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較長,內容稍有門檻,請適時閱讀!

朱允炆之敗,主要敗在君臣的謀略膽識和戰略戰術上,說輸在軍事實力上就是扯淡。

建文元年二月,朱棣入朝覲見建文帝,走皇帝專用的御道進宮,登上丹陛不向建文帝磕頭跪拜。當時朱允炆已經開始削藩,於去年已將朱棣同母弟周王朱橚廢為庶人,此次等於是撕破臉將矛盾公開化了。

二月,燕王入覲,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監察御史曾鳳韶劾王不敬,帝曰:「至親勿問。」戶部侍卓敬密奏曰:「燕王智慮絕人,酷類先帝。夫北平者,強幹之地,金、元所由興也,宜徙封南昌以絕禍本。」帝覽奏,袖之。翼日曰:「燕王骨肉至親,何得及此。」敬曰:「隋文、楊廣非父子耶!」帝默然良久,曰:「卿休矣。」——《明史紀事本末》

大臣上疏彈劾燕王不敬,還有人建議將朱棣改封南昌以絕禍本,勸朱允炆不要顧念什麼骨肉親情,楊堅、楊廣都是父子,結果怎麼樣?可惜這些都被朱允炆壓下去沒有採納。

朱元璋駕崩時讓諸王來奔喪,正好可以將諸王一網打盡的機會白白錯失掉,連這次燕王單獨入京,建文帝還是沒有把握好機會將朱棣拿下,就這麼讓朱棣拍拍屁股回去了。

在削其他叔叔的時候朱允炆倒是表現得很果斷,唯獨對這個最年長的四叔,卻遲遲猶豫不決。既要徹底削藩又要表面上維護所謂的親情,跟崇禎一樣又想南遷跑路又不想自己說出來擔這個罵名,又當又立還立不好他不輸誰輸。


我就簡單說下靖難爆發時雙方實力,看朱允炆是不是擁舉國之力。

燕軍實力

提起寧王,很多人就聯想到《明史》中「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來說明寧王勢力龐大。

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寧。大寧在喜峯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這其中的主語很明顯指的是「大寧」而並非說寧王,這「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的巨鎮,實際指的是大寧即北平行都司,而非寧王朱權的護衛。至於朵顏三衛在洪武后期已經叛歸北元,當時也不在明朝的控制之下,朱棣即位後才重新歸附明朝。這只是從明後期開始流傳的太宗棄大寧衍生出的一條謠言而已。詳情請看 @寧南左侯 的回答。(參考賈敬顏《明成祖割地兀良哈考辯——《盧龍塞略》書後之一》考證)

靖難之役朱權具體在為朱棣做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北平行都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隸後府,初名大寧都司,司治大寧,次年九月改名北平行都司,例同山西、陝西,轄大寧中衛、大寧前衛、全寧衛、富峪衛、會州衛、木榆衛、新城衛、營州中護衛、營州左護衛、營州右護衛、營州前屯衛、營州後屯衛、營州左屯衛、營州右屯衛、營州中屯衛、興州前屯衛、興州後屯衛、興州左屯衛、興州右屯衛、興州中屯衛、寬河守禦千戶所,合計有7軍衛、3護衛、10屯衛、1獨立守禦所,共20衛1所。其中大寧前衛、全寧衛、營州中護衛是北元來歸的蒙古人軍衛。而《明史》說的這「帶甲八萬 革車六千」,就是他們。

寧王朱權三護衛分別是:營州中護衛、營州左護衛、營州右護衛。

以及燕王朱棣的三護衛:燕山中護衛、燕山左護衛,燕山右護衛。這些護衛軍有多少人呢?

明朝每衛標準配置通常是一衛五所,每所1120人,一衛就是5600人。

「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

但實際會根據具體下轄千、百戶所的數量情況而定,一衛人數從兩千到數萬不等,如錦衣衛下轄十七所。而親王護衛的配置,史料裏已經交代的很清楚。

洪武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王府設三護衛。衛設左、右、前、後、中五所。所千戶二人、百戶十人。又設圍子手二所,每所千戶一人。

每衛設五所,也是標準的一衛五所,即5600人。再加上額外的圍子手二所,即2240人。

5600×3+2240=19040人。這也符合《明史》裏「護衛少則三千,多則一萬九」的說法。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所以寧王和燕王的護衛加起來最多不可能超過4萬人

洪武時期親王按規定先後設置三護衛。一般是諸子被封王后,先為其置一護衛,就藩後才配齊三護衛,大多是由所屬封地原舊有駐地衛所直接改成護衛的。護衛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萬九千人,這是就王府護衛設置的一般情況而言,軍士的實際人數因藩國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多寡不等。

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為秦、晉、燕、靖江四王各置一護衛,不過千餘人。洪武六年五月,為親王裏的老大二子秦王朱樉,選充護衛19000人,但實際秦王在就藩後才配齊三護衛,並成為慣例。

命長興侯耿炳文,於西安、鳳翔、平涼、慶陽、延安、鞏昌、臨洮諸府舊軍內選一萬九千人,充秦王府護衛軍士。

由此可以看出眾藩之首的秦王朱樉護衛不過近兩萬人,寧王朱權護衛憑什麼「帶甲八萬」?

地處邊疆的藩王又稱塞王,其封國駐地布有重兵,藩王遇警時可以調遣護衛兵和駐地兵,塞王能調動的護衛兵和駐地兵數遠不是內地藩王所能及的。除塞王外內地藩王護衛兵很難達到一萬九,可節制的王國駐地兵數量更是比不上塞王,塞王護衛人馬及其地位和優勢就已經區別於其他內地藩王。

護衛者強如御邊塞王的秦王朱樉一萬九千人,內地藩王如蜀王朱椿不過一萬四千七百人,旁支靖江王從始至終只有一個廣西護衛數千人,這也正是《明史》所說「少則三千多則一萬九」的根據。

某些人憑一句「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認定戍邊塞王護衛形式是區別於其他藩王。說「少則數千,多至萬九千人」只是『標配』,僅限於尋常親王的護衛規格。所謂「不能用少則三千,多則萬九和朱元璋規定的親王每衛設五所來衡量塞王。」

理由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命永定侯張全調山東沂州衛將士以克齊王府護衛,把沂州衛調為王府護衛,」實際原文是以充。

命永定侯張銓調山東沂州衛將士以充齊府護衛。——《明太祖實錄》

齊王朱榑在洪武二十三、二十四年,兩次參加北方軍事活動。其中一次還是隨燕王朱棣北征,事後在洪武二十六年調山東沂州衛的將士補充一下齊王護衛,就變成把沂州衛調為王府護衛了?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即建文四年十二月,靖難後陞官的還有沂州衛指揮使闞義的名字,而早在六月朱棣即位就已經恢復齊王爵位。那這個沂州衛是哪來的?沂州衛一直到萬曆十年都存在於沂州呢。

......金吾左衛指揮使周貴、阿迷失裏、指揮同知張勇、阿罕赤、金吾右衛指揮使盧伯奴、木剌忽、沂州衛指揮使闞義、永平衛指揮使聞忠八郎、金吾右衛指揮使高璉......——《明太宗實錄》

還說同年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將西安右衛「併入」秦王護衛中,所以塞王絕不止三個護衛最多一萬九千人這麼簡單??更不能用尋常親王三個護衛的規格來衡量塞王??

