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關,不請自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全國的醫科大學的周邊,都有什麼好點的

1. 最好點燒烤的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

這裡是全國醫科大學裡,燒烤外賣訂單最多的大學。

於是,在這裡送外賣,

我們希望藍騎士主動出擊,、

可以有效避免了兩位同學的學術爭論

從而把重點放在雞心好不好吃上

2,最好點火鍋的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這裡是全國醫科大學裡,火鍋外賣訂單最多的大學

在這裡吃火鍋,總是如此的專業:

3,最好點鹵煮的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

這裡是全國醫科大學裡,鹵煮外賣訂單最多的大學

於是,溫州醫科大學的鹵煮外賣評價,

也如此別具一格

4.最好點羊蠍子的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

這裡是全國醫科大學,羊蠍子外賣訂單做多的大學

這裡的老闆都不敢對菜品打折扣,

因為很有可能首都醫科大學的學生們,

會仔細地盤點一盤羊蠍子,

究竟都屬於哪幾段脊椎


向各位隆重推薦,我的母校,我工作的地方

海軍軍醫大學(以前的第二軍醫大學)。

論排名全國所有醫學院校加起來應該在前15,單論醫科大學(排除綜合性大學的醫學院)應該也在前5(協和、南京醫、首都醫、空醫應該比我們好點)

在上海。。所以,足夠你作妖

我想說的是我們學校的師生比。

可能因為是軍隊院校的原因(我們也招收畢業不入伍的普通大學生的)

總的來說是老師比學生多

最近幾年,每一屆所有專業加起來本科生招生只有500人左右的規模,前幾年因為軍校縮招只有300人左右一屆,今年的計劃是200多的入伍生和300人的非入伍生。

因為學生少老師多,所以我覺得相對來說老師離學生更近,你可以隨便走進一個教研室找你喜歡的老師做第二課堂探究,實習的時候,在本校附屬醫院也能和很多名師大家打交道。

我自己在本科的時候,就和基礎醫學院的老師做出過成果,我深深覺得足夠堅持和努力,老師真的是無條件幫你,為此,我寫過一篇感謝本科導師的回答

你的研究生導師是什麼樣的??

www.zhihu.com圖標

此外,一個好又不好的點是,

因為是軍校,所以管理上還是會更嚴格一些,

即使是非入伍生,相對於普通大學管理上也更加嚴格,

首先肯定有一定的訓練,不論是入伍生還是非入伍生,都有訓練,只是程度要求不一樣

還有就是,學校的氛圍是真的好

當然也會有不念書的同學,但是覺得也是認真念,只是念的效率不一樣

對於入伍生來說,提高成績,參加各項學術、技能競賽,取得榮譽豐富自己履歷,是他們畢業考研、入伍分配的依據,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在認真的念書

這對於非入伍生來說我覺得是有幫助的,在一個你爭我趕的氛圍下,大學的基礎是打得牢固的

這是好的一方面,

不好一方面也因為此,

軍事化的管理,肯定會束縛自由,

你肯定體會不到燈紅酒綠的大學生活,也沒有一覺睡到中午下床吃個飯的經歷

不過,我想大多數醫學院,都沒有這樣吧

學醫,實在是一條辛苦的路,

而本科期間的基礎知識,是今後行醫的根基

我是一個憧憬自由的人,我當初也是第一個因為討厭束縛而鬧退學的人

但是最終我在二軍大念完本科和研究生,現在也工作在大學的附屬醫院

我仍然不後悔那幾年的辛苦

以前我們抱怨軍校分配不合理,可能現在仍然沒有達到大多數的預期,但從我自身看,起碼在越來越公開透明

而去年開始招收非入伍生,按照正常交學費、拿學位、自找工作的模式,

也把學校的資源利用了起來,我想對想自律得過大學生活的醫學生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總的來說,對非入伍生來說性價比是高的,對入伍生來說,就要結合自己對未來的目標,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部隊,而醫生尤其落差大。

第二軍醫大學在2016年轉隸到海軍,改為海軍軍醫大學

和一群穿著白色軍裝的小哥哥們一起念書,不開心嗎?

