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合了時代,其積極意義不容低估,從雙水村著手,控制了規模和篇幅,出場人物也比較精簡,情節安排也很自然,跌宕起伏不失真實感,又巧妙的放大式反映了外界乃至國家在75年到85年的變化,這是今天網文爽文充滿假大空的背景下,眾多新手作者乃至老手應該學習的。比如默默猴,文筆上佳,才氣也不錯,世界設定的想像力也很好,對人物描寫的生動度也堪稱網文界的前列,但一開始就沒有控制規模,導致伏筆和疑點越來越多,出場人物越來越雜,所以幾部小說無一例外爛尾,十分可惜。

缺點在於,單說對於階層融合與跨越這一議題,作者雖有觸及,也沒有安排大團圓結局以逃避,但依然沒能逃脫作者自身早年經歷和婚姻經歷的侷限。

無論是潤葉愛上少安,曉霞和金秀愛上少平,還是蘭香得到官二代的愛情,還是蘭花和滿銀的變化,無一不反映了作者對於身處低階層的焦慮,對跨越階層的迫切渴望,對大男子主義的執著和對隨之而來的責任的疲憊,還有對階層融合中的阻力的恐懼和後怕。這是全體中國不滿足現狀男性的負擔與悲哀,不能完全怪罪與他,但平凡的世界一書潛伏著一股不甘與無奈之氣,又只能通過作者之筆宣洩,如果能站到更高一層看,倒也是讀者的收穫。


讓我積極向上,更加樂觀勇敢的面對生活。

此後,成了他書迷。


茅盾文學獎不是做過評價了嗎


苦難文學的巔峯,站在巔峯的人


看完《平凡的世界》,只能說路遙真的沒有寫小說的天賦,只能說確實讀過很多書。故事情節一般,沒什麼波瀾壯闊的起承轉合;路遙一生也沒寫幾本書,文筆自然趕不上量變到質變的其他作家。被那麼多人吹捧,唉,只能說是最冤枉的一次閱讀,白白花那麼多銀子。


第一次聽說這本書還是在七八年前的一次語文課上,第二次聽說這本書就是在大學裡面。第一次真的見到這本書是在大學的一次課外作業上,我記得當時一個女生坐在窗前,捧著一本碩大的書,我遠遠地看見《xxx的世界》三個字,最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上前問道:「同學你在看什麼書啊?」那個女生把封面遞到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這便是我與這本書結下的不解之緣。

第一次認認真真翻閱這本書是在2014年國慶之後,春節之前。那時候因為工作相對來講比較輕鬆,所以看得也格外仔細,當然書中的流暢通順,清新曼麗的文筆也對我影響頗深。這篇讀後感也是去年抽空再把這本書翻出來陸陸續續重讀之後寫下的。想起第一次讀到現在重讀這本書,完全是兩種心境。不過現在也好似將這些東西都忘卻了,只記得當年在書上寫了一句:「為什麼十年之前沒有讓我讀到這本書?」記得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是先看完了《厚黑學》和《烏合之眾》,然後再看的這本書,因為受了那兩本書的影響,所以當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感覺到了人性的卑劣,比如孫玉廷,比如王福田,比如孫少安辦磚廠破產時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我依然震撼於孫少平的勇敢,孫少安的不屈,以及孫家那股堅韌的勁兒。同時也羨慕可愛的主角們所擁有的親情,友情,以及愛情。因為工作的原因,這裡對於書中寫到的各種美景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親自翻閱,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不過我個人認為最美的依然是雙水村的那棵棗子樹,以及源遠流長的東拉河,以及黃原的古塔。

黃原古塔依舊在,側畔佳人歸何處?