我......,事實上在洪武二十四年,秦王朱樉因過失多被朱元璋叫到南京一頓臭罵,削了三護衛。次年回去只給了五百人隨從,都司給他增到千人還被朱元璋治罪。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今秦府未給護衛,但令以兵五百暫為護從,而都司乃敢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一

後來在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又恢復了秦王朱樉的護衛,就是所看到的將西安右衛「併入」秦王護衛中,而且還是同月幾乎同時恢復的三個護衛,怎麼不說給秦王「並了」三個衛?

辛酉詔並西安右衛於西安中護衛

庚午改華山衛為西安左護衛甲戌改秦川衛為西安右護衛

一些人看見還誤以為是朱元璋在秦王朱樉,原有的三護衛基礎上再增加新的護衛呢!以為論文上寫的就是百分百正確也是夠牛逼的。

說「少則三千,多則一萬九」不適用於塞王,不過是某些人無史料根據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除了寧王一句「帶甲八萬」有見過哪個塞王護衛軍有「帶甲七萬」「帶甲五萬」哪怕是「帶甲三萬」?

三年封諸王。秦王都長安。晉王都晉陽。燕王都燕。周王都汴梁。楚王都武昌。齊王都青。潭都長沙。魯王都兗。從子靖江王都桂林。皆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至十一年。復封蜀湘諸王國。置相、傳以下官屬。與京師亞。護衛精兵萬六千人。牧馬數千匹。——《同姓諸王表》

府置官屬由相府改為長史府和親王歲祿由五萬石改成萬石,這些多次調整跟護衛多少有直接關係嗎?《明史》諸王列傳很明顯是採用的洪武二十八年的定製,而不能代表整個明朝的各個時期。別人不說的就你知道,有這擡槓的時間不如多去仔細看點書。

這裡我再多說一句吧,免得有些人搞不明白。《明史》裏這句「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只適用於明初,經過建文、永樂的削藩,宣德以後藩王大多不配發護衛或者不配齊護衛。

我見過相當一部分人把這句「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錯誤的理解成一個護衛,三個護衛加起來就是九千到五萬七千人不等......注意了這是錯誤的!

洪武二十六年,包括朱棣三護衛在內的北平都司也不過九萬一千七百餘人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戊寅,給北平都指揮使司所屬衛所並三護衛將士,九萬一千七百餘人。布三十五萬九千八百餘匹,綿花十三萬七千五百餘斤。

某人說我單看一個受賞數哪能作為有多少人的證據,我寫的時候為了簡短也沒想到有槓精作祟。

單看一個受賞數當然不能準確反映一個都司有多少人,如果十幾年受賞數基本不變呢?

洪武十二年六月,北平都指揮使司燕山等十八衛士卒九萬六千五百餘人(受賞數)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辛未給北平都指揮使司衛所士卒十萬五千六百餘人(受賞數)洪武十四年六月,丙子給賜燕山等衛北征將士九萬九千四百餘人(受賞數)洪武十九年五月,賜北平燕山等衛軍士九萬二千七百餘人(受賞數)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詔兵部核實北平都指揮使司並行都司燕山左護等衛編伍軍士凡一十三萬九千八百人(北平二都司軍士之合的上報數

北平行都司洪武二十年才建立,截止洪武二十二年只有大寧左、右、中、前、後五衛以及會州、木榆、新城三衛共8衛。以滿編5600人算,北平行都司八衛共有44800人。

將二都司人數之和減去行都司人數即可得知北平都司人數 139800-44800=95000人

由此可見朱棣所在的北平都司包括三護衛,在洪武二十六年之前穩定在十萬人上下。

所以我說洪武二十六年,包括燕王三護衛在內的北平都司也不過九萬一千七百餘人,有問題嗎?

再舉個洪武時期京軍受賞人數的例子

洪武四年八月,賜在京軍士十九萬四十餘人綿布人二疋

洪武四年十二月,賜在京軍士二十萬四千九百餘人白金人一兩洪武二十二年正月,甲子給賜在京金吾等衛軍士十九萬七千六百餘人夏布凡七十七萬八千八百餘疋洪武二十二年八月,給在京旗手等三十八衛軍士二十一萬六千八百餘人布帛六十三萬八千一百

餘疋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戊午給在京各衛軍士二十二萬八千九百餘人夏布各一疋洪武二十八年三月,給在京金吾等衛並三儀衛司軍士二十萬七千一百餘人冬衣洪武二十九年三月,己巳賜在京旗手等衛軍士二十二萬二千餘人夏布五十五萬三千九百餘匹

我說洪武時期京軍人數在二十萬左右,你們信吧。方孝孺就表示認同。

孝孺曰:「今城中尚有勁兵二十萬,城高池深,糧食充足,盡撤城外民舍,驅民入城,足以為守。城外積木,悉運入城,彼無所據,雖來,能久駐乎?」——《明太宗實錄》卷九


我在上面已經說過了,「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指寧王所在的北平行都司,並非寧王朱權本人。通過史料論述已經否定是指朵顏三衛或者寧王的護衛即營州三護衛。

有槓精就不認為是指北平行都司,羅裏吧嗦一大堆說了半天自己也不知道是指誰,也說不出「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哪幾個衛、是誰誰誰,最後整了一句「可見這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無論是不是在說朵顏三衛,用來修飾寧王,屬於寧王的勢力範圍。」

——————————————————

——————————————————

觀點也是自相矛盾。首先我沒有說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跟寧王朱權一點關係都沒有吧,只是說「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指寧王所在的北平行都司那二十衛、一所,非寧王朱權本人直屬的三護衛。

而北平行都司的「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本來就歸都司內唯一建藩的寧王朱權在戰時節制,你說跟寧王朱權有沒有關係?弄清楚「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指寧王所在的北平行都司,而非寧王朱權本人的三護衛,並不是為了推翻寧王勢力龐大,而是計算寧王和所在的北平行都司兵力數量。

不弄清楚「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是指誰,就會得出個錯誤的結論:寧王的「帶甲八萬」+北平行都司的二十衛、一所=寧王的勢力。——嗯,沒錯!兵力憑空翻了一番。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明顯是經常跟人擡槓槓習慣了繞進去出不來。後面還有一大堆無史料的憑空猜測我都沒耐心看,搞不懂槓怪的腦迴路。

本想一條條看完好好反駁,寫到這裡某侯私信我不要理會這種人,便就此歇筆,留中不發。


最近還看到有人說朱棣三護衛被削不足為信?