最後,因為以前軍校女生少,我們的宿舍都是男女混住。。。男女生一層樓,也互通。。

現在貌似。。也是。。。。

(你們別想歪哈。。。)


2019臨床就業行情如圖,南方某知名醫院人才引進。圖中院校基本就是頭部三甲敲門磚。一個顏色是一檔,同檔次內差異不大。

先要明確,選學校選的是什麼。醫學生就業競爭力就是分三部分:學歷層次+科研+出身。

一個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X專業X士、n分SCI、XX學校出身(主要指最終學歷)

比如頭部三甲標準一般是:對口專業博士、像樣的SCI、圖中學校出身。

那麼本科報學校就是三個事優先順序,由高到低:

1.檔次/學制,5+3優於5年制,8年制比較尷尬,但開八年制的都是好學校。

2.科研資源,主要體現在連讀研究生階段的各專業學術排名,主要看醫院。

3.本科出身、學校體系內機會。一般只有很頭部的三甲在過度競爭的情況下,才會卡第一學歷。

學校位於意向就業地區,可以升一檔。比如南京醫科大學在江蘇的競爭力能和華西/同濟拼一拼。再比如重醫、哈醫等地頭蛇院校,在當地可以擠進下圖藍區,至少有一張三甲門票。

意向專業強勢,可以升一檔。比如首醫的神經、眼科,華西的口腔,就業競爭力、科研技術紅利都是在紅區的,這都不用說了。

但是靠專業實力最多也就升一檔,學校的掣肘還是客觀存在的。比如南京醫科大學的公衛,實力第一梯隊,但單說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並不能和紅區叫板。

有人可能發現問題了,廈門大學、南開大學這都是著名的坑校,競爭力怎麼會比同地區天醫、福建醫要高呢。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985坑校再坑,985的牌子也是全國通行的硬通貨。而天醫福建醫等學校更多的依賴於自有系統的影響力,離開了輻射範圍,就業競爭力並不比985綜合大學更強。

專業排名,主要是科研總產出,對學生就業來說並不是唯一因子。

第一,坑校985的的科研資源基本上都很糟糕,但如果能做到相同的學歷層次臨床技能科研產出,至少第一學歷是不會被卡的(雖然很難就是了…)。

第二,有的所謂「坑校」雖然總量低排名低,但由於小規模獨苗性質,人均資源很豐富,最好的例子就是清華醫實班,數據極端難看,但去看看他們的人均資源佔有量、人均科研成果和人均就業成績,不比協和差。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有錢的新興醫學院。

尤其是五年制跨地區就業,福建醫、重慶醫這個級別的學校,既沒有首醫南京醫圈內「同211、985」的待遇,又不像廈大這種985弱雞真的抱著985的牌子,就業很尷尬。不在目標就業地的雙非醫大五年制,建議謹慎對待。(能上協和首醫的大佬當我沒說)

特殊學校:清華、浙大、首醫

清華醫學院(不是醫學部),走小而精路線,數據上很難看,連一家正經的附屬三甲都沒有。但架不住大清家大業大、小國寡民,蹭協和的資源也完全夠用了。醫實班統一出國交流、重視科研,在當前評判模式下,實際就業成績單比協和八年制漂亮。提前批,要求不低。能上的大佬不用看著排行榜發慌,放心去讀。

浙大,科研實力雄厚,富得流油。最近幾年實力隨著砸錢一路飆升,但是臨床實力還是短板,江湖段位隨著排名演算法不同上竄下跳。附屬醫院內部評價欠佳,但是就業在浙江認可度依然很高。

對浙江地區就業有興趣的可以考慮,浙江省內醫學就業,地域保護算是全國最強,浙大學生很有優勢。當然相應的,玻璃心考生/有外省工作意願的建議觀望,分數相當高而性價比一般。

