里士多德就是比較出名的一位。

亞里士多德觀察到石子比羽毛下落快,觀察到雨滴比雪花下落快,樹枝比樹葉下落快,等等,就說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即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有關係。這個理論就是根據試驗結果機械地拼湊出來的,它符合很多試驗結果。

但是今天我們都知道了,這個理論錯得離譜。

今天我們還知道,正確的理論不一定要符合現實中的試驗結果或者觀察結果。

牛頓的輕重物體下落一樣快,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這個是正確的理論,但是不符合我們在現實中的許多觀察結果。

地球是圓球,也不符合我們的觀察結果。

所以根據試驗結果或者觀察結果來機械地拼湊答案,這種答案正確的幾率很小,所以這才是科研大忌。正確的結論是隱藏在地底下的,並不能被我們用眼睛直接看到,要用腦子思考,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要反對機械唯物主義。

而我們普通人就習慣根據試驗結果或者觀察結果拼湊答案,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從不動腦子,好像沒有腦子,嘴和眼睛直接連接。

愛因斯坦就是這麼一位。

他看到了光電效應的試驗結果後,就到處找數據拼湊,最後發現利用普朗克的量子知識,把光看作光子來解釋,比較接近試驗結果,就高興地採用了。

但是拼湊出來的答案,往往只能照顧到一部分,而不能照顧到全部。這就叫顧此失彼,捉襟見肘。

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只適用於石子羽毛這些物體的下落現象,遇到兩個大小不同的鐵球就卡殼了。

愛因斯坦拼湊出來的光電效應理論,雖然能解釋光電效應試驗中的不少現象,但是還有不能解釋的現象,還有很多漏洞,矛盾百出。

例如,頻率在截止頻率以下的多個光子都擊中一個電子,這個電子為什麼不能溢出?

對此,愛因斯坦的解釋是,多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概率比兩滴雨打到一隻螞蟻的概率還要低。

這樣的解釋不能讓人接受。雖然多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的概率很低,但是畢竟不是0,他的理論並不能解釋這個問題。

到了當代,由於激光的應用,已經發現了多光子的光電效應,就是多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的光電效應,這讓光的截止頻率成了錯誤,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就變得很難堪了,而且反而說明原來的經典物理並不那麼錯。

還有,光子的個數也有立足不穩的地方。光子有幾個,誰能數得清?愛因斯坦憑什麼說是一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呢?現在所謂的多光子光電效應,有三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的,有兩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的,那麼光子的這些個數是怎麼數出來的?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反推出來的嗎?截止頻率降低幾倍,就有幾個光子擊中一個電子?如果這樣,就是循環論證了,沒有任何意義。

光子的質量也有矛盾。如果承認光子有靜質量,那麼光子的動質量就會無窮大。如果不承認光子有靜質量,那麼光子的動質量就會是0。可是承認光子的動質量是0,光電效應還有很多其它試驗結果就無法解釋。最後只好空降一個結論,承認光子的靜質量是0,並有少許的,符合實驗結果的動質量。光子有多少質量,得我說了算。削足適履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當然,上面的這些無恥的小動作,下面盲目的崇拜者都是不知道的。

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漏洞百出,捉襟見肘。

這樣的理論只能徹底推倒重來,不要指望修補。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怎麼修補才能正確?無法修補,只能徹底推翻。對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也應該這樣。

那麼愛因斯坦又是怎麼成名的呢?

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的奇蹟年,這一年他接連發表了四篇論文,其中就有相對論和光電效應理論。可是發表之後,無人問津,如同石沉大海。

而在當時,普朗克正在焦頭爛額中。他1900年提出量子理論,沒有人接受,受到的質疑批判很多,最後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了底氣。

但是有一天他看到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光電效應,其中用到了他的量子知識,還用到了他的量子能量方程。這讓他激動不已,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於是力推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成名了,他的光電效應理論被許多人接受了,這就救了普朗克,普朗克的量子理論也就被許多人接受了。

普朗克是愛因斯坦的「伯樂」,愛因斯坦是普朗克的救命恩人,兩個人互相利用。


謝邀。當然夠得上啊,當時頒給他諾獎時候他的大部分其他理論飽受爭議,更像是減分項。光子解釋光電效應看似不難,但是其意義絕對是革命級的。

以及建議題主改一下問題。我點進來的時候以為您不知道他光電效應成果得了諾貝爾獎,正準備開噴呢(滑稽)


如果沒有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不一定能獲諾獎。廣義相對論一直有反對的聲音,所以不宜獲獎,但是,不獲獎又說不過去。在當時,愛因斯坦怎麼獲獎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須以某成果獲獎,作為對廣義相對論的肯定。


我覺得是夠得上的,因為他徹底奠定了光的粒子性,而不僅僅是波!從此結束了多年針輪不休的光子波粒性,終結一個長期的物理爭論應該是夠得上諾獎的!


光電效應理論新解。

1:光子是粒子,電子也是粒子,並且光子和電子的動量都是一個範圍值。電子的動量範圍包含了光子的動量範圍。假設電子的動量範圍值是1000X-10000X,光子的動量範圍是8000X-9000X。不同原子核由於其體積大小不同,質量也不同,因此不同原子核,其所能束縛的電子的動量範圍也不同。

2:當光子沒有被原子核捕獲時,他是光子,可以被任何的感光設備捕獲。光子進入感光設備後被原子核捕獲,從而成為了感光設備中原子核的電子(光子和電子身份互相轉變)。

3:光子不斷的進入光電效應板內,由於光電效應板內的原子核可以束縛的電子動量範圍包含了光子的動量範圍是8000X-9000X,因此光子可以被光電效應板內的原子核捕獲,從而成為圍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

4:光子不斷的被光電效應板捕獲,因此光電效應板內電子環中電子的密度不斷增加,隨著光電效應板內電子密度的增大,光電效應板向外散射電子的速度也會增加,當光電效應板束縛電子的速度與光電效應板散射電子的速度持平的時候,光電效應板達到飽和狀態。

5:假設光電效應板內電子密度是100(飽和狀態),導線中電子密度是10,那麼當導線接入光電效應板時會發生電子密度的中和。這時電子的流動形成電流。(這涉及到連續的電子環鏈,此處不講了)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專欄的文章,有詳細介紹電流,電阻,靜電本質的文章。


愛因斯坦先生的「光子說」及其衍生物「波粒二象性」給近代物理學帶來了極大的物理概念體系的混亂!愛因斯坦先生的「光子」在真實的物理世界中並不存在而在物理理論體系中誰也說不清楚它是個什麼概念並且這麼多年來那麼多人吵吵來吵吵去誰也說不清楚它的準確物理定義!是不是很搞笑啊,現實就是如此!所以說愛因斯坦先生解釋光電效應的論文不僅夠不上諾獎級(儘管愛因斯坦先生確實是憑這篇論文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或者其他任何級別的貢獻反而是給近代物理學帶來了極大的混亂,不知大家以為然否?


愛因斯坦的解釋光電效應的論文夠不夠得上諾獎級的貢獻?

============ 夠不上。

因為 光電效應 用慣性原理就能證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