為什麼被削後張玉、朱能等護衛軍官還在身邊?這又是沒有仔細看史料。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明史》

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屯開平,燕府護衛精壯官軍悉選隸忠麾下。——《明太宗實錄》遂敕都督宋忠率兵三萬,及燕府護衛精銳,俱選隸忠麾下。屯開平,名備邊。——《明史紀事本末》

建文初,勅忠以都指揮總邊兵三萬,屯開平,盡簡燕府護衛壯士從忠聽忠節制。——《國朝獻徵錄》

詔忠調緣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屯開平,燕府護衛精壯官軍悉選隸忠麾下。——《革除遺事》忠之屯開平也,調沿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選燕府護衛精壯官軍悉隸麾下。——《姜氏祕史》詔忠調緣邊各衛馬步軍三萬,屯開平,燕府護衛精壯官軍悉選隸忠麾下。——《立齋閑錄》敕忠以都督總邊兵三萬,屯開平,盡簡燕府護衛壯士從忠聽忠節制。——《罪惟錄》命都督宋忠集邊兵三萬,屯開平,燕邸護衛精銳俱選隸忠麾下。——《鴻猷錄》敕都督宋忠調邊軍三萬,屯開平,悉選燕護衛隸其戲下。——《名山藏》

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口徑基本一致,說得很清楚護衛確實被削了。但只是將三護衛的兵馬削弱,挑選燕府護衛中的精壯官兵調到宋忠麾下駐守開平,並不是把三護衛成建制的全部調走。

連朱棣自己都從來沒有說過三護衛全部被削啊!

然自皇考賓天之後,臣居喪且病,足跡未嘗出外庭,而護衛軍士兵部數數調遣備邊,存者僅半而教練久廢,北平官吏軍民鹹所目觀,此奸臣之枉臣也。

靖難最初起兵那八百人,是指守衛王府的侍衛加上府中廝養的家奴,並不是說朱棣只有八百人。

凡王府侍衛,指揮三員,千戶六員,百戶六員。正旗軍六百七十二名,守禦王城四門,每三日一次輪直宿衛。其指揮、千百戶、旗軍,務要三護衛均撥。

朱棣說「三護衛共有指揮不到二十員,千戶不過五十員。」(指揮級軍官同知、僉事通常都稱指揮,指揮使會直接稱指揮使)三護衛指揮、千戶原本就有七十多個,調走部分後還留有一些軍官在身邊很合理啊。

今臣三護衛指揮不及二十員,比執掌內員不足,鎮撫、百戶於常額亦缺,千戶不過五十員,比額雖多三五員,然皆皇考臨御時朝廷除授者,非臣所敢自置。

參與奪九門出場有記載的也就這幾個

燕山中護衛——指揮唐雲。指揮僉事陳志。千戶丘福、孟善。副千戶朱能、陳珪。

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張玉、張興。副千戶李濬。燕山右護衛——指揮僉事陳壽。副千戶譚淵、徐祥。百戶王真。

光這幾個軍官就是三護衛的全部將領?其他調走沒參與奪九門,但參與靖難的護衛軍官大有人在。

朱棣控制北平後遂即攻破懷來,從宋忠手裡奪回了舊部。

癸未,上率馬雲、徐祥等馬步精銳八千,卷甲倍道而進。甲申,至懷來。先是,獲敵諜者,言:「宋忠誑其將士雲:『爾等家在北平城中,皆為燕王所殺,委屍積滿道路,宜為報仇。』將士聞之,或信或否。」上聞之,乃命其家人張其舊用旗幟為前鋒,眾遙識旗幟,又識其父兄子弟無恙,相呼輒應喜曰:「我家固安,幾為宋都督所誤!」皆倒戈來歸。宋忠餘眾蒼黃列陣未成,上麾師渡河,鼓譟直衝其陣,宋忠大敗,奔入城。我師乘之而入,宋忠急匿於廁,搜獲之,並擒都指揮俞瑱,斬都指揮彭聚、孫泰於陣並首級數千,獲馬八千餘匹。都指揮莊得單騎遁走,餘眾悉降,即散遣歸原衛。——《明太宗實錄·卷二》

宋忠起先率兵三萬及徵調的燕藩護衛精兵屯守開平,朱棣在北平起兵後,宋忠率眾部將士經居庸關移師懷來。七月十五日,朱棣親率馬雲、徐祥等馬步精銳八千,卷甲倍道開赴懷來。宋忠欺騙軍中燕府護衛將士,說他們留在北平的家屬全部被朱棣殺了,屍體堆積在路上到處都是,以此讓將士仇恨朱棣,慫恿他們為家人「報仇」。朱棣得知後,次日,以被宋忠徵選的燕府護衛將士的家屬為先鋒,高舉舊日的旗幟,向懷來發起進攻。當懷來守軍臨陣看到熟悉的旗幟,認出自己的父兄子弟時,驚喜異常,相互問候之聲震耳欲聾,隨著「我家固亡恙,宋總兵欺我」的呼喊,守軍將士紛紛解甲倒戈。宋忠倉皇列陣未成,朱棣卻乘機揮師渡河,守將都指揮彭聚、孫泰力拒陣亡。宋忠見勢不妙,狼狽回逃入城,燕軍也尾隨其後蜂擁進城,宋忠從藏匿的廁所中被燕軍活捉。

自己不看史料卻說史料不可信

洪武三十一年,寧王朱權和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二都司衛所分佈情況如下。

北平在城十二衛中的永清左、右衛被朝廷事先調至彰德、順德,朱棣迅速控制北平城後,三護衛及在城七衛: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燕山前衛、大興左衛、濟州衛、濟陽衛、彭城衛大多數隨朱棣一起反叛。加上週邊歸附的:通州衛、遵化衛、密雲衛、開平衛、永平衛。

這樣截至洪武末年,整個北平都司形成的23衛,5獨立守禦所,3護衛的格局,十餘萬兵馬,朱棣所得十之七八。再北上取大寧,基本接收包括寧王三護衛在內的北平行都司二十衛、一所。這樣朱棣在與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對弈之時,人數應該在二十萬左右

建文元年十月,朱棣把起兵以來的燕王、寧王護衛及歸順的北平行都司、北平都司等原轄衛所官軍予以改編,組建靖難五軍:即中、左、右、前、後等五軍編製,分設將軍與副將軍。

命張玉將中軍,鄭亨、何壽充中軍左、右副將;朱能將左軍,朱榮、李浚充左軍左、右副將;李彬將右軍,徐理、孟善充右軍左、右副將;徐忠將前軍,陳文、吳達充前軍左、右副將;房寬將後軍,和允中、毛整充後軍左、右副將;以大寧歸附之眾分隸各軍。——《明太宗實錄》

靖難軍的基本規模大抵如此,隨著戰事的進展,陸續出現戰損及吸收的南軍降兵這裡就不細述了。


有人認為《皇明祖訓》中:朝廷要調動駐守兵需要藩王的同意,藩王不同意不能調動,藩王卻可以不經朝廷同意在「特殊時期」調動駐守兵。所以朱允炆看似一國之君但並不是坐擁天下。

