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除了一些基礎的理學知識外,本科生跟著老師的課題就是搞催化劑,感覺和化學專業沒啥區別啊,但是理論知識和化學專業的有差距。


精簡回答(可直接看白話版):

化工和化學在一百年前分家,分家的原因是放大效應,或者說化工過程的非線性(也就是哲學裡的,量變引起質變)。如果化工過程都是線性的,那麼化學家在實驗室用瓶瓶罐罐設計好的合成、分離的條件,可以直接應用到幾噸的設備上。這樣的話,也就不要化學工程師什麼事了,只要讓機械工程師把設備造大一點就好了。現實是複雜的,因為質量傳遞、能量傳遞、動量傳遞、反應的非線性的耦合,從實驗室到化工生產中,需要去找這個「非線性規律」,從而能夠順利進行各種化學品生產這些最經典的規律,在化工原理和反應工程,兩門最核心的課程中,就可以看到。從化學到化工,從實驗室到工業,並不是簡單的產量變大而已。這是化工和化學,兩個專業底層的區別。

詳細解答(白話版):

成都是很生活化的城市,在我去過的城市中,也是民眾對美食的熱情最高的之一。本科時,川大每年都有食堂大廚、同學、教職工的廚藝競賽,非常有名。和同學去農家樂玩,一起做菜時才發現,同學裡也是不乏烹飪高手,男生女生都有,所以對四川人民的平均烹飪水平,還是有所瞭解的。廚藝競賽時,電子科大的同學、校外居民都會來觀看,是最熱鬧的活動之一。(鏈接https://new.qq.com/omn/20180527/20180527A0NF3R.html)。雖然學校不乏烹飪高手,但是在2014年食堂改革之前,江安校區的飯真的不好喫。當時,我曾經聽到同學說一句話「廚藝競賽上,每個大廚的菜其實都挺好喫的;但是平常食堂的飯菜口味,真心不覺得他們廚藝水平這麼高」

廚藝比賽 本科生組

廚藝競賽 專業組

食堂大廚平常的菜做得不好喫,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成本,這裡不多說。另一個原因,就是工程學裡說的放大效應。放大效應,在工程學裡非常常見,通常指各種工程系統的特性,隨規模成非線性變化。我曾經見過學土木工程的學長,研究不同規模土堆的穩定性受含水量的影響;我也在紀錄片裏看到飛機製造過程中,利用不同尺寸的飛機模型進行實驗。在化工中,一般就指隨著產量的增大各種參數和指標會發生劇烈變化,比如反應終點的時間、收率、放熱等。廚藝競賽時,食堂的大廚,只是炒一盤菜,所以容易控制和掌握;而平常食堂的大廚,要做的是上百人喫的大鍋菜,這是難以控制和掌握的。如果你有一定生活經驗,你會發現,家裡來很多客人時,你按照平常的比例去放調料,平常的烹飪方式去烹飪,但卻達不到平常的口味。換句話說,化工工程師的責任是,盡量讓大鍋菜炒得跟廚藝競賽中的一盤菜一樣好,甚至更好,這樣企業纔能有收益,才能節能環保。放大效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工業化時,化學家發現的;也因為放大效應的原因,MIT、特拉華大學、明尼蘇達大學這些學校設立了最早的化工系,使化工成為工程學新的分支。如果還體會不到放大效應,給你看個視頻!千萬不要以為,你會炒菜,你就可以做大鍋菜!所謂的大鍋菜難做,不只是因為鍋變大了。也是哲學講的,量變引起質變。