首醫,重度偏科,近十年實力扶搖直上。附院二三十家,旗下市屬醫療資源極其豐富,但是泥沙俱下三教九流。國家級甚至世界級Top專科一大把,帶著一幫實力一般的二線專業,甚至有高職。能保研/連讀的專業,性價比非常高,優勢專業研究生實力叫板協和。其他專業,進去之後放平心態,別瞎比。建議報考策略是直接壓最高分保5+3,因為相比首醫的高考分數,這個5+3性價比過高了。


應要求補談:山一大

泰山醫學院為基礎,合併了省醫科院、省立醫院和近二十所附院,真?一口吃成大胖子,可能要走首醫模式(非直屬醫院聯邦制,慢慢整合)。實力目前不被認可,但潛力巨大,性價比高。

山東省內醫學就業的優質標的在三線城市,齊魯青醫毓璜頂歸省學霸神仙打架,內卷嚴重。但三線城市人口基數大,手術量就很大…emmm你懂的233。


看醫科大學(大學醫學院)排名。。。

我印象中,北京協和,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等。。。比較好。。。

(我憑印象寫的,免不了有漏的,我只是講方法,具體排名你們自己查)

(我怕了,排名在你們心中,別問,問就是你母校top1)

(弱弱吐槽一下,我百度了一下醫學院排行2020,出來的都是什麼鬼?!)

但不要單純的看大學醫學院的排名。。。

學醫大概率跑不了讀研的,然後總所周知,本院的研比外院的好考(保),所以對具體專業感興趣的話,建議直接參考專業排名,你會發現,有些專業即是大學排名不靠前,但專業很靠前~反之亦然。。。

比如協和醫學院top牛了吧,但口腔專業排名就不是很靠前。。。

然後專業的排名參考復旦每年出的專業排行榜。。。選好專業對應的醫學院就好。。。

口腔科綜合排行榜(2018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

rank.cn-healthcare.com圖標

以上,加油!

補:

本文中心思想是說:不要只看醫科大學排名,還要參考科室排名。

至於醫科大學怎麼個排名,網上一查一堆,別的答案說的也很多,不用跟我討論。

二補:

我真的是怕了,沒想到在知乎涉及學校排名大家戾氣這麼重。。。學校排名這麼虛無縹緲的問題我真的不想討論,在我心中的排名是一坨一坨的,就這一坨都不錯那一坨不太行這個樣子。。。

我日常還是挺不招杠的。。。忽然這麼多杠我害怕。。。關評論了。。。以及以後不會在涉及大學排名這個坑了。。。

溜了溜了


下邊這張圖還是能大致反應各醫學院校水平排名的。

首先,過去講的八所,現在變成十所,就是圖上前十家(協和、北大、上交、復旦、華西、湘雅、中山、首醫、華科、浙大)這些屬於全國醫學院校的第一梯隊,在較大區域甚至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幾所。

接下來各類以省/直轄市命名的基本都是在本省內處於龍頭地位的,畢業生在省內就業前景很好,屬於第二梯隊。

再往下以市命名的,很多在省內都處於第二第三地位,但是也有自己的優勢學科,有自己比較強的附屬醫院,屬於第三梯隊。

其他的,如果連這張表都沒排上的,實力就比較一般了。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辦學水平不是很高的本科院校和醫專、衛校,也還是為醫療系統,尤其是基層醫療系統培養了大量醫務人員的。

附屬醫院的水平是能夠反應學校水平的,復旦每年都做全國醫院總體水平、分科室水平和區域水平的排名,比較能說明問題。全國前一百的醫院就是這些,哪家學校的附屬醫院上榜的多,排名靠前,肯定就是好的學校。這是復旦醫院管理研究生到網址,可以詳細比較http://www.fudanmed.com/institute/

如果認為這個圖沒有說服力,這是復旦18年全國醫院的排名。看一看上榜附屬醫院的數量和排名,再聯想各學校近年研究生錄取的情況,跟上邊那張圖並無多大出入

復旦這個排行,主要針對醫院聲譽的排行,再附上一個中國醫院、醫學院校科技量值的排行,主要是針對學術能力的排行,跟復旦排行有一定出入,但也不是很大。http://top100.imicams.ac.cn/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