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沒看過原著,所以一直很困惑這個問題,孫悟空既然如此強悍,能大鬧天宮,為什麼要拜手無縛雞之力的唐三藏為師?是學習佛法還是?


報救自己出去之恩,外加想獲得正果


因為唐僧的如來的二弟子轉世,大樹底下好乘涼


如來安排的。

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已五百多年,為了被釋放,孫悟空必須拜唐僧為師,並護送其完成取經大業。


……首先我們從標題開始看

提問:孫悟空出自於哪裡?

答案:出自於《西遊記》

提問:那麼西遊記又是怎麼來的呢?

答案:那是改編於《大唐西域記》和《三藏法師傳》。

所以——是先有三藏法師西天取經求法的史實,纔有後來根據史實改編的神話鉅作西遊記。

寫個魔改同人已經把主人公玄奘ooc成唐僧了,難道還要把主人公踢掉嗎?!

沒有玄奘就沒有唐僧,沒有唐僧,就沒有西天取經的故事!沒有西天取經的故事,還有個屁的孫悟空!

就《二郎鎖齊天》的那個low逼猴會是現在大名鼎鼎的神話英雄嗎?!

那是因為孫悟空這個形象跟著玄奘取經才成為英雄的好嗎!!!

哪怕是在西遊記這個魔改玄奘性格的故事裡,沒有唐僧,孫悟空就是個永世不得翻身的囚犯!

所以你說孫悟空為什麼要拜唐僧為師?

因為人家把取經功勞和第一男主都讓出來了還不讓人家當個師父嗎!


應該是因為被如來幹掉,出不了山,只能唐僧才能放它出來,他又被菩薩騙戴了緊箍咒,唐僧念個經他就乖乖了,在取經路上又累積有了感情,心甘情願了。


孫悟空的內心一直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而不是當一名無拘無束的散仙。跟著唐僧取經名額是內定的,這麼好的事兒為啥不去呢?況且他又不食人間煙火,不喜歡女人,那麼為什麼不當和尚呢?還能撈個功名。


菩薩道:「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我今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那怪道:「我願皈正果。」

……菩薩道:「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世有五穀,盡能濟飢,為何喫人度日?」怪物聞言,似夢方覺,向菩薩施禮道:「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菩薩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那怪滿口道:「願隨,願隨!」……那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觀音聞言,即與木叉撞上南天門裡,早有邱、張二天師接著,問道:「何往?」菩薩道:「貧僧要見玉帝一面。」二天師即忙上奏,玉帝遂下殿迎接。菩薩上前禮畢道:「貧僧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路遇孽龍懸吊,特來啟奏,饒他性命,賜與貧僧,教他與取經人做個腳力。」玉帝聞言,即傳旨赦宥,差天將解放,送與菩薩,菩薩謝恩而出。這小龍叩頭謝活命之恩,聽從菩薩使喚。菩薩把他送在深澗之中,只等取經人來,變做白馬,上西方立功。小龍領命潛身不題。……大聖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餘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菩薩道:「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大聖道:「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這纔是—— 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那菩薩聞得此言,滿心歡喜,對大聖道:「聖經雲:『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大聖聲聲道:「願去,願去!」

都是西遊記原文引用。


孫悟空是什麼出身?石頭裡蹦出來的,也就是貧下中農,你自己能奮鬥到多高的階層?林肯雖然窮苦出身,不找有家室的老婆試試?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但凡普通家庭出生而成大事的,有幾個不得找地位高的配偶、師長、領導?

唐僧什麼出身?如來佛大弟子,換算到現在的地位自己想一下

出身就是最大的資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