大鍋菜的炒制

上面的視頻中,大廚的顛鍋過程,可以深刻體會到,隨著反應物的量變大以後,要攪拌均勻變得多麼得困難。這種攪拌均勻的困難程度和反應物的量是非線性的。攪拌問題本質上是一種力學問題,所以化工中這將這一種非線性,劃歸為動量傳遞的非線性。其實,這個時候火候比攪拌還有更難控制。食材越多,容器中間的食材就難以受熱;就需要去升高烹飪溫度和延長烹飪時間,這也是非線性的;在化工中,這就劃歸為傳熱學裏的能量傳遞的非線性。此外還有質量傳遞的非線性反應的非線性「入味」,簡單說就是調料的分子(比如鹽),能否進到食物內部,這就劃歸為質量傳遞過程,也是非線性的。食材在烹飪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各種令人愉悅的味道,反應也是非線性的。更複雜的是,質量、熱量、動量的傳遞與反應會相互影響,即「三傳一反」的耦合。比如勾芡前後,攪拌的手感是完全不同的。勾芡是澱粉發生糊化反應,但是糊化反應的結果是物質的粘度發生變化,具有了一定的非牛頓流體性質,從而就影響攪拌的手感,即動量傳遞;攪拌又會反過來影響受熱。勾芡時,鍋的底部容易形成膠狀的感覺,就是因為底物溫度跟高。所以傳遞現象和反應不但是非線性的,還會相互耦合,就是放大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放大效應, 我對下面圖片中的這種火鍋、披薩、揚州炒飯,不會有任何的興趣!其口味,品質,都非常難以把握;相反我對精緻的「小菜」更感興趣,比如「考究」的粵式早茶,「精緻」的日式料理。即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我還寫過一篇談烹飪與傳熱學的文章, Devin:漫談傳熱學與烹飪 1.火候?尺寸效應篇)。

這麼大的火鍋,火力是均勻的嗎?各種食材的比例要怎麼放大?

廚師的數目和食材的總重量是線性關係嗎?

精緻小巧的天鵝酥,粵式早茶

精緻的日本壽司

成都有一家叫麻辣空間的火鍋連鎖店,它的清油火鍋比較出名,它的創始人在一個紀錄片裡面就曾提到類似的放大現象。他想把他家的火鍋底料批量生產,但是他發現平常一鍋一鍋炒的食材配比和烹飪條件,放到大型設備上,就達不到他平常一鍋一鍋炒的口感。他後來是在大型設備上,大量的實驗摸索後,才重新找到食材比例和烹製條件,才成功生產。這個老闆可能會對這種現象很陌生,但是對流程工業而言,這就是化工學科形成的起源,放大效應。他的摸索實驗過程和化學工業中,從實驗室的小試到化工的中試非常相似。像製藥過程,製藥工藝工程師通常,在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再進行中試放大,整個過程是10倍,10倍的放大;工藝參數會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調整、優化;設備選型,也會在中試過程確定。食品工業本身也屬於流程工業,廣義上看是化工過程,只是偏輕化工。物質加工處理的過程,都可以看做化工過程。

風洞試驗

放大效應,遍佈工程學的各個領域(經典的工程學,一般指土木、電氣、機械、化工,這些最早誕生的工程學)。最為經典的放大效應來自於機械工程學,化工學科的形成也深受機械工程學影響,借鑒了大量機械工程的研究、分析方法。早期人類設計飛行器時,流體力學這樣的學科都還是零碎的知識,不成體系。所以放大更多靠經驗,直到今天,經驗公式、無因次準數這些,都依然在不同的工程學廣泛的使用。當時設計飛行器,都是先做小的模型,然後到風洞裏實驗,再進行優化和改進;然後再做大一點的模型,再次實驗。一直這樣下去,這就是飛行器的放大過程。你會發現上文的製藥工業的放大,跟飛行器的放大有著某種相似。雖然看著不同的工程學,有著大相徑庭的內容,但實際上不同的工程學之間,有著非常相似的邏輯,非常相似的方法論。其底層是去發明創造,解決實際問題;而化學是自然科學,其底層邏輯,是去解釋各種自然現象的原因。

生物反應器中氧氣和培養基分散的三種狀態,從左到右攪拌器轉速增加。這是流體力學中典型的多相流問題,屬於質量、動量場耦合的問題。

從化學到化工,從實驗室到工業,並不是簡單的產量變大而已;其背後是動量、能量、質量傳遞反應的物理現象的綜合作用,這也正是化工的研究範圍,跟化學顯著不同。所以內行覺得化工學的東西偏物理外行覺得化工學的偏化學。上面我們談了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攪拌問題的放大。現在舉一個類似的化工問題,生物反應器的設計中,攪拌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攪拌快了,換熱負擔很大,動物細胞甚至經不起攪拌;攪拌不快,反應器中的質量傳遞會受到影響,濃度就不均勻,溶解氧水平低,溶解二氧化碳濃度很高,直接影響細胞的生存。所以人們總結了一些準數,攪拌過程的放大中,會用到Power number(暫且翻譯成,功率準數吧),記作N_P這個N_P準數常在買攪拌槳的時候,會見到:

[公式]