藩王調動力度大≠朝廷調不動,皇權永遠是至高無上的,朱元璋再怎麼規定都不可能讓王權超越皇權。皇帝連藩王都能直接削掉或者召回、改換封地,更何況是調動藩王駐地的駐守兵和護衛兵。

翻一下史料看看靖難時除了隨燕王朱棣反叛的,在朱棣大局已定之前,藩王武將有誰敢公然不聽建文帝調遣的?建文帝命遼王朱植回京,陸路走不通坐船走海路都要回,只要皇帝想調是絕對調得動的。

朱允炆決定削藩自然不會讓這條規定繼續施行,畢竟《皇明祖訓》不會說話。

閑嘗與佈政張昺、長史葛誠言祖訓,昺誠雲:「齊泰等言《皇明祖訓》不會說話,只是用新法便。」——《奉天靖難記》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下過一道聖諭特彆強調:就算有藩王令旨,而沒有朝廷的命令,也不許擅自發兵。朝廷調兵如果有密旨是可以不用告訴藩王的。

凡奉敕調兵,不啟王知不得輒行。有王令旨,而無朝命,亦不許擅發。有如密旨不令王知,亦須詳審復奏而行,此國家體統如此。——《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一

事實上朱元璋剛駕崩,建文帝就開始削減藩王們的權力。借太祖遺詔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收回藩王對封國駐守軍的調動權,唯有護衛軍聽王自處,只是很多人選擇性忽略罷了。

諸王各於本國哭臨,不必赴京,中外官軍戍守官員,毋得擅離信地,許遣人至京。

王國所在文武衙門軍士,今後一聽朝廷節制。護衛官軍王自處分。——《大明會典》時遺詔諸王臨國中,毋奔喪,王國吏民聽朝廷節制。——《明史》諸王臨國中,無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明史紀事本末》王國所在文武衙門官民、軍士,今後一聽朝廷節制。護衛官軍,王自處分。——《姜氏祕史》

建文元年二月,建文帝再次重申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

建文元年二月......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明史》

建文元年春二月,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明史紀事本末》與齊泰議削奪諸王兵權。秋七月,廢周定王為庶人。建文元年春正月,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昭代典則》

建文元年三月,朝廷命宋忠挑選燕府精壯護衛隸屬麾下屯兵開平,及調燕府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又復調北平在城十二衛中的永清左衛駐軍彰德,右衛駐軍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六月命張昺、謝貴直接控制北平在城七衛。

這些都是建文帝防燕的具體措施,從推行當時制度和下達命令的情況看,中央對各地包括北平的控制是有效的,燕王朱棣面對建文帝調令時敢說個不字?這是建文帝聖旨不好使的表現嗎?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明史》

六月,謝貴等以在城七衛並屯田軍士佈於城內,填溢街巷,逼圍王城外牆。——《明太宗實錄》元年三月,詔忠調緣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屯開平,燕府護衛精壯官軍悉選隸忠麾下,護衛胡騎指揮門童等悉召入京。調北平永清左衛官軍於彰德,永清右衛官軍於順德,以都督徐凱練兵臨淸,都督耿瓛練兵山海,諸將防於外,張昺、謝貴防於內,約期俱發。——《革除遺事》

有些人總是強調朱允炆都是些普通士卒,在人數上佔優勢,但在質量上卻是劣勢。而朱棣所持有的都是些精心挑選、驍勇善戰、精銳中的精銳,就差沒吹成天兵天將了。給不明真相的喫瓜羣眾造成一種建文兵多、朱棣兵精的錯覺。

「朱棣手中的部隊都是些精銳中的精銳」

「朱棣拿著這個國家的精銳,去打這個國家的其他人。」

「這就等於讓你們學校的尖子生集合起來讓他們跟其他學生拼升學率,你說那邊勝算高?」

說的好像整個大明所有的精銳都在朱棣手上一樣

什麼?其他地區還有邊軍?難道朱棣不是掌管了大明所有的邊軍嗎?

  1. 有什麼史料證明朱允炆手中就沒有精銳?或者朱棣的精銳比建文帝多?
  2. 還是說有史料證明朱元璋把大明全部精銳都調到了北平二都司?
  3. 再就是有史料證明朱棣和朱權所在的北平二都司的部隊要比其他沿邊都司高一個檔次?

......

朝廷實力

有些人似乎認為只有一隅之地的朱棣纔有邊軍,身為皇帝的朱允炆手上就沒有一樣。

朱允炆不僅有而且很多,明初以重兵佈防北疆,洪武朝北邊七都司除了北平二都司邊軍悉數隨朱棣反叛,還有遼東都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的邊軍為建文帝所用。

這七都司在洪武時期經常一起提及,朱元璋在這七都司安排了九大塞王,是共同擔任御邊重任的同一梯隊。

甲戌給賜陝西、北平、山西、遼東等七都司所屬衛所,及秦、晉、燕、代、肅、遼、慶、寧、谷王府護衛儀衛司軍校等綿花布疋。

壬申給賜陝西、北平、山西、遼東等七都司所屬衛所,及諸王府護衛等軍校冬衣布花各有差。

我是盡量挑選洪武后期的記錄,五大都司的兵力在如下史料中也可見一斑。

洪武時,宣府屯守官軍殆十萬

洪武二十八年,大同三護衛並蔚、朔、東勝左右四衛軍校六萬二百餘人②洪武二十八年,陝西都司屬衛並西安三護衛軍士十萬六百人③洪武二十四年,山西各衛並太原三護衛軍士及降附番軍六萬五千五百餘人④洪武二十九年,遼東定遼左等衛並廣寧三護衛軍士及遼府儀衛司校尉等十萬三千五百餘人⑤洪武末,涼州等十一衛應有旗軍六萬一千六百人,加上其他四個衛所軍及冬操夏種舍餘,河西駐軍應該有七萬餘人

到洪武末年應有所增長,以上保守計約50萬。

《明代九邊的軍數》中認為洪武時期不包括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都司,其他六都司衛所兵力合為五十八萬。若再除去寧王朱權所在的北平行都司的「帶甲八萬」,剛好印證我所說的五十萬。

  1. 《明史卷九十一志第六十七兵三》
  2.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三十七》
  3.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三十六》
  4.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一十三》
  5.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四十八》
  6. 《明代河西的軍屯》-《敦煌學輯刊》1980年

山西行都司的代王被廢,谷王被建文召回南京,遼東都司的遼王被建文改封荊州,陝西行都司的肅王被內徙蘭州。山西都司的二代晉王和陝西都司的二代秦王跟朱允炆同輩,就藩晚的慶王根基不穩,當時還沒有就藩自己封地而住在韋州。

