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後,身邊都是廣東的同學,因為他們在選學校時候,第一要素就是看地址。選學校=選地址,無論怎麼選都是選在廣東省內,深圳哪、廣州啊、佛山之類的。

所以,廣東人為什麼不喜歡出省讀書?


廣東省全國經濟第一,超過俄羅斯經濟總量,在趕超韓國。

省內基本都能滿足,何況四個一線城市,兩個在珠三角。。。你說為什麼。。


沒事誰愛往外跑啊。

考得又不是什麼清華北大,不如選附近好回家的算了。

而且你這問題我說實在,你問問北京人喜不喜歡出省讀書。


對我來說,外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個是發達程度。舉個例子,我家門口就是地鐵,走幾步路或者坐一兩站地鐵就有麥當勞漢堡王薩莉亞等等喫,而到了相對不發達的地方讀書,這種便宜好喫(適合大學生)的快餐要麼沒有(指薩莉亞),要麼得打車去。

一個是離家近,不說深圳大學、南科大離家半個多小時,完全能走讀,就算是廣州的大學,單程就30塊、2個半小時或者60塊、兩個小時,每月甚至每週回家都是可以的,這樣突然一想家就能回,想不回也可以不回。

一個是方言,珠三角普通話基本能通行,且各大方言我都有基礎。某些偏遠地方則外地人甚少,都講當地話。

一個是生活習慣,主要是北方的大澡堂等需要適應。

一個是飲食,以前覺得自己喫遍全國各地,啥都能適應(湖南級別的辣除外),但是真要說天天喫的菜,我還是粵菜更喫得慣一些。而東南沿海的菜和粵菜口味比較接近,?容易接受。且東南沿海和廣東類似,外來人口多,各地菜都有。

一個是就業問題,廣東人多數選擇在廣東就業,外省學校並不受歡迎。

而且廣東的大學又多,從中大華工到技校高職一應俱全,招廣東學生比例又高,且廣東大學國際化程度一般不低,不出省也不影響視野,有什麼理由不選擇廣東的大學呢?

要是是東南沿海地區的大學,除了離家遠外都能解決,想體驗出省,或者嫌棄中大不夠好,也可以選擇東南沿海。


因為廣東人要天天洗澡啊,無論春夏秋冬(認真臉)

因為廣東胃很難適應外省的飲食。(繼續認真臉)

報志願的時候,想遠離父母,放飛自我。但廣東的父母長輩都會告誡:你去北方(對,廣東人認為廣東以北都是北方)讀書了,之後也不是要回來工作?萬一你跟外省人戀愛了,你是要跟對方回去還是讓人家過來還是去其他地方發展?除非清北,要不還是在廣東呆著吧。

《外地媳婦本地郎》的主題曲有一句歌詞隱含了廣東父母的某種情緒:雞同鴨講眼碌碌。


就我而言

1.飲食習慣

我很能喫辣 在廣東人裏應該都能排進前1%的

湖南江西都能接受那種 但我不喫麻 也不喜歡太油膩的 而且 叫我天天喫辣的也不喜歡 再者 我不喜歡喫麵食 我還聽說長江以北地區是被胡辣湯統治的(一個河南朋友跟我說的 非地域黑) 而且 對胡辣湯是完全的不喜歡甚至討厭 而且的而且 芫荽怎麼能放湯裏呢???

2.生活習慣不同

比如我 夏天平均一天差不多洗兩次澡 每次洗澡都要20分鐘以上 實在受不了某些幾天一週乃至很久才洗一次澡的地區(且該地區的人還批評我每天洗澡 身上會很乾燥 沒油 沒油?????)

3.離家近

家在珠三角 廣州讀書 兩個小時再不濟三個小時 肯定可以從宿舍門口回到家門口

而在東莞珠海深圳佛山江門等地讀書的 珠三角內4小時肯定可以到了

所以只要我想 可以每個週末都回家 而且來回車費不貴

家纔是最重要的 除非你是北大清華上海交大等等(我的觀念)

還有一些說出來可能會被罵慘 還是不說了


習慣差異太大,包括語言飲食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尤其是飲食。我在韓國那麼久至今無法擺脫喫粵菜的習慣,都是自己做


第一,很多廣東人不需要出省讀書。

廣東氣候溫和,飲食豐富,廣東大大小小的高校幾十所一百所,從985到大專院校一應俱全,對於一個普通廣東人來說,在廣東出生長大,完成教育,成家立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第二,情況在發生變化。

現在經濟上不再是廣東一家獨大,因此也有很多廣東人願意多出省看看,這對於拓寬眼界,也是好的。


……你很喜歡離開家鄉在外面漂嗎?但我可以告訴您,假如是清華北大復旦浙大這類名校的話,廣東的學生還是很多願意去的。


遠咯

飲食,生活,文化唔習慣咯

人際關係系呢邊咯

仲有就係,個人能力問題(學習能力)同埋學校水平

甘最多就係,系外省人地唔叫你靚仔,叫你叼毛

甘就唔好喇


因為省外環境不如省內吧,確實身邊的同學都留在了廣東,要麼廣州,要麼深圳,少部分去了東莞佛山之類的,出省了幾乎沒有。

好像在我們眼裡,除非是清華北大,別的學校都沒有讓我們出去的慾望,如果不是清北,那我們就會選擇中大。

而且家裡人也不希望孩子跑太遠。


1、廣東是個好地方

2、學校(尤其是廣州、深圳的)理念先進,發展全方面綜合素養,適合新時代社會發展趨勢對人才的需求。

3、廣東商品物美價廉,工作環境很能提升能力,工資高。房價、彩禮、學位壓力相對小。


說完好的說不好的:(不是先揚後抑,只是客觀評價)

