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的理財產品,建議先選擇一個靠譜的理財平台,目前大眾所熟知的就時銀行,證券公司和支付寶。

銀行,歷史最悠久,是所有金融機構中監管最為完善的,同時就是因為條條框框過多,收益也不會太高,是最為穩健的理財平台。

證券公司,近年來的新起之秀,監管比銀行更為嚴格,專業能力是所有金融機構中排隊首位的,因為風險相對較高,收益也相對較高。

支付寶,三方理財平台,年輕受眾非常廣,但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是沒有人工解答的,有,也是機器人,所以遇到不了解的基金建議謹慎操作,心裡沒譜,容易心慌。

招行的朝朝盈7日年化收益2.3%,餘額寶7日年化1.7%,證券公司也有這類貨幣基金,7日年化2.5%,如果你能搞懂證券公司的所有理財,那你其他各個平台的理財都能搞懂了。

著重強調一下,現在沒有「保本」這個說法了,銀行根據監管要求將在2020年底,全面取消所有保本型理財產品,保本將成為歷史。

低風險的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買點貨幣基金,買有封閉期的貨幣新基金,持盈的貨幣老基金也可以買,只是自己弄不明白什麼時段去買比較好,容易買在高位,買新基金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買貨幣基金收益10%及以上並不難,但也要承擔虧損的風險,如果一點風險都不能承擔,那只有買點收益奇低的理財。


資管新規之後 除了證券公司的收益憑證 沒有產品能在合同里寫保本了,銀行的也一樣。可以考慮下固定收益的股交產品,風險評級為R2級,低風險,有省政府監管,政策性銀行兜底, 目前市場上安全性很好的了。當然還要結合你的流動性需求,有每三個月可以轉讓的品種,6.3%起,還有每周可以申購贖回的品種,類似餘額寶,收益5.6%。


騰訊理財通上的平安養老金通369啊,支付寶上好像叫平安金通368,一年年化增長都是4+%

現在額度比較少,支付寶上的相對好搶一些,理財通就得看運氣

雖然是凈值型的,但真的幾乎沒有波動,一路向上

之前老讓我老婆跟著我買基金,現在她說還是這種比較無腦安心一點,雖然鎖定了一年,但想想有時候上銀行app買的短期理財,到期了實際上也還是繼續買,中間資金站崗的時間都算上的話,實際上還沒賺那麼多


.比如說證券端的6個點的!上市券商


零花錢:我經常在「平安銀行」APP上買活期的基金(朝朝盈、餘額寶都是基金理財產品),就是什麼時候想取就取,每天限額1萬,好處有兩點,一是花錢比較麻煩,還要贖回到銀行卡,所以很多可花可不花的錢,嫌花錢麻煩就省了,餘額寶可直接用於付款,花錢太方便了,存不住;二是,利率比餘額寶高一些

流動性資金:我經常在「平安銀行」APP上買短期的基金理財產品,期限3個月、半年期、一年期都會投一些,這樣綜合收益還是蠻高的,半年期、一年期的產品還是能維持一萬元每天產生利息1元的利率

打算長期存的錢:一,保障型保險產品,我買的萬能險,能存錢還能保障。二,專門的年金險我也買了一份

其他的渠道像房產、期貨、股票。。。咱也沒錢咱也玩不轉


我現在在用支付寶里的安增益,建信養老飛月寶,還不錯,30天到期,比較靠譜,保本的


理財周期是多久? 根據周期配置不同的理財工具和產品。

1:確定理財周期和現金的流動性

2:在對應周期尋找你可以接受的收益。

PS:跳開時間談投資和理財,都是耍流氓


看你有多大的本錢了,我有個渠道做國際期貨理財,真實保本(簽正規合同),自己開戶,委託賬戶他們專業操盤手操作即可,雙方不對接資金,量化交易系統按專業交易策略操作,避免主觀交易的情緒化影響判斷,不費心不費力,本金虧損風險他們全額承擔,不另扣各種雜七雜八手續費,月均10%-20%的穩定盈利,讓財富穩定增值的不二選擇,不過合作門檻是30萬美金起,小資金不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