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北上廣比起內地其他城市物價低收入高人均資產高又有政策保護,宛如人間仙境,那麼北上廣人有多麼幸福,日子有多麼好呢?


好不好看階層。

哪怕是土著,每一個都不一樣。我最反感的就是一線城市綜合幻想症患者,他們眼中的一線城市是烏托邦,其他是地獄。

哪個城市好或者不好,與自己所在的階層有關,與城市關係不大。

由於從事建築結構設計,我到過的城市很多,包括大學的南京,工作的昆明,做過的項目包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也包括昆明、寧波、太原、成都、重慶、西安、南寧等大城市的項目,還包括曲靖、遵義、宜賓、益陽、陽江等地級市的項目,甚至還有縣城、鄉鎮的項目。跑過的地方太多,每個地方有錢人日子都好過,沒錢的人到哪裡都一樣。

如果廣指廣東,那麼就可以說一點,我在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新圩鎮做過項目,待在項目上的時間約1個月,陽西縣城與雲南省內縣城城建差不多,新圩鎮與雲南集鎮也差不多,所以廣,應該是廣州或是珠三角。

只要是在省會,土著房子多一點的都一樣,以收租和村集體物業分紅作為主要收入。拆遷分為面積賠償和貨幣化改造。

廣州主要是面積賠償拆遷,一般沒有產權證。土著工作往往是為了獲得分紅,城中村改造項目里很多村委都有要工作才能分紅的規定,這就是很多人眼中的廣州隱形富豪,做一些低端工作,不是為了陶冶情操,而是為了分紅。

貨幣化改造就是直接給錢賠償拆遷,土著往往是拿了錢直接買房再出租,剩下的買豪車豪表,所以看上去不低調。

兩者實質都一樣,以收房租為生,分紅為輔,自己工作混日子,可以類比地主。兩種改造模式的差別不是城市村民低調與否帶來,是直接給不給錢的區別。城中村土著是這個時代城市改造的受益者,跟祖宗有關,與富二代、官二代一樣,靠基因取勝。

這裡就有一個有趣事,很多人認為清朝、民國不工業化,是因為統治者,其實整個社會的風氣不是換個統治者就能改變,不信的話可以去勸勸城中村收租戶放棄收租改創業當資本家,看看能不能說服這些土著,地主一個道理。

還有一種土著是國企改制後的大院殘留,沒有房子所有權或只有一小套房子,就是一家人住在一小套房子里,一般這種很難拆遷,以前的城裡人,今天完全不如城中村的土著,也就是鄉下人變鳳凰,城裡人變土雞。這種土著祖上曾經闊綽過,是城裡人,今天階層滑落,生活不易。

排除這些土著,其它人跟工作的類型關係重大,也就是階層。

資本家走到哪裡都爽,房子不止一套,多個城市都有,到哪裡都是人上人。中間的階層都一樣,底層還是一樣。某些城市的中間階層有一些高薪行業,比如IT、金融等,這種行業人里就會誕生一線城市天堂論,事實上廣州的互聯網根本比不上杭州,可能與成都相當。

我一直認為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工作崗位在哪裡,人就到哪裡,普通人不創造工作崗位,是在搶工作崗位。這些做互聯網的往往鄙視二線,只要想想就知道杭州以前跟南京一樣,如果沒有阿里巴巴,杭州的互聯網又在哪裡?杭州有了崗位,所以他們去了杭州,都是行業發展的受益者,並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強。

本人從事的建築設計行業,廣州、上海同類企業的工資與昆明相當,據我所了解的設計院,薪水最高的反而是昆明某壟斷勘測院,而不是一線城市。這也是為什麼可以到處跑的原因,整個行業,除非特殊情況,哪裡都可以接活,只要單價夠低、出圖夠快、舔得夠好。

一線城市CBD看上去很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哪一棟都不是你的,你只能看看,好公司都有自己的辦公樓,在裡面辦公的未必高端。

城市好與不好,在於你的身處的階層,中間階層看收入,底層不會好過。


別人幸不幸福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覺我自己很累,不開心...

