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聽到了吉克雋逸唱的那個一首,他的成名作品叫不《要怕》,我想各位樂評人啊,你們是怎麼看待這首歌曲的呢?


相較於《中國之星》上的版本,吉克雋逸雖然在唱功上有進步,相對的卻在唱商上顯示了不足。經歷了四年多時間的歷練後,吉克雋逸顯然對演唱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但對於這首《不要怕》而言,想得越多反倒成為了畫蛇添足,不夠純粹讓這首經典歌曲已經沒有了2015年那般的感動。

雖然吉克雋逸沒能再現這首歌的巔峯,但就歌曲《不要怕》本身而言,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沒有半分理由排在七首歌裏的末尾。唯一的可能是,聽眾都是聽新不聽舊的「年輕」人。


服裝,舞美,編曲都用心,也感人,而且沒有用大涼山的大火模糊重點,讓觀眾從音樂欣賞的角度品評作品,挺好的作品.

結果另人遺憾,期待突圍賽吧.


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咋感覺這歌吉克雋逸使用了一點海菜腔呢。


不如中國之星震撼好聽,唱商有所降低。

編曲上有點複雜,不太適配。

但不至淘汰。


很有感情

可以看得出來是真的在很用心地去準備

雖然我聽不懂語言

但並不妨礙我欣賞這首歌和她的演繹

感覺心被暖到了 很有力量

聽說歌手有劇本

淘汰 呵 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jmz開心就好


不是樂評人,但是在一個樂評中聽了兩句,就落淚了。

然後找了完整的來聽,加上現場的燈光還有服裝,閃閃的彝族銀飾,太美了。

太喜歡這種跨越語言的、來自音樂本身的衝擊,邊聽邊落淚,民族的纔是世界的!


其實很早以前吉克雋逸就在《中國好聲音》上唱過《不要怕》的高潮部分,當年聽就覺得好聽,印象深刻。當年我甚至覺得吉克全場最好的片段就是這一part了。

感情永遠大於歌詞。

最平凡真摯的東西才最打動人心。

我以前一直都是個流行音樂的愛好者,通過《不要怕》開始領會到了民族音樂的魅力。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力量。

心煩意亂時,除了純音樂,民族音樂也真的很棒。莫西子詩很好地將彝族小調傳播給了我們,如百度詞條所說,反映了彝人樸實智慧中的堅強。而這次吉克雋逸將《不要怕》進行改編,我仍然覺得「阿傑魯」那一段最韻味悠長。

所以當我打開這一首歌時,每次放到「阿傑魯」那一段時,總是習慣性地閉上眼睛,太治癒了啊啊啊啊

不要怕,不要怕,不要怕,不要怕

無論嚴寒或酷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