五大沿邊都司藩王駐地的精銳邊軍及三護衛兵馬,壓根不存在調不動的情況。

洪武三十一年山西行都司衛所分佈情況

洪武三十年遼東都司衛所分佈情況

有明一代軍隊可分為三種。除了上述的邊兵之外,還有京營和外衛。

國家制兵有三:「曰京營、曰外衛、曰邊兵」——《明名臣經濟錄》

再說「京營」即京軍。為明朝京師的常備之軍,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出徵戰之責。

朱元璋建國以來一切施政均強調「遵古先哲王之制」。「遠稽漢唐,略有損益,亦參之以宋朝之典」在軍隊建設上承襲唐宋「居重馭輕」政策尤為堅決。

京營之兵,專為京師而設,祖宗居重馭輕,強幹弱枝,意甚深遠。——《明經世文編》卷二七六楊博《會議京營戎政核實十事疏》

在兵力的分配上,堅持採取居重馭輕、重內輕外的原則,在京師駐有重兵。

洪武二十九年,「賜在京旗手等衛軍士二十二萬二千餘人,夏布五十五萬三千九百餘匹。」

  •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五》

方孝孺說的「今城中尚有勁兵二十萬」就是他們。

明初洪武時期的京軍經常被派遣外出平亂或者練兵,戰鬥力並不遜色。

命京衛將士練習武藝,是時諸將率師平定中原,入關陝,而將士之留京師者多安逸。太祖諭之曰:凡事必預備然後有濟......汝等當閑暇之日,宜練習武藝,不可謂無事,使可宴安也。

命宋國公馮勝為徵虜大將軍,偕潁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等率京衛將士,往北平會諸道兵操練溝邊。......

靖難時建文帝就數次派徐輝祖帥京軍與燕軍作戰。

帝慮景隆輕敵,乃遣魏國公徐輝祖帥京軍三萬為殿,星馳會之。——《明史紀事本末》

建文四年春正月,......命魏國公徐輝祖率京軍往援山東。——《明通鑒》魏國公徐輝祖帥京軍及靖難兵戰於齊眉山,敗之。——《明通紀》

最後就是外衛,指分佈於京、邊以外的廣大腹裏地區的衛所軍隊。

洪武十九年,兵部覆河南護衛兵馬之數「官兵凡九萬一千六百一十三人」①

洪武二十二年,詔兵部覆實「山東都指揮使司並青州左護衛等衛軍士凡六萬七千四百一十人」②洪武二十三年,四川都指揮使司「奏屬衛軍士之數凡七萬八千三百六十人」③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貴州都司屬衛軍士二萬八千六百餘人④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雲南等九衛軍馬所閱者官一千三十五,士卒八萬七千三百七十人

洪武十九年至二十三年間,河南、山東、四川、貴州、雲南僅此五都司軍數便有35萬餘名。

  1. 《明太祖實錄卷之一百七十七》
  2. 《明太祖實錄卷之一百九十六》
  3.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四》
  4.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一》
  5. 《明太祖實錄卷之二百二》

實錄裏記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京武官二千七百四十七員,軍二十萬六千二百八十八人」,「在外武官萬三千七百四十二員,軍九十九萬二千一百五十四人」共計1214931人,即120萬。比洪武三年增加20%,每年平均增長0.9%,基本屬於正態增長。

《明史》認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軍數有180萬,另外據《從洪武到嘉靖:明朝軍隊控制制度的變化研究》言,洪武末期,全國正規兵總兵力達到200萬左右。

很多人經常吹朱棣那虛無縹緲的朵顏三衛蒙古騎兵如何牛逼,卻不知道建文帝也有胡騎。朱元璋對蒙古及色目貴族採取的「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的政策,收到了較好效果。在強大的軍事基礎上,採取懷柔政策基本上解決了民族矛盾,一大批蒙古貴族成為明軍將領。僅洪武二十年、二十一年兩次戰役中蒙古人被俘者就有數十萬人,他們分別被安置於南、北方各衛所中。靖難雙方均有洪武時期被俘或歸降的蒙古兵參戰的事實。

北方五十萬邊軍、二十多萬京軍及內地衛所加海防備倭兵,共上百萬的部隊可供建文帝調遣,坐擁全國三百多個衛,可以命令除燕軍外的一切力量為自己服務,也難怪黃子澄都信心滿滿誇下海口。

黃子澄曰:「今天下全盛,士馬精強,兵甲饒富,糧餉充足,取之不竭,用之有餘,區區一隅之地,豈足以當天下之力?調兵五十萬,四面攻之,則眾寡不敵,必敗之矣。」

不是坐擁天下,如何能先後調集上百萬的部隊,李景隆五十萬、六十萬大風刮來的?

真以為燕軍只跟內地兵交手?

建文元年七月,庚寅,大寧都指揮卜萬,與其部將陳亨、劉貞引兵號十萬,出松亭關,駐沙河,進攻遵化。燕王聞之,援遵化,萬等退保松亭關。

建文元年八月,甲寅,言大將軍軍三十萬,先至者十三萬,半營滹沱河南,半營河北。王懼與北軍戰,南軍且乘之也。建文元年九月,戊辰,江陰侯吳高以遼東兵圍永平。建文元年十月,辛酉,靖難兵攻廣寧,克之。建文二年正月,丙寅,靖難兵圍蔚州,指揮李誠謀叛,伏誅。數日,守將王忠以城降。建文二年二月,丁酉,命肅州衛指揮同知王忠,率其精銳軍隨攻大同。建文二年七月,壬辰,遣遼東都督楊文圍永平,不克。建文三年七月,壬寅,諜報大同敵將房昭引兵入紫荊關,侵掠保定屬縣。建文三年十一月,壬辰,遼東總兵官楊文攻永平。及劉江戰於昌黎,敗績。建文三年十二月,右副總兵平安帥遼東兵十萬圍通州,不克。師及靖難兵,大戰九門城。建文四年正月,壬午春,充副兵督遼東軍十萬圍通州,大戰單家橋。建文四年三月,丙午,遼東都指揮帥兵圍薊州,指揮李廣以城降,指揮孫通拒之。建文四年四月,庚午,遼東諸將圍燕保定,積四十日不克,乃還。建文四年五月,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後。文師至直沽,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 ......
  • 以上史料取自
  • 《明史》
  • 《姜氏祕史》
  • 《明太宗實錄》
  • 《明史紀事本末》

靖難三年沒少跟遼東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邊軍打,光是遼東總兵楊文就多次率領遼東兵進攻燕永平、通州、保定等地,配合南路朝廷軍行動,從而牽制燕軍主力南下。

乍看之下燕軍的表現要強於朝廷邊軍和南方軍,所以就很自然的想成是燕軍戰鬥力強悍,是所謂的精銳中的精銳......要知道燕軍選擇了對抗中央,就已經是被逼到絕路上沒有退路可言的命運賭博。開弓沒有回頭箭,取勝意志當然更加堅定,作戰的動力自然大不相同,這也是反叛的先天優勢所在。

從雙方三年多的交戰看,南北兩軍對壘,除燕王的個人能力遠勝於建文之外,雙方最大的差別在於南軍是聽命行事,打仗是職責,可打也可不打,各有自己的小算盤。南軍將士在戰鬥慾望上就已經輸給了燕軍,而不是什麼軍事實力打不過,人的因素纔是最重要的。

很多原本跟隨燕王北征過的舊部隨朱棣反叛,這種情況不僅表現在軍官中間,北方衛所士兵也竟然甘心從亂。這都是朱棣奉藩燕垂二十年經營的結果,不是說因為他是藩王他要造反,這些人就死心塌地不要命的跟著他反,多年一起飲馬塞外樹立的威望和籠絡的人脈造就了他起兵的資本,這豈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更不是老天白白送給他的。為什麼同樣是別的藩王就不能乘勢而起,這不正是朱棣個人能力的體現嗎?