我讀書是在一個旅遊城市讀的,物價很高,收入低是真的,但是到了廣州我也沒感覺變化多少。只是收入能勉強和支出持平吧。每個月還能存一點錢。

政策保護是指哪些.... 本地人的吧,如果沒有在一線城市有很長的社保或者有高學歷的話,買房、子女讀書什麼政策還是一般般啦。

一個人在這裡沒權沒勢也沒錢,談啥幸福呢。


但!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生態圈,就算是一個小鎮、一個小村莊都是一個小社會。

在這個社會裡有人站的高、收入也高,有人地位低、收入也低。

那世界是物質的世界,好的物質生活是用收入換的,所以我覺得收入還是跟幸福值掛鉤的,儘管幸福是主觀的東西,時而能因為一件小事也感受到幸福,但那是短暫的,是不客觀的,是縹緲的,難以琢磨的,那就不談。

假如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理想,大概這樣的路線:

我的大概這樣:

∵ 練習/學習=會累

練習/學習 通向 幸福

∴累 通向 幸福

∴ 我越累 = 我越幸福

幸福是有程度的,是階梯性的幸福。

如果積極向上,練習、發展自己的價值,就會有滿足感就會幸福。

如果頹廢萎靡,不發展自己的價值,就會更頹廢萎靡就會絕望麻木。

那麼在北上廣會更加積極向上,還是會更頹廢萎靡呢?

個人覺得,大城市機會多、節奏快、讓人焦慮、時時思危,讓人更積極。

節奏一慢,人腦袋就開始慢,就懶散、頹廢的趨勢增加。

但這也是相對的,畢竟不管在哪個城市,工作還是得工作,不然怎麼維持基本生活。。

程度不一樣,個人體質不一樣,有人就喜歡受大城市的虐,有人又還是享受慢生活。

說了等於沒說【狗頭】


在一線城市的幸福程度,是由家庭和自己的財富水平決定的,任何這類問題都繞不過階級,不討論階級來討論這個問題都是瞎扯淡

非常有錢的人,在大都市的快樂會被進一步放大。

可以住進漂亮、地段繁華,同時也最保值乃至增值的房子。或者風景秀美、卻離塵不離城的郊區

樓下就是各種奢侈品店,從包包到傢具到車,隨時下去買買買。

附近不少高爾夫球場和跑馬場、賽車場,沒事約幾個朋友,一起穿上球服球鞋打打球、騎騎馬、飆飆車

自家的公司或者收租的物業就開在旁邊的CBD一帶,國貿、金融街、中關村/陸家嘴、黃浦、靜安/珠江新城、越秀/羅湖、福田、前海後海,有什麼事就過去看看

國際機場和高鐵站都很大,肯定是通達全國和全球各大城市,想去玩了,叫司機送自己到機場就起飛,機場還可以停幾架自家飛機。沒準家裡或者小區還有停機坪

孩子讀書,去的肯定是高級的私立學校,和其他孩子的高凈值的家長侃大山,還是很有趣的

……

不算太有錢的中上層活在一線,也會很快樂,但是相比之下會累很多,壓力很大

而中下層在一線,生活的體驗會增多,機遇會更多,收入很有可能更高。但是要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壓力同樣很大

底層在一線的痛苦則會被放大,錢賺不多,還要承受高昂的物價和房租,衣食住行沒有一個能好


與其談幸福感

小城市和大城市生活,單純從交通,房價,生活成本等比較,小城市弱的。

但是

為什麼大城市還是那麼多人湧向大城市?

逃離北上廣的去麗江開客棧的

現在多少又回來了?

是什麼吸引他們回來擁擠的大城市呢?

1.大城市有錢人多嘛

你在大城市碰到月入五萬的人還是比較簡單的,覺得圈子不到位,去豪宅區做個快遞員,去阿里騰訊大樓做個保安都可以。

2.大城市機會多嘛

在大城市,只要人脈關係處理得好,同事相處融洽,不一定能力要多強,說不定,哪天他辭職創業就可以帶你飛了。

3.大城市更加拼搏

大城市和小縣城最大的區別其實是「人」。

你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厲害的人,玩街舞玩設計玩遊戲玩攝影,同行牛人各種各樣,你有機會參加各種展覽講座讀書會。

這些是你在小城市看不到的

4.幸福的定義,每個人不同,不是說一線城市就好,而是看你合不合適,如果能力不突出,也喜歡安逸,在小城市建設家鄉也是沒問題的。

畢竟,做人 開心就好


其實人們對生活有一個誤區

即,如果我如何如何——例如,如果我月入2萬,如果我一線有幾套房,如果我有資產幾千萬

那麼,就可以不工作了,天天享受生活,賣了房移民等等

符合上麵條件的人其實不少,全國上千萬人總是有的吧

當然確實有人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去享受生活的

但大部分,還是該幹嘛幹嘛

你非要和差的比,當然是好太多了

但是單論生活的壓力

並不會小多少

因為對生活的標準,對未來的渴望

是會發生變化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