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所謂英靈……那些角色不過是冠以我們熟知的英雄的名字,性格啊經歷啊認知啊三觀啊幾乎是完全不吻合嘛,由此引出的人物矛盾也是匪夷所思……

導致我喜歡它的畫面和配樂,又受不了它的劇情和人設。看著好難受OTZ


「我尋思也妹有要求說藝術形象非得符合現實歷史吧」——開個玩笑

fate的「英靈」設定使得其人物塑造比之其他歷史改編作品更獨特,這點毋庸置疑,以下主要幫助題主瞭解一下fate的設定。

我舉幾個例子:

設定中,歷史上的小次郎不會「燕返」這招,但是所有人都認為「小次郎」就該會燕返,所以某個不知名的路人因為會燕返而被冠以「小次郎」之名召喚了。

設定中,柯南道爾撰寫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然而玩家召喚出的老福卻很可能並不是來自柯南道爾的作品,而是原著、現實人物原型、同人作品、讀者想像的綜合體。

——「英靈」並非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在設定中,即便某個人物在歷史上並不實際存在,但因為人類信仰的聚集,這些神話傳說、文學藝術作品中的人物也會成為英靈。

就比如,六老師成為了「孫悟空」的代名詞,大家都覺得「只有六老師能扮演孫悟空」「六老師就是孫悟空本猴」,那麼很可能六老師就會被當做孫悟空召喚出來。(唐突六學)


擱貼吧被暴躁老哥爆破的問題出現在知乎。

知乎acg範圍內討論熱度和水平上限沒貼吧高了,下限也如此傻x(滑稽


你說這個《三國演義》明明和三國歷史不一樣為什麼羅貫中非要套在三國上呢?(知乎答案反問句幾乎是暴躁老哥專用,我不暴躁)

如果說三國演義通書「七分真,三分假」那fate系歷史英靈背景怎麼也有一兩分分像模像樣吧。

但就始皇帝畫師一事就可以看出fate在英靈創作方面已經是很考究了。

歷史上的本來面目,稱之為歷史形象;小說、戲劇和文學藝術中的面目,稱之為文學形象;民間信仰、民眾風俗和一般人心目中的面目,稱之為民間形象。這是易中天先生認為的。

你之所以難受是因為fate構建的文學形象對於你心中的形象是有矛盾的。


現在說一下為什麼要傳奇英雄。

第一,方便。例如亞瑟王,fate的saber除了性別,經歷和亞瑟王神話傳說沒啥大不同,而且亞瑟王為人所知,還沒有版權糾紛,不用白不用。

第二,同人性(姑且那麼稱呼,誰有好提醒一下),一登場為人熟知,簡單來說就是好賣。懂得都懂,為啥很多垃圾遊戲一拉就是悟空哪吒,孔明關羽。


其實你這個問題可以套用在國內歷史劇以及各類結合過史實的文學作品。


你可以對比其他娘化作品。

如《戀姬無雙》


如某位答主所說,是為了省去人物背景設定的時間(笑)

其實個人覺得這是一個相當討巧的做法,就如同同人作品一般,它是將某些已經在你的認知之中有一定印象的存在進行「再演繹」的一個過程。

在《Fate》這個以現實世界的歷史作為原作的「同人作品」,就是將那些你熟悉或是不熟悉的歷史上的名字,通過「型月」這個獨特而完整的世界觀進行改編、再演,從而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雖然由於各個作者的創作水平不同,難免有一些無法讓人接受的形象出現,但也有許多經過改編而得到形象升華的存在,所以個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個人接受程度的問題而已。

即使就商業的角度來說,打個比方,最近Fgo日服的新英靈「始皇帝」,大家都知道fate中的他不是我們歷史書上的那個「始皇帝」,而且由於異聞帶的影響,其形象甚至連原本泛人類史的人類都不是,但這依然不妨礙我們「愛屋及烏」地喜歡他。

英雄之名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看到,在fate世界上的這個與我們所熟知的人物似是而非的「英靈」,究竟會以怎樣的姿態背負起他的名字,其過程,纔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最後,一個小建議,如果你一時無法接受fate關於英靈的再創作,可以把重點先轉移到那些原創人物身上,如fsn本篇的那些master身上(本人就是衛宮廚,因為衛宮家才入的坑),等逐漸接受了fate的設定之後,再去看看其他人,應該會習慣很多。


架空歷史

著名英雄們的現代史詩(撕逼現場)

有問題嗎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這是一個二設的作品,你不喜歡正常,畢竟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主要這是一些主創者的想法,說白了,你喜歡啥樣的,你自己也可以做,只不過他們做出來了給別人看,而且大部分人也喜歡,這樣而已。本質還是二設,但是很有吸引力,畢竟三大同人嘛~沒什麼不好接受的。


因為省去了給人物編背景故事的時間(笑)fate系列中的英靈性格、經歷都和現實中完全不符是不可能的,起碼是和大眾(或作者)認知中的原人物有相當中的重合度。這點應該是題主的認知出現了偏差。那麼為什麼要用傳奇人物呢?我談一談我的一點看法。一來fate系列的一大賣點就是英雄鬥獸,關公戰秦瓊在相當多的受眾那裡很受歡迎。二來在原人物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等於繼承了原本故事中的很多特徵,在塑造人物上省了很大功夫。這一點既體現在英雄們為人熟悉,例如赫拉克勒斯勇武之名眾人皆知,聽到這個名字就能想起他建立的十二項偉業,不需要再花筆墨渲染他多麼多麼強。也體現在作者創作時只需照著大眾的印象去塑造人物形象即可(然而比較失敗的創作就會導致人物給人留下的印象單一,例如FGO中的部分從者)。同時還借用現有的故事進行二次創作,能流傳下來的故事大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原作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要的效果進行一些再創造。例如FSN裏的呆毛王,亞瑟王之死裏的亞瑟可不是這個樣子,然而同一個故事裡只是把主角性轉一下,再加入一些不同的想法,人物的形象就截然不同了。最後,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明年年初,即將開機,兩開花,多多關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