實際上與燕軍殊死搏鬥的,也有許多當年北征時合作過的將領,如平安、郭英、楊文早年都隨朱棣參加過北方軍事活動。遼王受燕王節制是因為年幼的親王要受年長親王節制,如晉王節制過代王。

都督楊文從燕王棣,武定侯郭英從遼王植,備御開平,俱聽燕王節制。

平安,滁人,小字保兒。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將從徵。後為先鋒。燕王曰:「平安,豎子耳。往歲從出塞,識我用兵,今當先破之。」及戰,不能挫安。燕王失道,從者僅三騎。安擊敗燕將。燕王見事急,親冒矢石力戰。馬創矢竭,劍折不可擊。走登堤,佯舉鞭招後騎以疑敵。會高煦救至,乃得免。當是時,諸將中安戰最力,王幾為安槊所及。——《明史》

還有雖屬燕王舊部,如胡騎指揮火耳灰者及其麾下哈三帖木兒,靖難之初卻未歸附,而且在淝河大戰中幾乎危及朱棣本人,後來是被燕師都指揮童信射擒後降附的。

火耳灰者,我舊胡騎指揮也,因前取赴京師,為賊裨將,素號驍勇。持矟直趨上前,相拒十餘步,胡騎都指揮童信引弓射之,中其馬,馬踣,火耳灰者墜跌,遂生擒之。其麾下哈三帖木兒亦驍勇,見火耳灰者被擒,持矟衝突來救,復射其馬,人馬僕,並擒獲之。——《奉天靖難記》

說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導致朱棣無對手的就省省吧,朱元璋殺掉的主要統帥裏,只有藍玉和馮勝是真正為朱元璋所殺,傅友德死因是筆糊塗賬姑且也算老朱殺的吧。當有人要意淫這些人假如沒死,就能與朱棣大戰三百回合的時候,能不能稍微考證一下他們的年紀?

最年輕的藍玉跟朱元璋是一輩人,到這時候也得六十多了,以65歲高齡帥師討燕的耿炳文都被說成是老將出馬。馮勝和傅友德就更別提了,《傅氏家譜》裏記載傅友德生於1327年,靖難爆發那年他都72了,馮勝參考他哥馮國用的年紀活著也有七十幾了,還指望七十多歲行將就木的老頭對抗不到四十的朱棣?

再厲害的統帥也難保不會出現老而昏聵,耿炳文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年輕的時候還有兩把刷子,老了對抗朱棣敗得一塌糊塗,最後還有說法是戰死在了真定,年近70的左軍都督顧成也被俘虜了。

就算藍玉還活著,也未必會幫跟他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朱允炆,搞不好會坐山觀虎鬥,然後乘機漁翁得利扶自己外甥孫——建文帝異母弟朱允熥上位,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

朝廷這邊雖然經過「藍玉案」的清洗名將凋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洪武朝數十年培養出來可選用的大量優秀軍官人才們,都不是朱棣所能比的。老朱也不可能為扶持自己兒子取代功臣,而把各層所有有能力的將領全部殺完。

不要認為朱允炆用了哪些人,就以為朱允炆當時只能有哪些人能用。數以萬計的各級軍官總有些非比尋常的人物。時勢造英雄,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能不能做不好這個伯樂,就得憑自己的閱歷和能力了。建文帝也確實提拔重用了一批令朱棣頭疼的對手,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很多人以為朱棣多次參加北方軍事活動,肯定經常與蒙古人作戰經驗豐富。實際上朱棣第一次出征是在洪武二十三年生擒乃而不花,那年他剛好30歲,主要還是憑觀童認識乃兒不花靠智取降服。據朱棣在位期間編纂的《明太祖實錄》燕王本人在洪武時期,只有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跟北元軍有一次真正交戰的記錄。

今上率諸軍北至徹徹兒山,遇胡兵與戰,擒其首將孛林帖木兒等數十人。追至兀良哈禿城,遇哈剌兀復與戰,敗之,遂旋師。

論實戰經驗和帶兵時間,耿炳文、郭英能甩朱棣幾條街,可見朱棣是有軍事天賦的。

燕軍這邊有頭有臉的張玉、朱能、丘福原本都是隸屬麾下的護衛指揮僉事、千戶、副千戶之類的中低級軍官,還有徐忠、李彬這些北平衛所的指揮僉事。

南軍方面很多人知道的除了耿炳文就是李景隆。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為期三年多的靖難之役。耿炳文其實才指揮了一個月,李景隆從建文元年九月接替耿炳文到建文二年五月敗退至濟南後遁走,實際指揮九個月。戰役中後期朝廷這邊換成了盛庸、鐵鉉、吳傑、瞿能、何福、郭英、平安、梅殷、徐輝祖......有統帥,有驍將,文武雙全。

這批人裏有開國元勛,有打過松潘少數民族的,有打過兩廣少數民族的,有參加過北伐打過蒙古人的,朱棣的對手早已不是當初的李景隆之流。只看見了李景隆慘敗,不看盛庸怎麼揍朱棣的。

庸開陣縱王入,圍之數重。燕將朱能帥番騎來救,王乘間突圍出。而燕軍為火器所傷甚眾,大將張玉死於陣。王獨以百騎殿,退至館陶。庸檄吳傑、平安自真定遮燕歸路。......是役也,燕精銳喪失幾盡,庸軍聲大振,帝為享廟告捷。——《明史》

即便是表現最差勁的李景隆,也沒能讓朱棣順利南下,甚至在白溝河之戰中還超水準發揮,指揮擊潰了燕軍的精銳先鋒。朱棣並不是一帆風順,不然也用不著打幾年的拉鋸戰了。

李景隆及郭英、吳傑等合軍六十萬,號百萬,次於白溝河,列陣以待......鋒初交,安奮矛率眾而前,都督瞿能父子亦奮躍,所向披靡,殺傷燕兵甚眾,燕兵遂卻。——《明史紀事本末》

儘管前幾年由於建文帝一系列操作,讓朱棣取得了不少勝利,但從整個形勢而言還是不容樂觀,朝廷雖敗多勝少,可在戰略上依然保持優勢,朱棣打了兩年半地盤還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這麼耗下去朱棣遲早要完蛋。

靖難兵起三年,屢戰多勝,衝突千里罕能御之。然所過城邑,往往堅守不下,間克之兵,去即殺守帥。復為朝廷及壬午所據者惟北平、永平、保定三郡而已。——《吾學編餘》-《遜國遺聞》

