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這個問題一些指揮家也說過。今年新年音樂會的指揮 裏卡爾多·穆蒂 曾經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維也納愛樂出版了一張收錄有著歷年新年音樂會《拉德斯基進行曲》的CD,一氣聽下去,會發現每一個指揮都有不同的處理,即便是用一個指揮,指揮的時間不同(年份),也會有差異。

附上穆蒂的訪談原文段落(來自橄欖古典音樂,全文鏈接如下)

可能是滬上最靠譜的穆蒂訪談?

mp.weixin.qq.com圖標

「我曾經指揮過4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維也納愛樂樂團兩三年前曾經出過一張 CD, 收錄了不同指揮家的《拉德斯基進行曲》。同一首曲子、同一個樂團,在二十個不同的指揮家手中,這個作品呈現出難以想像的千姿百態。不單單是速度的不同,那種氣質、色彩、和個性,充分突出了每一個指揮之間的差異——一支進行曲就折射出如此多的可能性。」

不同的指揮有不同的個性,所以當然會有不同的演出效果。穆蒂的嚴謹優雅,小澤徵爾的華麗,杜達梅爾的熱情,等等許多偉大的指揮家們(才疏學淺 實在不敢再舉例了,以上這三位是我最喜愛的三位指揮家,我實在沒有資格 ,不能評價其他的好壞),他們身上散發的強烈個性,也許就是令樂迷們所癡迷的東西。他們用這種個性,來向樂團翻譯手上的那一份樂譜,再訓練樂團把譜子演繹給觀眾,因而同一首樂曲會有眾多不一樣的版本,也自然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聽覺感受。不光是演出效果,樂隊的自身風格也與指揮密切相關。萊納在芝加哥任職期間把芝加哥訓練成了以燦爛的銅管著稱的名團,斯托科夫斯基則創造出了輝煌多彩的「費城之音」……這一切都離不開指揮的訓練。

我想題主也許也知道前一陣網路上流傳的那位SG博士和他手下的交響樂團演奏的慘不忍聽的《拉德斯基》。試想一下,假若把那個博士換成一位真正的大師,再勤加訓練、排練,演出效果應該不會再令人感到驚嚇了吧。

推薦幾本指揮家、音樂家們寫(或有關)的書,書裏都有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文字

  • 《與小澤徵爾共度的午後時光》
  • 作者 村上春樹

這是一本類似訪談錄的書,正在二刷,小澤先生的很多語言讓我明白指揮不單單是打拍子,而是要用自己的各種知識去翻譯一本譜子。

  • 《音樂至上》
  • 作者 裏卡爾多·穆蒂

書裏有一部分是穆蒂大師一些不為人知的風趣的幕後故事,雖然有幾章內容有些偏於理論、但細細品來也能體會到他的美好意圖。

  • 《我為什麼要練琴》
  • 作者 加里·格拉夫曼(郎朗、羽佳和張昊辰的老師)。


有區別。一般來說,交響樂隊是在不折不扣的實現指揮對作品的理解。


如果假設樂隊能夠忠實執行指揮的意圖,那麼肯定會有不同。 還是要看樂隊的各方面素質。


有啊

肯定有啊

看花裏胡哨的跑題回答和各種誇張的形容詞想笑

不知道他們從哪裡複製的。

簡單一點說:

每個指揮對於作品的理解不同,對於音樂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通俗一點就是,指揮大家在演奏哪裡時值長一點,哪裡短一點;哪個樂器聲音在什麼地方大一點之類的。

想要搞清楚具體的不同之處,那就要好好學學樂理,多聽不同的指揮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時候整個曲子的速度都會被調快或者調慢。

題外話:

感覺我身邊學指揮的都神神叨叨的,千萬不要和學指揮學樂理學作曲的談戀愛,會把自己談死的。

(?_?)


謝邀

肯定有區別,演出前都是要排練很多遍的,每個指揮的理解都有區別,即風格不同。當然了,同樣的指揮,不同的樂團也會是不同的效果。


前提是演出的時候抬頭看指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