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想要在晶元領域幹什麼?是掛著羊頭賣狗肉?還是想在晶元領域放大招,只是時機未到,想要在這個領域內當一個佼佼者?小米到底要幹什麼?


多條路,多點機會多點籌碼。誰都想自研,沒有時間的累積怎麼可能有自己的晶元?聯發科便宜口碑差,驍龍貴不翻車,自研費心費力但是安全!每條路都走走唄,誰知道會有什麼機會在前面等著呢。你看三星也一樣!


紅米為什麼用驍龍處理器

  • 合作關係

高通是小米早期投資者,也是小米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過去八年時間,小米共發貨了4.27億部高通晶元手機,每一代旗艦手機都是用高通頂級晶元。

小米數字系列、MIX系列以及獨立出去的紅米K系列旗艦,都是使用高通驍龍8系列旗艦處理器,中低端也基本搭載了驍龍7系和6系列處理器,

  • 產能問題

以小米的出貨體量,能供批量供貨的最佳之選就是高通驍龍處理器,沒有之一。眾所周知,華為海思處理器只供華為和子品牌榮耀使用,作為華為的殺手鐧,短期內是不可能考慮對外供貨的。那麼就只剩下高通和聯發科,聯發科由於品牌定位,一直供應中低端處理器,高端的X系列更是由於之前的市場反饋不佳而被砍掉。此外聯發科的產能也並不能滿足小米的市場體量。

  • 品牌口碑

由於聯發科在4G時代的市場反饋不佳,一直流傳著「一核有難,九核圍觀」。另外之前heli0 X10(MT6795)系列大範圍的斷流問題,導致大眾對於使用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都還是心有餘悸,小米為了市場銷量,更加不可能批量採用聯發科,只會選擇口碑更佳的驍龍處理器。

  • 升級維護

聯發科提供給手機廠商的底包質量欠佳,要麼沒有,要麼質量很糙,手機廠商又沒有技術力量和財力區完善。此外,android新版本基本上都是在高通驍龍處理器機型上開發測試的,自然驍龍處理器的適配、升級和維護最快最容易。所以聯發科處理器對於安卓版本的更新維護和迭代升級,都遠不如同時代的驍龍處理器,包括小米在內的眾多國內手機廠商,當然更願意選擇驍龍處理器了。

為什麼Redmi 10X搭載聯發科天璣820

Redmi獨立出去的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小米拜託性價比的歷史包袱,讓小米嘗試學習華為走中高端路線,Redmi子品牌對標榮耀,主打性價比走量。所以當聯發科新的天璣820系列在各方面的測試和市場反饋之後,性能穩壓高通驍龍765G,功耗也沒有像以前一樣翻車。

所以不僅性能功耗表現良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性價比非常突出的天璣820處理器,就走入了Redmi的視野。作為走量的Redmi品牌,一分一釐的成本控制都顯得異常重要,所以包括華為暢享5z和Play4在內的眾多機型,都開始採用天璣800系列處理器,Redmi用天璣820去走量,血拚性價比才是王道。

為什麼小米研發澎湃芯

小米從華為海思麒麟晶元上看到了軟硬體整合帶來的強大反饋,這個是小米光靠MIUI無法涉足的區域,所以小米也開始部署自己的晶元戰略,從小米5C的試水反饋來看,小米對於晶元的開發設計和打磨優化的能力還是欠佳,尤其是基帶方面,這點是華為以及高通的特長,也是小米要做澎湃芯的最大障礙。

小米想要做什麼

小米目前想通過使用和高通合作的優勢,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帶來研發優勢,以及使用聯發科處理器帶來的利潤,去投資自己未來的澎湃晶元,才能和華為站在一個起點去競爭。至於能不能成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選高通還是選MTK,這是市場問題。有選擇的市場就是好,有MTK的低價高性能SOC在那放著,高通敢這麼擠牙膏?下一波如果性能沒有明顯進步,還敢賣那麼貴?在不過份刺激高通的情況下,大膽使用MTK的產品,扶持高通的競爭對手,只要消費者願意買單,何樂而不為?

自研澎湃晶元,那是核心技術啊。別看小米高管們一口一個「汽車長不需要造發動機」,「自研豬肉論」,但那都是自己沒有啊。看看華為就知道了,能有自研晶元是多麼的為所欲為。你以為其他廠商不羨慕麼?vivo也在謀劃著造晶元,小米自己造過結果不理想,大家其實都有一個晶元夢。

如果小米還在造澎湃,這對於期待國產高科技崛起的諸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沒有繼續,至少從目前看來沒有證據證明澎湃會在近一年內推出新的手機soc,我覺得也沒啥大不了。做好性價比,做好產品,就完事了。

總之,這都是市場行為,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大多數情況都是正確的。但如果自己能養下蛋的母雞,那也要試試看。


除了蘋果只用自家的處理器之外,沒有哪一家只用一個品牌的處理器了吧。但是,蘋果每年只發一個系列的手機,最多也就四款,而且定位很清晰,就是高端旗艦。但是高端之下的中端,中低端和低端,蘋果是沒有的,要覆蓋這麼全的價位單一款處理器恐怕是搞不定的。

對於小米來說,每年旗艦必然用驍龍最終的8系列,發哥今年很猛,但是也猛不到吊打驍龍的那種。而旗艦以下的晶元選擇就多了,發哥,高通都可以。理論上,當然是哪個好用哪個,紅米10X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定位相同的高通驍龍765性能表現不夠紅米10X搭載的天璣820好,何況天璣820還是小米和聯發科深度定製的,有著很長的獨佔期。

最後就是,用什麼成本控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個投資學的諺語,用在這裡也合適,更多的選擇意味著風險承擔會小一點,同時議價權利也大一點。


這個問題是不是問:

為什麼紅米要用多家的處理器?它是否還需要自研呢?

第一個不用回答了

第二個也不用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