整個靖難之役從建文元年到三年,朝廷並沒有大的原則性錯誤出現,儘管建文帝在最初存在用人失策、操之過急等問題。但朱允炆畢竟是大明名正言順的皇帝,朱棣掌握的終究只是北平一帶地盤,只要能夠持續下去,朱棣根本就無任何機會打到南京。

問題就出現在最後半年,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到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戰役的最後七個月,朱棣聽取姚廣孝建議改變思路,孤注一擲繞過濟南等地,千里奔襲直取南京。

道衍語成祖:「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從之。——《明史》

建文四年四月,朱允炆聽信謠言,誤以為燕軍已經撤兵北歸,就調動徐輝祖的京軍部隊回京,直接導致平安、何福的軍隊孤立無援。

會帝聞訛言,謂燕兵已北,召輝祖還,何福軍亦孤。——《明史》

後勤供應線保護不力,被燕軍掐斷,致使平安、何福的主力軍需要分兵進行轉移去尋找糧食補給。

丁丑,何福移營,與平安合軍壁,深塹壘為久計,而糧運為燕兵所阻,不得達。時南中饋餉五萬,安率馬步六萬護之。己卯,燕王帥精銳橫擊,斷其軍為二。福空壁來援,殺燕兵數,而之。會高煦伏兵突,燕還復戰,福遂敗走。——《明通鑒》

就在轉移的過程中,南軍定突圍信號為三聲炮響。次日,燕軍進攻的信號同樣是三聲炮響,於是南軍以為是己方號炮,紛紛奪路而逃,被朱棣一方抓住機會趁勢給擊破。經此一戰大敗南軍,俘獲陳暉、平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員敵將,四名內官,一百五十員朝廷大臣,獲馬二萬餘匹,降者不計其數,只有何福單騎逃走。

諸將謀移軍淮則糧,夜令軍中聞炮三即行。翌日,燕兵猝薄壘,發炮三。軍中誤以為己號,爭趨門,遂大亂,燕兵乘之,人馬墜塹俱滿。福單騎走,安及陳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人皆被執。文臣宦官在軍被執者又百五十餘人,時四月辛已也。——《明史》

淮揚防線出現漏洞,只能被迫調動山東的盛庸部回防,而盛庸部的糧草供應線也早就被朱棣一方掐斷,士氣受損、糧草不足的南軍就這樣被解決掉了,至此淮揚一線被徹底打開,南京大門直接暴露在朱棣眼前。

已而燕將李遠焚糧艘於沛縣,庸軍遂乏餉。明年,靈璧戰敗,平安等被執。庸獨引軍而南,列戰艦淮南岸,燕將邱福等潛濟。出庸後,庸不能支,退為守江計。燕兵渡淮,由盱眙陷揚州。庸御戰於六合及浦子口,皆失利,都督陳瑄帥舟師降燕,燕兵遂渡江。庸倉卒聚海艘出高資港迎戰,復敗,軍益潰散。——《明史》

假如建文帝充分意識到淮揚一線的重要性,沒有調動徐輝祖一部回京,造成淮揚線防守力量下降。明白外行看兵力,內行看後勤的道理,充分做好糧草線保護工作,不給朱棣一方掐斷後勤的機會,也不會有後來三聲炮響造成的低級失誤,靈璧一戰朝廷軍不會就這麼容易讓燕軍端掉,朱棣也很難跨過江淮一線。

在關鍵的靈璧之戰失敗後朝廷淮揚一線主力損失殆盡,燕軍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南方一路投降的反而不少,像揚州衛指揮王禮及其弟弟王宗都主張投降,還逮捕了主戰的王彬和崇剛獻給燕軍。此外,諸如揚州、高郵、通州、泰州等地的官員,還有江防都督陳瑄都沒有殊死抵抗就投降了燕軍,就是很好的例證。

燕王遂至揚州,命禮同指揮吳庸等,諭下高郵、通、泰諸城,並集舟以備渡江。燕兵至高郵,指揮王傑降。——《明史紀事本末》

說朱棣在南軍那邊安插了很多臥底,不然投降的怎麼那麼多,這就是沒有搞清楚靖難之役是什麼性質。投降不代表就是臥底,這本來就是一場皇室之間的同室操戈,在這場皇室奪位鬥爭中,不管是皇帝勝利還是藩王勝利,對大部分官吏來說都是一樣的。

靖難之初北平布政司所屬官員大批逃亡,官員迎附的情況還很少。在朱棣即將兵臨南京城下時則尤為明顯,很多人是抱著牆頭草的心態,風吹哪邊倒望風而降罷了。

靖難之時,四方人心,多所觀望,惟視金陵成敗為向背耳。——《鴻猷錄》

如果說山東北平一線的失敗還可以接受,哪怕是李景隆初期損失慘痛,對朝廷來說都不是什麼致命性的打擊,畢竟朝廷一方只要大後方穩固,還可以源源不斷朝這個地區增兵,朱允炆有足夠的實力支撐這些損失,就朱棣剛登極就進行一系列燒錢工程來說,靖難的損失根本就沒傷及元氣。

偏偏在最關鍵的時候,建文帝接連犯了幾個錯誤,直接導致最關鍵的防線被撕開,淮河一線崩盤,南京也直接暴露在燕軍的鋒芒之下。就像當年的國共內戰,直到淮海戰役結束,致使長江以北再無戰事,天下歸誰手才知分曉。

又把最後一道屏障交給了最不值得信任的人,李景隆敗仗累累卻無任何處罰,還繼續委以重用,賞罰不分是非不明。朱元璋留下的人,不是說用起來就可以自己不用操心,高枕無憂的交以重任的吧。二五仔多難道不是朱允炆自己的原因嗎?有本事也讓朱棣那邊出幾個二五仔?

總的來說朝廷方面無論從兵力數量、質量、糧草、輜重、後勤、可招募的潛在兵員、可動員的軍戶還是將領水平、數量、戰略縱深以及名正言順......朱允炆可以說在大部分方面都碾壓朱棣。

靖難那會距離朱元璋開國也就三十來年,這三十年還不停的在打仗,軍中尚武之氣猶在,「當其始也,軍無缺額」洪武時期的軍隊戰鬥力和衛所空額情況遠不如明中後期般潰爛。

朱允炆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難以說得面面俱到,但絕不是什麼軍事實力不如燕王朱棣。


人的戰爭不是機器的戰爭。在客觀條件一定的情況下,人是起決定作用的力量。所以只看兵力就無法理解很多兵力對比極其懸殊的勝利。

比如說陳慶之七千破百萬的奇蹟,本質上是北魏各派政治勢力對山西爾朱榮集團控制河南北魏皇朝十分不滿、所以有意放水讓南梁攪局造成的。爾朱榮集團也似乎有故意坐視各方放水的意圖,在陳慶之出兵前,帶著主力跑山東去了。陳慶之於是乘虛北上,一路上所有的敵人幾乎都是望風披靡。有威脅的敵軍只有爾朱兆的五千人。其他各種姓元的北魏統帥,似乎都沒有戰鬥力。一直到陳慶之成功入洛,爾朱榮集團這才真正集中大軍對陳慶之進行攻擊。結果實打實的戰爭一開始,陳慶之很快就僅以身免了。

