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沒人敢,也沒人能給個明確答覆。因為未來總是不可預期的。

歷史上有低估電腦發展的著名搞笑預言「我認為全世界電腦市場大概是五台」(IBM總裁托馬斯·約翰·沃森)和「我實在想不到為什麼會有人買一台電腦放在家裡」(DEC創始人肯尼斯·奧爾森),但也有很多高估科技發展速度的預言,比如每人家裡有一台機器人、星際航行等等。所以任何人朝著時間正方向看是不能明確說去XXX會怎麼樣。預言家很容易會變成歷史的笑話。為了避免這點,他只能說個大概,說可能怎麼樣,很可能怎麼樣。

雖然很可能成為笑話,但是我還是當一次預言家。如果說錯了,權當大家的笑話吧。

現在是公元2013年1月18日,我預言,3D列印技術能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但僅僅是其中一名參與者。我猜想一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旋律:

大工廠標準化集中式生產—&>社會化創新(類似於Quirky)+個性化定製(類似於Sculpteo和Shapeways)+分散式生產(3D印表機等數碼製造設備)+眾籌(Kickstarter)

由這個主旋律可見,3D列印會充當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不是唯一重要的角色。一個人不能起義,一項技術也不可能帶來革命。數控機床、激光切割等數碼製造工具同樣重要。電腦、互聯網等更是重型武器。

更深入地探討這個話題,可以參考創客 (豆瓣)、《第三次工業革命》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80810/
在廣州中科院的3D列印技術研討會上李耀棠所長曾經就3D列印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話題進行了演講,下面是相關演講內容的引述,希望對你有幫助!

3D列印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有30個年頭,為什麼就近幾年才炒得火熱?據李所長介紹這始於2010年美國某商業雜誌一篇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文章。第一次工業革命讓我們走進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讓我們走進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讓我們走向信息時代和生產社會化的時代。李所長認為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是生產技術的發展,根本原因是生產方式的變化。從一開始各家分散的生產,後來有了小作坊和工場的集約生產,到了現在的分散式生產和生產社會化,是生產方式的變化推動著工業革命的行進。奧巴馬在演講中高調宣稱美國將重回製造業大國的新制高點,但生產方式將徹底發生變化,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將被大規模自動化機器生產所替代,3D印表機將替代生產車間的工人。美國的高調回歸將讓中國傳統的製造業倍受衝擊,這也讓中國傳統的製造業思考,過去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將嚴重製約中國發展的步伐,如何讓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原文鏈接:「iCader帶您走進中科院探秘3D列印」活動簡報:華南地區的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呼之欲出


工業革命的定義不是很清楚,但是cnc的普遍應用和3d列印的迅速發展,已經使很多行業發生了大的變化,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形象的表現就是機器也可以做精選的東西了。
規模小,成本高,技術還需要改進


http://3dcity.com
來自漢能CEO李河君《中國領先一把》


這要看材料的突破,印表機只是材料成型的一個載體:讓為想到了一個科幻片:大概就是把所有元素圖譜搞清楚後能夠自由排列,

就像子宮中的嬰兒一樣長大,那個時候的印表機應該就是個子宮吧!


感謝你的細回,希我們能夠看到和經歷這場新的工業革命

不能說沒有用,個別地方有特異性的優勢,但是實用性比較差,國內有不少騙子在坑國家經費,包括院士。柔性製造的技術種類其實很多,增材只是一種,都面臨不少問題,願天佑祖國,少些騙子。


我們正在經歷這個時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