1、水土不服,

2、普通話頂峯也就《新聞聯播》水平。翹著舌頭說普通話很辛苦,很難做到老北那種快板/相聲的精彩。

3、父母不同意

4、思想狹隘(也不全是,大部分認為廣東高校就是高人一等。少部分人能夠客觀看待粵校、港校的利弊)

5、口味刁鑽。出了廣東除了牛羊外啥也不香......


廣東不止不喜歡出去讀書也不喜歡出去打工


我想出省啊,可是我爹媽不讓我出省啊啊啊!他們說我越長大越沒心沒肺,都不要家了。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說我一個女孩子出省很難習慣省外環境?沒記錯的話,貌似我從小就被當男孩子養?而且省外的環境我哪有不適應?喫甜喫鹹喫辣我哪樣不行啦?喫麪喫飯喫饅頭我哪樣不愛啦?小時候我還被外公外婆帶去北方各個城市呆了幾年回來的啊。說到這個就很無語了,搞得到現在還有長輩叫我「撈妹」╮(╯-╰")╭(據我所知,身邊人對撈妹撈仔這種稱呼沒有任何歧視的意味,單純表達外省人)

說我分數那麼低,大專分,本來未來就業就困難,還跑去別的省,以後回來怎麼找工作?先不說我當年分數可以去外省讀本科院校的事,既然都難找工作了,就不能讓我出去見識一下嗎?然後二老說可以假期給我錢出去旅遊見識,以後也可以自己賺錢去見識,我……生活和旅遊能一樣嗎?

說我還小,照顧不好自己,挑食(遺傳我媽,並發揚光大),還總是生病。那怎麼解釋我二年級差點被安排隔壁鎮(隔壁鎮是縣城,教育好多了)寄宿上學的事?怎麼解釋小學畢業後差點就被丟去城裡寄宿上學的事?要不是我鬧著不肯去,早就被丟出去了,最後結果就是初中就去縣城讀書。搞了這麼多,只因為他們認為我要學會獨立。

最後一番討價還價,老豆老媽說最遠只能到廣西海南這些隔壁省。那和沒出省有什麼區別???不過現在的學校離隔壁省也不遠,所以經常有小長假就跑隔壁省旅遊了。

但有時候想想也慶幸沒出省,畢竟現在我回趟家(我珠三角的)都要跨過山河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坐高鐵都要四五個小時,加上轉車回一趟家要8個小時左右,更別說火車汽車那些了。現在我好想回家啊~我想家裡軟乎乎的牀、爽歪歪的空調,最重要的是我爹媽做的菜。如果我還有機會上學,我一定要回家讀書!

總的說,大概是廣東戀家的比較多(沒有說別的省份的人不戀家的意思),父母攔著的也比較多叭。唉~寫著寫著離題了,我都不知道我是喜歡出省還是不喜歡出省了,邏輯亂,表達更亂_(:D)∠)_


沒有不喜歡啊,其實我是鼓勵我女兒走出省外看一看的,但是我又不想她去經濟不發達的城市或地區,所以選幾家大學的都是東部經濟較好的城市,遺憾的是隻有廣東的大學錄取了她,所以只好留在省內讀了


別說出省了,可能有些廣州人從小到大連區都出不去,比如住在海珠區的(捂臉逃。。


現實就是沒錢(T_T)。有錢的話不僅出省,還可以出國。

另一個方面,父母不放心孩子獨自在外。


在廣東除了看雪,找不到理由離開。


相比上海江蘇北京,廣東人算是願意出省讀書的了。

第一是因為廣東傳統上民國前就有出省出國讀書的風氣。

第二是因為廣東人體制內就業不是主流,沒有北上蘇那麼看重應屆招聘,在哪讀書讀完都能回來。

第三是因為廣東的外向型文化,覺得小孩小時候要出去闖蕩。

北上蘇不出本地更多處於文化,說白了,覺得外地low,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廣東人覺得廣東好,但是很少覺得外地low,沒有文化歧視,出去能闖蕩一片天地也好。

但是廣東人缺點是相對比較好逸惡勞,生活習慣固化,不喝湯會死,不洗澡會死,沒海鮮會死的人比比皆是,加上語言隔閡 ,也確實有很多人是堅決不出省的。


廣東北上廣深佔了2個名額

喫的東西讓我捨不得

廣東人(我)覺得廣東省外都是外省哈哈哈哈哈哈哈

離家近,週末可以回家同家人喝早茶。長輩年紀大了,多陪陪

喜歡粵語,覺得很有韻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