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歡樂頌那時就想問成功學是什麼


成功學理論,更多是強調自我認知的強大,這是對的一方面,但是一直強調成功學,就會過度強調自我認知,變成主觀自大,往往會忽視客觀規律,甚至無視客觀規律。

如果你在社會中,必然要遵循社會遊戲規則和客觀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的標準變化而變化,所以過度自我就會讓你別的過於自信,失去準確的判斷力。

甚至,失去朋友


我們生活中有個奇怪的現象,無論是什麼書店,成功學、勵志類的書都特別熱銷。但是看過的人都知道,這些書絲毫沒有讓你離成功更近。到底怎麼才能成功?《智識分子》里說,你沒成功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努力的姿勢不對。

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成功學的勵志書為什麼不靠譜。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勵志書里往往把成功人士的所有事迹都寫上去,事無巨細,什麼辭職創業、參加比賽、衣著怪異、喜歡聽法語歌曲等等等等。但是看完了你也不知道到底什麼特質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比如喬布斯的傳記,為了讓讀者感覺到人物的鮮活,就著重寫他脾氣大,愛罵人,常年穿牛仔褲和短體恤。但這些跟他的成功一定有關嗎?不一定,因為成功本來就是一件沒法量化的事。

第二,大多數的成功學特彆強調某一個電光火石的瞬間,讓成功人士找到了自我,發現了擅長的領域。比如一個醫生從事著不喜歡的職業,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是繪畫,最後他就成為了優秀的畫家。但是,這些書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些人在那一瞬間之前付出的所有訓練和努力,而這一點其實才是他們能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沒有積累,發現什麼都沒用。

那話說回來了,到底怎麼才能成功呢?書里給出的答案是刻意練習。勤奮使人進步這句話雖老,但還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我們的大腦里一種物質叫「髓磷脂」,像橡皮管一樣,能把神經元包裹起來,提高神經傳遞信息的速度,而刻意的練習能強化髓磷脂的合成,使神經傳遞信息的速度提高3000倍。我們人和猴子的腦神經元比重其實差不多,但髓磷脂要比猴子多出20%;愛因斯坦的大腦里,神經元數量也是平均水平,但是髓磷脂含量特別高。所以,後天的刻意練習確實能讓我們對一件事更擅長。其實幾乎人類所有的技能,除了咀嚼,排泄這些簡單的生理刺激之外,都是後天學習的。哪怕是走路,識別物體這些簡單的動作,也是在嬰兒時期學習的。

清楚了原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多多刻意練習。那到底什麼樣的練習叫刻意練習呢?書中主要給了四個步驟:

第一,只在「學習區」練習。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分為了三個層次,最淺的層次叫舒適區,就是已經熟練掌握的技能,比如騎自行車;最深的層次叫恐懼區,是我們一時半會學不會的技能,比如開飛機;那介於兩者中間的層次就叫學習區,屬於我們踮踮腳、努努力能掌握的技能。刻意練習的第一步就是走出舒適區,多在學習區活動。

第二,做大量重複的訓練。熟能生巧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總是被忽略。一碰到困難就忘了重複訓練的力量,然後臨陣退縮。但其實,從不會到會,秘訣只有一個,就是不斷重複。比如美國有個「害羞診所」,專門幫那些不敢和異性說話的人克服心理障礙。這個診所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設計不同難度的場合,讓患者跑到大街上去和陌生異性搭訕,每個患者都要和130個異性聊天,最後異性恐慌症就不藥而癒了。

第三,持續獲得反饋。自學確實有自學的好,但是過度迷戀自學的力量就會適得其反,因為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需要反饋的刺激的,光練習不了解收益就可能會事倍功半。比如說,研究人員調查了美國最有名的大學籃球教練,記錄了他訓練過程中的全部指令,結果發現,他的秘訣在於一遍又一遍地演示錯誤動作和正確動作,通過這種不斷的反饋給運動員建立敏感度。

第四,精神要高度集中。科學家在一家音樂學院做了個實驗,把學生分為三組,每組上課的時間都是51個小時左右。最終發現,成績好的的學生練習的時間大多數是上午和下午,是人的腦力和體力都相對充沛的時間,而成績差的那一組往往是在疲勞的晚上。所以說,能不能集中注意力是決定練習效果的關鍵。

所以下次當你想看勵志書的時候,不妨找一個自己想學習的領域開始刻意練習,這樣才能離成功更近一點。


一群不願意麵對現實的人的精神毒品。


謝邀,成功學貌似應該歸類為人文學科,人文學科本身雖然與自然科學研究與發揮作用的層面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嚴謹得科學,是可論證也可證偽的。數學、物理、生命醫學這些自然不在話下,即便是如哲學與文藝理論這些文科的分科,任何一篇論文都是需要引據相關文獻來歸納出自己的論點的。那麼你告訴我,「成功學」跟她們有什麼不同?成功學是無需進行嚴謹得論證與審慎的思考的,只需要一套漂亮的話術向你兜售廉價而虛無的希望就足以讓發起者賺得盆滿缽滿的。「成功學」不是科學,它的知識結構就不符合任何一門學科基本的前提,而其它的差異就沒有任何必要再展開比較了。


把成功簡單的化, 刻意強化個人努力,不考慮社會現實, 造成只要瞎努力就會成功的錯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