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給你說,我的親身經歷。

如果你有不想要孩子的念頭,就不要要。

如果你喜歡孩子,並且已經做好準備要寶寶,那就預想好一切要承受的艱辛。

其實我挺後悔的。

寶寶很可愛,其實後悔的是我並沒有做母親的準備受別人影響才生了。寶寶沒有錯,我也儘可能的愛他。

其實一開始我沒有要寶寶的打算,我老公也沒有逼我,可能我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本是單親,跟母親)我母親跟我說我不要寶寶她就不再來我這裡,我是有點不舒服的,有這個成分在裡面吧,我怕她不再理我,就要了。

其實所有人都沒有要寶寶的思想準備,雖然要了,我所謂的公公婆婆並沒有問候過我,懷孕到生一直吐的難受,反反覆復,這期間我媽一直照顧我,這點確實讓她辛苦了。

生了之後,其實老公也不是不好,但是畢竟我認為還是對我的關心不夠,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夠,寶寶的爺爺奶奶來把我照顧了半個月,我患上了抑鬱症,差點沒奶,他們也沒給錢,我媽來了,他們就回了,生的時候給了一萬,還是住院刷卡機子有問題把錢卡住了他才打電話問他媽要了一萬,其實不要也不會給。

回去到現在,對我對寶寶不聞不問,也不給個錢,當然了他們當然沒給我給錢的必要,也沒有帶孩子的必要。

我媽一直照顧我跟寶寶,我跟感激。

但是在這期間一直矛盾不斷,說起是矛盾,其實更多的是帶寶寶引起的辛苦,總覺得我們兩口子讓她受了委屈,其實我也很委屈,我不敢跟我媽大聲說話,不敢責怪她,就怕哪句話說錯又讓她覺得自己受了委屈,我也想過自己帶,但是我馬上上班了,沒辦法帶寶寶,如果有那種可以上班帶寶寶的工作我想誰都願意不讓別人幫忙吧。

後悔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時間倒流,我還是堅定我當初的想法,不要孩子。

我的回答可能有點跑題,但是我只想明確一個想法,就是自己一定要想清楚要不要寶寶,因為後面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些,需要你親自感受,如果有不要的想法,就不要要,對自己對孩子都好,不要因為周圍的影響而決定你的人生。


看家庭條件,如果父母年輕,身體好,自己壓力大想去工作有這樣的念頭我覺得不錯。

如果父母身體不好,自己只是覺得帶孩子太累了想扔給父母帶,這樣的念頭是錯的……


因人而異吧。

我並不覺得題主的想法錯誤,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我家的情況是大部分自己帶,當然有時候忙的時候也會請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幫忙。

寶寶三歲前,我是全職媽媽,主要活動就是帶我家小朋友,家裡忙裡忙外,賺錢我老公負責。因為自己帶,所以也沒有什麼因為育兒觀點不同而導致的爭執。偶爾我婆婆過來,看到我的一些育兒行為,她會說教,但是我會把哪本書或者哪個醫生說的或者百度給她看,她就會放棄說教。

寶寶三歲後,上幼兒園了,找了個朝八晚五,雙休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實現時間上的大致統一。早上開車送他去幼兒園,然後我去單位上班,下午的話就需要家裡長輩幫忙接一下。

長輩接放學,這個是我婆婆在做,有時候她空不出來,會聯繫我,我再聯繫我爸去接。

怎麼說,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不用麻煩老師再多幫忙照看一小時,小朋友也不會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因為有次,接小朋友放學,長輩忘了時間,去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小班四點放學),小朋友回家問我,是不是我和他爸爸不愛他了,全班當時就剩他一個人和老師。回來整個人都不開心,特別特別委屈。然後晚上因為這事還睡哭。

壞處是,奶奶接了回家會喂飯。馬上就要小升中了,在學校孩子都能自己自主吃飯。但是回家,奶奶就很寵,什麼都滿足。如果是外公外婆會好一點,因為在我的「啰嗦」下,外公外婆不會喂飯,而且不吃飯也不給吃任何零食。這個問題,和奶奶溝通多次(我和我老公,甚至還有幼兒園老師都說過),基本無效果。

周末,小朋友休息我休息。我老公是單休,所以我們會固定一天,出去家庭集體活動,開車出去玩。有爸爸在會輕鬆很多。爸爸不在,小男孩得精力太旺盛了,媽媽有時候真的吃不消啊!!!

如果家裡長輩年齡不超過65,且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幫忙我覺得長輩應該也不會拒絕。但是如果把大部分照顧孩子的工作都扔給長輩,我覺得這樣是不應該的。既然選擇要生孩子,最起碼要做到為人父母的責任。

長輩幫忙帶孩子,幫是情分,不幫也沒什麼,因為畢竟他們已經帶大了你或者你老婆/老公。


我覺得期望肯定是有的,小年輕都壓力大,父母能幫忙最好,但是那種不願意的也很多,沒法強求


可以期望,如果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還讓他們帶嗎?換成是我,絕對不會讓七十歲以上的父母給自己帶娃,要麼自己帶,要麼請保姆,要麼別生。帶孩子不是父母的義務,幫忙帶是情分,不幫忙帶理所應當。

父母辛苦了一輩子,年紀大了我更希望他們能消閑過日子,帶孩子的累我們都知道。

所以那些四十多歲才生二胎,父母都古稀之年了,還理所當然覺得父母應該幫自己帶娃的人,你老了也這樣你願意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