「 hi,我來了! 」只要一想到孫少平對著空氣說這句話,我想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想起自己心中的田曉霞吧。去年重讀之時,讓我感觸良多的,不僅僅是蘊含在字裡行間的強烈而濃鬱的情感;更多的則是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整本書所包含的精神層面。在這個新聞只讀標題的時代,行色匆匆的人們似乎再也不能靜下來了。又有幾人能去認認真真的翻閱那些早已被束之高閣的之乎者也呢?談起這本書的寫作手法,也是因為自己在寫完我的小說之後才忽然想到的,對於這部大作,行文造詞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讀完整本書,收穫最多的依然是作者有如鬼斧神工般的寫作能力,也正因有這種能力才能把處在變革的時代中的各色人物描寫的惟妙惟肖。作者用得最多的是烘托,和對比。

首先是烘托,作者用了田福堂和金俊武這兩個強人將我們可愛的孫少安描寫成一個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男子漢,當然這樣的男子漢在磚廠夢破滅後,也變得窩囊不堪,也正是因為這次打擊,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孫少安。如果說孫少安一帆風順的走上康莊大道那麼這本書和現在大行其道的爽文又有什麼區別呢?當然在書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孫少安的種種男子漢形象,也能看到他面對和田潤葉的愛情時的無奈和嘆息。

寫到這裡我不免想到一句非主流們常用的話:「阿姨,我已經籌到了買房子的錢,您能把xxx還我嗎?」這句話就已經將孫少安的心酸無奈體現得淋漓盡致了。這是我體會到的作者用到的對比之一。

孫蘭花是一個不幸的女子,她嫁給了逛鬼王滿銀,她帶著兩個孩子,在貧窮而荒寂的陝北不辭辛勞的操持著,她不但要忍受繁重的勞動,還有忍受著孤獨而寒冷的黑夜。因為總所周知的原因,她還要忍受著那些賴漢的騷情。可是作者筆下的蘭花依然是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女子,雖然她是一個從沒踏入學堂的農婦。與忠貞的孫蘭花對比的就是王彩娥女士了,我們的彩娥女士在這本書裏就是潘金蓮的存在,如《白鹿原》中的田小娥。這是對比之二。

孫少平是全書的精神領袖。他救了跛腳侯玉英,救了逐漸墮落的小翠,救了郝紅梅。同時他也用一種常人難以忍受的毅力在告訴所有的讀者,要不畏懼,不害怕,勇敢的向前。用非凡的毅力咬緊牙關。哪怕是他最後失去了自己的愛人也要拿得起放得下。當我看到他知道自己失去了田曉霞後,依然能夠振作精神,好好的活下去,感動得不能自己。

這也是他和他哥的對比。他哥失去的只是一個磚廠,而他失去的則是一個有趣而豐富的靈魂。(對比之三)孫少平像一個將軍一樣,帶著閃閃發光的勳章(受傷的臉)向大牙灣的黑洞洞走去,他將收穫一首屬於自己的讚歌。(在我的bgm裏,沒人能打敗我)

最後是孫蘭香,蘭香讓我感動的有好幾處,這裡就不一一劇透,我只記得最後蘭香到大學之後,學習的內容,讓我想起了《三體》,其實我覺得孫蘭香可能就是路遙和劉慈欣同志一起寫的!因為孫蘭香讓我想到了葉文潔!!

寫到孫蘭香其實就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無法一一向大家展示作者的高妙之處,這篇劣質文章也只算是拋磚引玉。有興趣的朋友請躬行!

作者是按照一部典型的偶像小說來寫的這本小說,當然我們的主角是那種披著極度貧窮的偶像!他們的閃光點從來都不是超級跑車,有錢的爸爸或者乾爹,限量款的名牌包包。他們的閃光點是一顆顆晶瑩的汗水,一雙雙布滿老繭的手。面對人情世俗壓迫下無奈和無聲的哭喊,以及哭喊之後依然能夠振作精神奮勇直前的堅韌毅力!我說他們是偶像,還能從少安娶妻,蘭香上大學,少平與金波等等關係來細細品鑒!

因為個人不太喜歡政治的原因,小說中涉及到的各個政治人物,我都沒有做過多的評論,但田福軍真的是個好官!

最後暗黑一波!受《厚黑學》與《烏合之眾》毒害!書中涉及到1979年前後幾年的時間段。書中大量寫了勞動對人民的影響,還有對政策的歌頌!還記得我開始寫的嗎?我聽說這本書時正是少年時代,以及大學時代。那麼我們真正的按照了書中說的那樣堅韌不屈的去勞動,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最適合被肉食者不斷的統治呢?結合這本書的發行時間來看,是不是又細思恐極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