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用的水果,一般順序是pitcher,eq,壓限,soundgoodz ,鑲邊, bbe ,reverb2,eq


謝邀,今天我要來和大家分享的是創造巨大的Vocal的方式,要怎麼利用錄製搭配上正確的混音讓你的Vocal人聲混音更巨大,更突出。

很少人知道的,創造巨大的人聲VOCAL的錄混音方式!混音師阿輝的視頻 · 1216 播放

一、讓你的Vocal不要消失在樂器中 二、飽滿的Vocal的混音

以上的兩個目的,如果你正確的操作,你的人聲在混音中就會相當漂亮。

在視頻中我們所使用的方式,我在下方整理給大家,主要要注意的是三點。

第一:嘗試錄製 Double 人聲迭聲軌

什麼是「迭聲Double」?

基本定義就是你把想要錄製的人聲、或者樂器重複的錄製一次,也就同一個東西我們錄製兩次。

為何我們需要這樣做?而不直接複製一軌呢?

首先,複製的音軌,如果你不做特殊處理的條件下,你只是迭加了音量,跟你直接把音軌的音量推大其實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並沒有意義。

而相反的,將同樣的東西錄製兩軌,在於每次的表情、力道不一樣,而會增加音軌本身在頻率上的分佈,有效的增加音軌的泛音列。

用簡單的話來說

迭聲Double能夠增加厚實度

如果你把這個技巧用在吉他上,並且左右Pan開,你會得一個廣闊的景象,而把這個技巧用在Vocal上面則可以增加音軌的厚重。

如果和你合作的音樂人沒有錄製這個部分,你可以要求他再次錄製,讓你可以在人聲混音上更方便作業,我時常都是這樣向客戶要求的。

第二點:將你的迭聲軌與主要人聲軌修的越接近越好

越接近越好包含了拍子、音準以及聲音表情三個面向。

如果你也負責歌曲的錄音,或者你是歌曲製作人的話,這三個面向你需要搭配的在錄製上的時候特別注意。

你必須在錄製的時候叮嚀主唱兩次的聲音變化不可以太大,而是越接近越好。

有兩個簡單的方式可以幫助這點完成,在錄製的時候挑選正確的Take,得到你想要的主要音軌後,馬上請主唱繼續再錄製一次。

在時間很短的狀況下,大部分的主唱都可以輕鬆完成兩次接近的人聲錄製。

第二個小方法,是在錄製的時候把剛剛你想要的主要音軌放出來,讓他在唱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

這能有效喚醒主唱對於聲帶肌肉的記憶,唱出拍子、音準、聲音表情的兩次音軌。

但如果你只單做混音,就必須下更多的功夫。

務必確認兩次的音軌拍子與音準是接近的,你可以利用Vocal Align這個Plugin,或者Cubase內部的VariAudio就有內建的Alingn的功能,選擇一個主要音軌,並且讓其他迭聲、和聲軌去對齊拍子。

讓你的人聲中每個字都是都是在同樣的拍子上(或者接近),纔能有效地把厚重感做出來。

在這三者的搭配下,你可以獲得重量感、清晰度,而當然這些前置步驟完成後,

我們接下來要到最後一個步驟了。

第三:漂亮的擺位與頻率切分

我們錄製了那麼多的音軌,最後當然就是利用不同的EQ、Compressor以及空間系,來把人聲做得更突出。

在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我在影片中演示的Vocal音軌。

紫色的是主要音軌、草綠色的是我的迭聲Double音軌(重複演唱一次一模一樣的),而深綠色與皮膚色的是我的合聲軌。

合聲音軌在我的音樂製作習慣裏,我一樣會錄製兩次,然後將他完全Pan開至左右百分之百,讓合聲軌完全左右單聲道釋放出更單純的空間感與開闊度。

在主要主唱軌與Double軌,通常我會使用相同的EQ設定,推同樣的中、高頻,砍同樣的低頻。

而合聲軌的EQ就會推不同的地方,在中頻的部分會讓給主要唱軌與Double軌。

這些是基本的大原則,至於Compressor與空間系的設定,就是端看歌曲的需求與主唱的表現。

通常我在合聲音軌上,我會將動態壓得更平整一些,讓合聲可以在歌曲中穩定的輸出。

更多與更詳細的後期處理方式,你一定不要錯過我們最新推出的「人聲混音攻略Mixing Vocals」課程!


嘗試摘掉你所有的效果器,從頭來做。

你的聲音目標是人聲厚且亮,那麼為什麼還要削弱低頻呢~假設你的錄音素材沒什麼毛病的話,基本上用好壓縮和EQ就足夠達到你的要求。


削了低頻聲音不夠厚,那就不要削低頻不就行咯~


我是壓縮 EQ的忠實信徒 主張能用這倆解決的 就不要大費周章。

經驗看來160hz到250hz 人聲會有一個悶點 bell衰減一下 然後用shelf從330抬高左邊 再加多一個bell 在你人聲低切交界點給2db的提升

4-7k提升2-3db提亮 9k提升1db提細節 15k之後用shelf提3db空氣聲

你就擁有一份又亮又厚實還不轟耳朵的聲音了

當然壓縮對音頭下手別太重。


eq是個此消彼長的東西,另外我覺得對人聲音色的塑造eq作用並不是首要的

試著用壓縮、增益,只用eq真的不會有特別大的幫助,


很薄的話,可能是100-600hz附近頻段衰減過多了,或者是其他樂器在這個頻段造成的掩蔽效應,導致人聲在整個混音當中表現力缺失,可嘗試的方法:用人聲對其他樂器做適當的側鏈、添加分段激勵、重新調整eq等達到滿意的效果,效果器盡量使用發送式,以便在發送軌上進行調整。

話說加Flanger是為了做特殊效果嗎?Flanger會帶來一定的梳狀濾波,可能會使聲音頻段有飄忽不定的感覺


建議不削中低頻


300-500提升正面感


把混響從插入改成發送的,

然後把混響聲的高頻,單獨提升。

人聲的低頻、中頻不要衰弱。

可能會亮一些


再提一點300—800hz吧不會影響亮度還能三個人聲不顯得那麼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