其中P為攪拌功率(不通氣下),N_i為攪拌轉速,D_i為攪拌槳直徑,rho為液體密度。如果用功率準數相似去進行放大,那麼意味著:要保持和實驗室的瓶瓶罐罐相似的攪拌效果,那麼需要攪拌功率要隨著轉速的立方,攪拌槳直徑的5次方變化。5次方的變化,是非常急劇的增加。在計算機的演算法中,三次方變化的計算複雜度,就被認為負擔非常大。根據這個無因次準數的關聯式這種非線性是非常驚人的!有的時候,受制於各種現實因素,目前人類的科技甚至可能造不出相應的機械;有的時候,甚至完全沒有經濟價值。通常情況下,隨著放大,質量、能量、動量的傳遞效果都會變差反應會受到質量、能量、動量的影響,而發生深刻變化。

上面簡單提了下攪拌的非線性。接著攪拌的非線性,我們談一談換熱。假設上面的攪拌器的功率隨著攪拌槳的直徑成5次方變化,隨之會帶來另一個問題。換熱!攪拌可能會積累了大量的熱量。假設換熱器的總換熱係數不變下,這意味著換熱面積需要跟著攪拌成5次方變化。你想過,這需要多少跟管子嗎?在反應器中,有的時候夾套甚至不能,提供足夠的面積供換熱。這時就可能有很多種方式去處理,對於密封性要求高的,可以考慮在反應器中加入盤管;密封性要求不高,可以接外循環進行換熱。這些很現實的問題,都是要去進行工程計算的,都是要考慮成本和實際情況的,都是化學不需要去考慮的。

再給你看,兩個很常見的公式,學化工和學化學的朋友都很熟悉的,以此來感受下化工過程的非線性。

阿倫尼烏斯公式: [公式] , 這裡反應速率常數隨溫度的非線性變化。

一級反應: [公式] 其解為: [公式] ,注意濃度和時間,濃度和溫度(上式)的非線性變化。把這兩個式子,連起來看,將會看到溫度對於反應過程的非線性的影響。

化工過程中,傳熱、傳質、動量傳遞、反應的控制方程,往往都是一些常微分、偏微分方程,其解析解,常常通常含有自然常數e的冪這就是傳熱、傳質、動量傳遞、反應的非線性的體現。自然常數表達了自然界的非線性,因而稱為自然常數的原因。化工的非線性,有的時候是弊大於利的,有的時候卻又是利大於弊的。化工裏的過程強化,比如強化系統的散熱,抽象地來看,就是利用了這種非線性規律,去達到一些工業生產上的目的;像微反應器,也是因為放大效應,傳遞效果變差,所以才反過來,做成精緻的「微」反應器( 逆向思維,反過來利用放大效應)。


工程師之戒,佩戴於優勢手的小指

在北美的部分院校,工科生獲得工程學學士學位時,由學校授予,該系的教授們親自為學生,佩戴上工程師之戒,然後新晉工程師進行「工程師的社會責任宣誓」。這個儀式有時翻譯作,工程師召喚儀式。非常類似於大家熟悉的醫學生的」希波克拉底宣誓」,即成為醫學生的第一天,由醫學院授予白大褂、聽診器的儀式。

多倫多大學的圖片。小指上佩戴的就是工程師之戒

一百年前,西方想進行工業化、規模化生產時,發現了實驗室的實驗,規模一旦擴大,就變得難以預測,時間、濃度、收率、放熱,方方面面都會隨著放大,而發生急劇改變從化學到化工,從實驗室到工業,也並不是簡單的產量變大而已這些問題有的時候會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化工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上面的那個5次方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到攪拌、換熱變得十分困難的例子,如果不能很好解決,溫度的控制和能量消耗就會變成問題。當時古典的化學知識,是不能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一部分化學家開始了早期的化工的研究,他們也使得化工從化學中獨立,成為工程學新的分支。剛開始時,工程師嘗試用一些經驗公式去總結規律(rule of thumbs)。後來受到機械等其他工科的影響,化工也開始嘗試用一些無因次準數的關聯式、關聯圖去解決早期的無機化工、石油化工的問題。到再後來,隨著對化工過程的深入瞭解,人們逐漸意識到,化工過程的非線性,根本上可以歸咎於質量傳遞、能量傳遞、動量傳遞、反應的非線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傳一反),化學工程學從而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體系。大學的課程中,化工原理、反應工程兩門核心課程,是對人類經典化工知識的總結。表面上看,我們會覺得,化學的大多數領域好像不需要多少計算(當然現在前沿的化學除外),但是化工卻跟其他工科一樣有大量的複雜的數學公式,需要去進行各種複雜的計算。從而設計、運行、控制、優化相應的化工過程。對於同樣一個反應,工業化學家只是告訴工程師,小試時,80度收率最高。但是到了化學工程師這裡,我們就要去計算,對於給定的產量,會產生多少熱量。從而知道單位時間內,要用換熱器,去移走都少熱量,從而使溫度控制在一個理想的範圍內。所有的問題都是基於計算的。

