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本自具足,這是毋庸置疑的,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

知道了這個世界,這所有一切都是緣起緣滅,在這個世間這緣生出來的,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這些,與自性不相應,不是自性裡面的,自性裡面沒這些,這叫緣起性空。

所以《金剛經》講空,很多人說《金剛經》講空,學佛了,入了空門,什麼都不要了,多可憐,那你要,你要的都是苦,所以空掉這些假的。什麼是空掉?看破,放下,不為這些假的而活到這世間,不追求這些假的,這叫無住。關鍵是什麼呢?生心。要知道什麼是真的,真的是什麼,就是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是什麼?在哪裡?

你不知道,佛知道,佛給你說出來了,還在佛經之中,用上就行了,明白了這些這叫若見諸相非相,知道它的緣起緣滅,緣起性空,知道一切唯心造,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了。那你用上了,用上的是什麼,跟佛一樣,自性裡面的。你在受持大乘佛經了,你在做和佛一樣相同,利益眾生的善事了,你在幫助眾生懂得明白,佛在大乘佛經之中講的真實殊勝義理了,你做的事跟佛一樣了,你心轉成跟佛一樣了。這叫即見如來,立即見到了如來。

什麼是如來?

真如本性這事實真相是什麼,如是什麼你不知道,佛來給你說清楚,佛來講的就是這個如——如來,來給你講的就是這個如。這個如是在一切佛經之中,《無量壽經》也都包括了,你懂嗎,你明白嗎,你用上了嗎?沒有,你沒有即見如來。誰懂誰明白立即用上了,即見如來,修的都是真實功德。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懂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觀就是清楚,就是明白,清楚明白了就會用上,圍繞著有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的,世間這一切有為法,你留不住。

如夢幻泡影,四個字四種比喻。如夢,夢裡面是你的嗎?不是你的,人生就是這樣,這世間就是這樣,幻覺啊!不是你的。泡啊,水泡,肥皂泡,表面五顏六色,很快破滅了,存在的時間不長啊!影,影子是你的嗎?在燈光下,你把影子抓起來,拿到手裡面,它是你的嗎?不是,它是虛妄的,所以說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就像早晨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很快沒有了,空中的閃電,一閃即逝,人生都是這樣。六道輪迴裡面你去哪一道都是假的,都不是自性裡面的,明白了,應當作如是觀,你應當學佛,應當明白佛在經中講的這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用智慧去觀察你就不會迷了,你就會使自己的心行與自性相應了,你就得救了,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不開啟這真實的智慧,你學佛,你沒學。你說你修行,你在盲修瞎練,你不能成佛,成佛都是明白了這事實真相,有了真實的智慧,這才能成佛,這些道理不明白你永遠不能成佛。

當然了這些道理,佛在《無量壽經》裡面也講得很清楚,所以說,你遇到哪部佛經,那是你的條件你的緣,一定要在經教上下功夫,一定記住不要離開佛經。什麼是不離開?用上,學習佛經要懂要明白,然後用上,把你懂的幫助別人也懂,可是不能解錯,你解錯了,你依文解義,那不是如來真實義,別人開啟不了真實的智慧。你雖然操心了,花錢了,出力氣了,你還是心外求法。那我幫助他明白因果了,不錯是好事,可是你修的是有漏福報,修人天福報。所以在這末法時期,你再想想,其他的大乘佛經是好,可眾生善根不行了,就是你明白了你懂了,你把其他大乘佛經,裡面的中心殊勝義理,你說你給眾生講出來,能去真正懂,真正明白,發心去受持的人太少了。

——節選:史順德老師《無量壽經》講解


緣起性空並不是在講佛性,如果佛性是緣起性空,那佛性就成了無常法、生滅法。無常法是符合緣起性空的,沒有常住不壞——本住法這樣的自性,如果把緣起性空套在自性上,只能是驢脣不對馬嘴。


自性(佛性、真如等)在幻相之外,是真正的存有。請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61252491


「緣起」本自性空,不可得。「性空」也不可得。一切法空性,這本來就是佛性的體現。不是說空性是一回事,佛性是另外一碼事。如同你白天上班,晚上睡覺,你就不能說上班和睡覺的你是兩個人。這樣講你可能不會完全明白,要想全部搞懂必須悟無生法忍(明心見性)。加油!


首先要知道佛性的含義,佛性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是一個道理,屬於無為法。是真實有的,不變的。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包括無為法。

專門闡述如何分別有為法跟無為法的有彌勒菩薩的《辯法法性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