在古代軍事科技交通技術都不十分發達的情況下,充分動員當地勢力支持是取得勝利的不二法門。所以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說法。西方對此認識更加冷酷無情。著名的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曼大帝,就通過皈依基督教的方式,利用基督教徒為內奸,到處為法蘭克軍隊打開城門搶劫城市,奠定了法蘭克帝國的輝煌大業。以至於發展到只有肅清基督教徒的地方纔能抵抗法蘭克人的侵略。像薩克森人,他們堅決抵制基督教,就成功保持了戰鬥力。最後歐洲之父查理大帝發動了多次戰爭,消滅了四分之一的薩克森人,纔算摧毀了薩克森人的抵抗。劉備與曹操的作戰多次遭到失敗,但是在博望坡之戰中,他卻能夠很好地抵抗曹軍進攻。這就有多方面因素影響。其中之一就是南陽新野地區長期以來就不屬於曹操勢力範圍,而是由袁術、張綉、袁紹、劉表勢力滲透。這樣在政治上,劉備的主場優勢很大。後勤固然充分保障,情報也是單向透明,所以戰術選擇空間非常大,可以輕鬆設置伏兵。

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看起來是舉國之力,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呢?

紙面上,朱允炆是皇帝,擁有天下四百軍州的統治權,可用兵力百萬以上。

實際上,朱允炆身為庶子,名分輕微。朱元璋為了扶立朱允炆,殺了藍玉等一批名臣宿將,早已透支了太多政治信譽。朱允炆繼位以後,不知道判斷形勢,反而信用儒家,重用儒臣,不思樹立恩信,一味殘忍好殺。在位短短數月,就打擊撤銷了幾位叔叔的王位,甚至逼得素有文名的湘王舉家自焚。搞出這樣的人倫慘劇,這位儒學名君早已引起了天下側目。

幸運的是,這鍋無論如何甩不到法家道家名家雜家的頭上。忠於朱允炆的都是大儒。比如說在謠言裏被誅十族的方孝孺。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腦子壞掉的儒臣,沒有人願意為朱允炆賣命。

儘管儒臣掌握了話語權,可以在多年以後通過惡意記錄、修改記錄等方式抹黑朱棣、為朱允炆洗白,但是在當時,這種行為是緩不濟急的。人們從現實立場出發,就只能對朱允炆陽奉陰違,對朱棣予以輕縱。

這就像北洋軍閥內戰,十萬大軍打了幾天,死了幾個人,戰爭就結束了。大家都是朝天放槍,對得起上頭髮的軍餉就行了。

北伐戰爭的時候情況就明顯不一樣了。大家都開始死磕。孫傳芳甚至死磕北伐軍,差點就贏了。只不過他錯誤地選擇了死磕李宗仁——國民黨軍裡面就沒有幾個比李宗仁更強的戰將了——這大概是之前死磕蔣介石給了他錯誤的信心:

在敢死隊出身的蔣介石指揮下,甚至出現了為了磕死而死磕的情況。

蔣介石的輸贏標準一直是個謎。別人死磕是為了贏,蔣介石死磕就不一定是為了贏了。很可能在他眼裡磕死也是贏,輸贏標準和正常人不一樣。

不過話又說回來,說蔣介石敢死隊出身也不對,因為他就幹過一次敢死隊。這哥們更像是殺手出身——或者準確一點,殺手經紀出身。殺手嘛,自己冒死辦事是正常的。殺手經紀嘛,別人去死是正常的,自己再換個殺手帶就是了。觀蔣介石所為,殺手經紀似乎是最適合他的職業。

朱允炆敗給朱棣,不是敗在軍事上,而是敗在政治上。軍事上,朱允炆只不過是沒有贏,但是未必會輸。儘管大家都有點出工不出力,但是朱棣總是在刀槍劍戟裡面衝鋒,哪次碰巧死了是很正常的。所以時間足夠,不敗也能混到贏。然而政治上朱允炆過於失策,導致大家都不願意給他這個機會,這纔是問題關鍵。後來朱棣長驅直入,攻打南京,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實質抵抗。陳慶之入洛的情況幾乎反過來換了個方向發生在了朱棣身上。

朱允炆的愚蠢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展示。人家北魏孝莊帝還知道逃走呢,朱允炆連跑都不會。這和朱由檢幾乎沒有分別。這是不是說明儒家的書讀多了有降智效果?


削藩削出來的造反。

實際上這種事情並不如網路分析那麼「複雜」,而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就是隻要你削藩,無論你多麼謹慎,用多麼高超的政治智慧,除非你是一代目,否則造反就是大概率出現的必然事件。而且即便你是一代目,也有概率會出現造反。。。

所以戰爭是必然的選擇,帝國制度發展了一千多年了,歷史中的例子不勝枚舉,只要讀過書,就得知道削藩必須要做好大打出手的準備。

你看漢景帝用儒生晁錯削藩是怎麼操作的?首先漢景帝有周亞夫,周亞夫很可靠,而且很能打,軍事素質沒的說。其次,漢景帝拉上樑王,各種灌迷魂湯,把梁王灌麻了跟中央一條心。然後劉濞一造反,漢景帝麻溜的剁了晁錯,你劉濞不是嘚吧嘚清君側麼?人我已經剁了,你要清誰?然後梁王和周亞夫打了幾場硬戰,大勢就定了。

再看建文帝的操作,上來一通王八拳,把藩王全掄了一遍。然後軍事方面,用了個李景隆,其實也湊合,畢竟鐵鉉盛庸平安迅速崛起了。關鍵是,朱老四清君側,你留著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大儒」有啥用?給朱老四口實啊?行,你留著他們過年,但是你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是哪兒淘浣出來的倫理梗?怎麼聞著頗有大儒風味?

漢景帝有梁王周亞夫,殺了儒生晁錯。

建文帝有鐵鉉盛庸平安,多了一個李景隆,留著黃子澄齊泰方孝孺。

你看,看出問題了吧?


你以為對面要跟你開團

結果人家一路推塔推到水晶。

你還五個人準備開龍。

那玩什麼。


首先,國家的軍隊不可能都在首都,想要打仗是必須要徵調地方上的軍隊。而要從地方上徵兵就繞不開藩王。朱允炆上來就把藩王得罪了一遍,藩王們心裡也清楚朱老四上位了大概率也是要削藩,但是人總會有點僥倖心理,湘王都被你逼死了,朱老四不見得會這麼狠。對於削藩,我有沒有軍隊無所謂,但是至少要保證我的人生安全和衣食無憂。藩王們哪怕不敢明著跟你作對,私底下使點絆子是綽綽有餘的,命令發佈下去沒法好好執行。

其次,有水平的武將基本都被朱元璋弄死了。朱允炆在位期間又偏重於文臣,導致武將們不滿意。朱允炆能找到的武將居然是李景隆這種貨色,和朱老四的差距也太大了。而文官也是些迂腐的書生,不懂變通能力也一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