雖然到了今天,人類的化工知識有了極大的豐富,但是化工中真正能夠,比較好地總結規律的卻還是集中在無機化工、石油化工中,所以化工原理和反應工程中的經典化工的公式,往往來自早期的無機化工、石油化工。石油化工,這些已經形成了一系列非常成熟的設計、計算、控制、優化、操作的知識總結。而在精細化工等領域,就會發現,工程師很少關注怎麼去計算、過程式控制制,這些問題;工程師更多關注的是工藝本身,或者說合成、分離路線。這背後的底層原因就是,人類尚無法像石油化工一樣,總結這些化工領域的比較一般化的規律。下圖給出了,不同化工過程的非線性程度,虛線左邊的是已經可以應用MPC(模型預測控制)的流程工業,可以側面理解成虛線左邊的是技術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可以看到精細化學品、製藥、高分子、微電子、生物化工,非線性非常強,過程十分複雜。因為非線性,這些領域也是最難建立一般化的數學模型的領域。所以,成熟的控制、優化都無從談起。也是如此,學這些領域的朋友,可能會和樓主有相似的感受,覺得化工和化學很像,因為不成熟,很多東西沒有數學模型,無法預測,依賴實驗。像在精細化工,這些領域,很少基於計算去考慮問題。核心原因,就是目前很多關鍵工藝指標難去預測,很多時候沒有這必要。這些過程的放大,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實驗室,去做實驗,依賴於實驗去克服非線性。經驗比公式更有價值。但長遠看,這些非線性比較強的化工過程,未來也會像今天的石油化工一樣那麼成熟。

過去十年,計算機性能大幅提高,直接促成了數據驅動模型、數據驅動優化,得以在線上實現。人工智慧、大數據,就是這樣的例子。這些數據驅動的技術,可能會在未來二十年類,帶動這些強非線性的化工領域形成新的技術和行業。不過總體而言,化工的數據成本還是非常高,數據可能也不具有代表性,暫時無法很好去應用。

不過,化學、材料領域的論文相對比較好發,化工論文不好發。所以包括國外在內的,絕大多數化工系,相當比例的教授,都其實在做材料和化學領域的東西,相反做傳統化工領域的教授其實比較少的。化學和材料領域屬於論文週期短產量高影響因子高,所以很多化工系的學生跟著教授做化學、材料的問題,自然以為化工和化學很像。此外,在化工的一些領域,如精細化工、製藥、生物化工,由於不像石油化工、無機化工那麼成熟,數學模型不成功,產品非常新,行業研究不夠透徹;而且它的放大倍數跟石油化工比也小,非線性的影響可以通過實驗克服,這些領域就依然高度依賴於實驗(尤其是中試)。這些領域因為實驗為主,也會讓人產生化工、化學很像的感覺,但底層邏輯不一樣化工歷史上,深受機械工程專業的影響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都在化工學科的發展中,產生了巨大影響放大效應一詞,最早就來自於機械工程學如果跟高中的物理和化學做一個對比,其實化工像高中的物理,而不是化學。就前景和待遇這些,化工和化學情況真的非常相似,網上流傳很廣的順口溜說,「讀化工,窮三代」的說法,真的不是開玩笑,我絕大多數同學工作後都後悔選擇化工與製藥類專業,極少數不過是倖存者偏差罷了。大多數人都是工作環境有毒有害高危,需要熬夜倒班,工作地區遠離城市,但資收入只是勉強溫飽。其實國外化工工程師收入是工程師中不錯的,國內這麼慘的原因歸根到底,是我國的化工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低端,只有極其個別像萬華這樣掌握了核心技術,變成某個細分領域的翹楚。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和文章,一起討論化工、過控、製藥相關話題:

為什麼覺得英文原版教材很囉嗦?

化工專業的《傳遞過程原理》到底在講什麼?

化工模擬軟體研發工作,公司為啥招聘化工專業的呢?化工專業的又不會編寫代碼,軟體專業不是對口嗎?

