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所有人都能理解這兩件事情嗎。換一種說法就是,羅玉鳳讀知音會感動嗎?能感動嗎


只有人性是共通的。

道德不同年代不同國度都各有不同,就現在這個年代,同一問題你能在不同國家找到不同的"正確答案"

普遍社會意識形態不可錨定,個人的更是如此

羅玉鳳事件我不知你關注了多少,她更多是被節目組利用了的普通人,如果說她犯了什麼罪過,我想更多的是無知吧,稍微聰明些的,會做個整容手術,把貪戀藏匿起來,不表於外。

但大多數人以表面美醜定義喜惡


不是。

很簡單的例子,在太多「反社會型人格」類型的人眼中,這世界並沒有什麼「真、善、美」。


人性是渾然一體的,並非美醜善惡諸多部分粘合起來的拼湊物,道德同樣如此。

同一時間、同一事件場景,不同的視角或者價值取向之下,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燈塔國特大統領對著中國大放地圖炮,燈塔國的紅脖子們可是大大滴點贊的,其中生活水平下降的失業工人不少。讓我們基於同情心,難道也去MAGA嗎?

人類的實踐始終在變化,「君權神授」不也曾被認為普世嗎?打倒皇帝的實踐開始以後呢?

人類世界,曾經的實踐產生曾經的觀念,現今的實踐產生現今的觀念,未來的實踐也必將產生未來的觀念,此地的實踐就產生此地的觀念,彼地的實踐就產生彼地的觀念,如何普世?

生活實踐不同,觀念也會不同,這纔是普世的規則。

觀念做不到普世,其中關於人性、道德的那些觀念,當然也做不到普世。

至於羅玉鳳……與這個話題關係不是很大了。


有美就是 相對 醜而存在,人性基本差不多,只是後天的習慣差很多,只有一種普世價值或者標準,最後它是自生自滅的,多元也許更為合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