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醫學院 附屬醫院


從名字上看,這些醫院: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

2.天津市口腔醫院

3.天津市第四醫院4.天津市人民醫院5.天津市眼科醫院

6.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7.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

從今天起,都是我開的!都是我開的!都是我開的!

2017年10月16日,南開大學附屬第一中心醫院、南開大學附屬第三中心醫院、南開大學附屬第四中心醫院、南開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南開大學口腔醫院、南開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南開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南開大學附屬環湖醫院、南開大學南開醫院、南開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南開大學附屬中心婦產醫院、南開大學附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正式揭牌!

關注本質,應該算是個聯盟性質的組織吧:

南開大學醫院學院採用聯合辦學體制共享醫學教育資源。先後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254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市口腔醫院、天津市人民醫院、天津市眼科醫院等合作辦學。

艱難邁出做大的第一步,形成協同的難度不小,祝願醫學不強的短板就此解決。

但,藥科還是長久的痛。

樂於見到南開醫學學科的發展,不僅是南開自身崛起的需要,也是天津市的需要。天津市醫學研究現在都處於邊緣的位置,開始落後於南京地區。

南開大學直屬醫院叫:南開大學附屬醫院(天津市第四醫院),又名南開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設立有:院士工作站[1]、南開大學骨科研究所,主要特色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英澤在南開招生骨科博士生,燒傷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

其他非直屬附屬醫院,例如南開大學人民醫院,南開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設立在人民醫院,人民醫院院長為南開醫學院副院長。南開急需2~3所三甲醫院,比如一中心,來進行自己的臨牀研究和科研經費申請,特別是要學習上海交通大學的經驗,通過合併直屬附屬醫院,來向教育部爭取科研經費,做到地方和高校雙贏。

參考

  1. ^南開大學附屬醫院成立張英澤院士工作站 http://medical.nankai.edu.cn/2019/0514/c6502a147608/page.htm


當然是高興啊,第四醫院這回又要翻修了,升三甲是早晚的事兒,小海地兒房價可以起飛了吧?613或成為連接南大津南校區醫學院和實習地點的專線,就是雙線上永遠只有一輛車對得起兩個大學嗎?利益相關:生是小海地兒的人,死是小海地兒的死人。不住在小海地兒,在南大隔壁上學。

當年好象還是龔克爭取來的吧。這麼看來,龔克還是做了很多實事,包括新校區的建設。

反觀現在的領導,真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眼高手低。


對南開大學表示祝賀。

南開和天大都是我的母校。借著南開的提問,也宣傳一下天大。

天津大學天津醫院掛牌成立,這對於天津大學醫學學科發展來說,是從無到有的重要一步,意義非凡。天津醫院原有的醫學研究所,天津大學將與其進行合作,計劃開設「劉瑞恆」醫學科學實驗班。

不吐不快。天津大學和天津大學天津醫院是什麼隸屬關係,掛在之後隸屬關係有無改變,我還真說不好。至於掛牌,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機構都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甚至是多塊牌子。天津醫院為什麼前面加了天津大學,是因為雙方要展開深度合作,而不僅僅是「掛名」。

那個不讓評論的匿名回答,你壓根就沒懂我的評論的重點意思是什麼,抓著名詞解釋的細枝末節鑽牛角尖,無非就是為了貶低天津大學天津醫院的意義。

歡迎多多交流。希望天大南開蒸蒸日上。


南開為什麼國內各種評比在下滑?

很大程度是固定資產和醫學學科灌水不利的問題。

前者是缺乏類似新校區這種固定資產,後者就是指附屬醫院。

目前天津市和南開大學的目標是:「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南開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建設成為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這所附屬醫院可能只是開始,未來可能還會有類似合作。醫院可能是一家濱海新區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