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這裡所說的同袍是指明確漢服形制、不指仙為漢、知道漢服是民族服飾的正常同袍,而不是仙女黨、優越黨等。

又註:如果看不順眼漢族傳統服飾,請不要在這裡說陰陽怪氣的話侮辱漢服。


大致如此但不絕對。

但不分場合穿衣服一直是一個頑疾,從早年直裾曲裾影樓裝泛濫的時代其實就一直存在,我們往後倒退個十年,會發現那個年頭非常多那種穿著「曲裾」上學或者生活的女生的新聞,而到現在,依然還有許多一出門就是超級大禮服的同袍。

但是要說解決這個頑疾,其實更要先解決它的前置問題——「什麼是漢服」,時至今日,漢服本身各方面的宣傳還遠遠跟不上,在資本的操控下,各種仙女服泛濫成災打著漢服的羊頭賣著影樓裝的狗肉直接在試圖鳩佔鵲巢,各種早年遺留問題依然沒有很好解決,先解決了「什麼是漢服」,纔有機會進一步解決「漢服的穿著場合」這個問題。

所以這兩年來,我一直勸各位同袍,現在宣傳的重點不是向路人宣傳「漢服」這個詞,這個詞現在很多人聽過,當前開展這類宣傳意義不大,而更要緊的是向同袍以及漢服愛好者宣傳「什麼是漢服」,先把各種知識在宣傳者這邊普及開來,如果自己組織內部同袍基本能解決「什麼是漢服」這個問題,那麼下一步就可以面向同袍加強「漢服的穿著場合」的宣傳。

這裡又用到長孫年年這個圖了,這個圖是女裝,期待男裝版的。


逛超市會穿大袖長衫,平時就算了,當年穿大袖出去玩突然有人請喫飯。去到發現是小龍蝦。。太慘了。有喫飯的計劃我肯定不穿大袖。褙子它不香嗎,有湯水的時候琵琶袖我都怕麻煩


其實也不一定,禮服便服是和政權有關的,宋朝時大袖就是嚴格的禮服,但明朝時,對大袖沒有特殊的規定,婦女勞作穿琵琶袖的也有,賞雪圖裡穿明披風的也有,端午看船穿道袍的也有,足以證明大袖在明朝可以不是禮服。

至於本朝,禮法著裝自由,有人穿大袖出門,有人穿禮服出門,有人穿跨性別的裝束出門,都沒有什麼不對、沒有什麼可責難。

我理解許多漢服愛好者對推廣「按場合著裝」的重視,希望改善漢服在大眾眼裡的日常度,但我覺得,隨著工業化的推進,社會原子化,一是「大眾」對個人來說不再那麼重要,二是工業化會提供給更多人隨意穿著的機會。我也不耕田,我坐著耕電腦,襻膊的唯一用處是喫火鍋。實際上,你看看快手上在農村穿漢服的人,他們也不是天天下田,也會躺著玩手機的。

這是共和國啊,共和國多好啊。


85年老阿姨,全面日常漢服八年,2012年後每年穿時裝低於5天。

夏天大多都是窄袖,但偶爾也會想要穿一穿大袖,畢竟愛美是女人的天性。

冬天窄袖也有穿,但是寬直袖、大袖會比較好在裡面塞衣服。

《漢服穿搭打油詩》——錦官城詩易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襟很日常,長褙楚動人。

勞作穿短打,大袖攜攀膊

交領帥又俏,炫酷圓領袍。

婉約穿明襖,織金馬面壕。

直身直裰是男款,

道袍男女都可穿,

曳撒貼裏帥到爆。

比甲半臂適添減,

春夏唐宋靈活換,

秋冬明制保暖好。


穿漢服旅遊過的地方:

汽車輪船,飛機火車,沙漠峽谷,海灣草原,熱帶雨林……

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都是穿漢服。相對來說,少數民族和外國人反而比漢人自己更接受和喜愛漢服。

瀘沽湖

2012年6月瀘沽湖草海

2012年6月瀘沽湖女神灣

2012年6月洛窪碼頭左側路段

三亞(蜈支洲島)

2013年三亞蜈支洲島

三亞(南海觀音外面)

2013年3月南海觀音外側

天台山

2012年七月

仙女山(彭祖山)

四川宜賓蜀南竹海

2011年

黃龍溪古鎮

2011年10月

寧夏中衛寺口子

2014年

桂林龍勝梯田

2014年

2014年

(ps:有部分同袍認為半臂的正確穿法是如下面沙坡頭那張照片那樣,半臂裡面必須搭配中衣纔行。不過在下認為現在新時代和以前不同了,不再是看個手臂腳踝就得非嫁不可的舊社會,所以在下夏天的時候會只在半臂裡面搭抱腹或者弔帶啥的……)

2012年貓咪咖啡館

2013年3月

寧夏沙坡頭

2013年5月

越南芽莊和大叻

2016年

2016年

開碰碰車

2011年10月

滑冰~

2016年

2016年9月

2018年12月九皇山

2019年6月

主要還是喜好問題吧,就像有的人喜歡長裙有的喜歡短裙,有的喜歡齊胸有的喜歡齊腰有的喜歡明制,反正穿著開心就好,不過我就活動時候穿大袖或者披風,正常情況圓領袍和直袖比較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