數據挖掘技術是不是飲鴆止渴?現時中企業和工業是怎麼看待和使用數據挖掘所得到的結果的?

化學工程學習筆記

我與化工專業

其他主題

國外早餐喫什麼?


化學和化工分家,說「放大效應」是OK的,因為沒具體指明是哪些效應,但基本都來自放大。但說就是「非線性」,那未必。因為線性近似式還是應用非常廣泛,效果好的情境很多。之所以仍然不滿,主要不在於「線性化了不準」,而是化工情境往往是多物理場,非均一(有梯度),多尺度。在多梯度場下化學反應的研究少啊。而且化學研究的目標是為了講好分子尺度的故事,你說這裡面還有旋渦、對流、二次流、失穩之類的,化學又不管。

說這兩個分家,不如說這兩個本來就不一家。化工是物理。


這樣吧,你思考一下這四個問題,關於化工的,你就知道化工與化學有什麼區別了。

問題一:某精餾塔進料為甲醇與水,甲醇濃度20%,要求塔頂得到95%甲醇,塔釜甲醇濃度低於1%,求精餾塔理論塔板數。

問題二:某蒸汽預熱器採用120℃飽和蒸汽,要求將30度的水加熱至80度,水流量為2m3/h,求蒸汽預熱器換熱面積。

問題三:某一級反應,半衰期為0.5h,採用連續攪拌釜式反應器,反應物進料為5m3/h,現要求反應物轉化率為90%,求反應釜大小。

問題四:某化工過程需要將35%的硝酸溶液輸送至反應器中,反應器內為壓力為0.6MPa,反應器位於6m高平臺上,溶液流量為0.2m3/h,試選為該過程選擇合適的泵。

化工專業學完之後應該解決這類問題,當然這只是工藝計算,還沒有涉及到設備計算。但是你想明白這些問題後自然就知道化工與化學有什麼區別了。

最後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化工領域的優秀回答者

最後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化工領域的優秀回答者

最後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化工領域的優秀回答者


催化是屬於一個化工和化學的交叉學科,有時候會區分不明顯。但是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例如,催化劑性能方面,催化機理,晶型結構,支撐材料,傳質傳熱,熱點,多相平衡,顆粒機械強度,抗磨損性,熱應力性能,與反應器的配合等等,有多少是純化學的呢?

再比如說製備過程,催化活性物質的分佈、顆粒大小與熱穩定性的關係、如何造粒、如何乾燥、如何還原、如何控制工藝條件,又有多少純化學?

再比如失活機理,化學失活、燒結、孔道垮塌、晶體顆粒的遷移、粒數平衡,比表面變遷,結焦,這些因素又有多少純化學?

所以說,即使是催化領域,化學和化工做的事也不同。不過有時候大家不太分家而已。

至於化學工程、化工熱力學、傳熱、化工機械、工藝、系統、控制、流體力學,這些最常規的化工技能,數學第一,物理第二,化學基本上可以不懂。

我本人化工博士出身,做的是工藝研發,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十幾年,做到今天,經驗積累下,進步到連我女兒的初三化學都輔導不了了,但是物理和數學,還是可以時時鄙視一下她老師的。


化工在讀博士。

化工和化學的核心區別是化工是研究如何把化學應用到工業上面的。而化學是研究物質如何反應一類的事情。

化工更偏向物理方面,比如核心課:熱力學,Heat and Mass Transfer, 流體力學,反應原理,reactor, process control.除了反應原理離著物理遠點,其他的都是離不開物理的。

而化學我個人沒上過高級課,感覺更多偏向反應過程,分子、原子結構一類的東西。 相對離物理就比較遠。

而你說的搞催化劑一類的,的確是在化學和化工中間的。 如果催化過程是reaction control的話,就更偏化學,主要是搞反應過程,算E,k之類的。

如果是 Diffusion control的話,就偏化工一些,不僅需要算k,還需要算diffusivity, porosity 之類的參數。

就當下來說,化工博士很少聽說去研究什麼反應器啊,蒸餾塔,heat exchanger之類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都發明瞭幾十上百年了。在有新的材料和技術被發明出來之前,很難有什麼大的改進。 化工現在科研主要方向都是像生物柴油,催化,電池,材料之類的領域。 這些都和化學捱得比較近。 所以也會給人一個化工和化學比較像的印象。

化工和化學都會掉頭髮,不過化學掉的比較多些,誰叫他們沒事吸毒呢

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