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嬰兒階段的吐奶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我們通常稱之為漾奶。

有的寶寶從來不會漾奶,有的寶寶則漾奶比較頻繁,幾乎每次喝完奶都會出現。我家雪球就屬於後者,為了讓小傢伙不漾奶,我是費勁了心思。

我們先了解下漾奶的基本知識,再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各位媽媽們。

什麼是漾奶?

漾奶一般表現為餵奶後的一種強烈的、無壓力的 、非噴射性地從口邊流出少量奶汁。 每天可溢奶1次或多次, 但不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也無其他不適或異常情況。

漾奶通常也不會造成窒息、咳嗽、身體不適或嚴重危險,即使是在寶寶睡著時發生。

漾奶的原因

新生寶寶主要以平躺為主,胃呈水平狀態,再加上胃上口的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全,而胃下口的幽門括約肌相對緊張,就好像一個口袋,上口用繩扎的不緊, 而下口又相對狹窄 。如果剛喝完奶就讓寶寶直接躺下來或劇烈活動, 就很容易使奶從胃中反流到食道、口腔造成漾奶。

不滿6個月的寶寶約50%都會出現胃食道逆流的情形,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賁門括約肌也會越來越發達,到了1歲左右,僅剩5%~10%的寶寶還有胃食道逆流問題,過了1歲半之後幾乎都能自然改善。

另外餵養不當也會造成漾奶。如餵奶量過多,奶瓶嘴的孔太大,餵奶過急;另外,餵奶時奶嘴中沒有充滿奶而進入空氣,嬰兒在吸奶同時吸進很多空氣;或邊哭邊吸吮都會引起漾奶,這些只要注意改進餵奶方式即可糾正。

漾奶與吐奶的區別

吐奶是指寶寶吃進胃裡的奶被強迫性地從口腔中吐出,因為反應更加劇烈,常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痛苦和不適。

寶寶吐奶的原因,大多會指向可能是病理型因素,例如腸胃炎、幽門狹窄、腸道阻塞不通、先天性腸胃道發育不良、腸套迭後期等,有些代謝性的疾病也會引起酸血症和吐奶。

如果寶寶出現頻繁吐奶(每天1次或多次), 或大量奶液嘔出,還伴有厭食、腹脹及哭鬧不安,或者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樣物質或黃綠色物質,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診治。

如何減少漾奶的頻率和漾奶量

要徹底解決漾奶問題是不可能的,但下列方法可以幫寶寶減少漾奶的頻率和漾奶量:

1不要讓寶寶吃的太飽,要少食多餐

因為寶寶的胃部括約肌發育不夠成熟,吃的過飽的話,很容易漾出來。所以盡量不要讓寶寶吃的過飽,要少食多餐。

雪球在20天左右的時候,每頓吃奶量就達到了100ml,結果每次吃完奶後漾奶非常嚴重。於是,我將每頓奶量減少到60ml後,漾奶就明顯改善了。

2餵奶前先幫寶寶換好尿布

如果剛喂完奶寶寶就便便了,最好將寶寶頭部墊高點換尿布。

每次給雪球餵奶前,都會給她先換好尿布,可是經常吃奶到一半,小傢伙就便便了。剛開始,直接把她平放在床上換尿布,結果小傢伙都是連吐好幾口奶,後來拿個靠墊或被子墊在雪球的腦袋下,她就不會漾奶了,換完尿布後,要馬上抱起來。

3要抱著寶寶餵奶,同時要保持安靜、平靜

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喝奶,要把寶寶抱起來,讓寶寶身體呈45度傾斜狀態,同時餵奶時要盡量安靜、平靜且愉快,不要讓寶寶一邊哭鬧一邊吃。

有幾次雪球吃奶的時候不乖,一邊吃一邊哭鬧,結果吃完之後,就立馬吐出好大一口奶。

4每次吃完奶要給寶寶拍嗝

寶寶吃奶時常會吞入一些空氣,這會讓他感到不適,變得煩躁不安。母乳餵養和吃配方奶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更常見於吃奶瓶的寶寶。這種情況發生時,最好停止餵奶,不要讓寶寶繼續一邊哭鬧一邊吃,這會增加他的不適感,甚至令他吐奶。

解決辦法是經常給寶寶拍嗝,即使他沒有不舒服的表現。吃配方奶的寶寶應每吃完60~90毫升就拍拍嗝。如果他正在吃母乳,那就趁著換位時拍嗝。

如果寶寶剛吃完奶就馬上豎抱給她拍嗝,這個時候會更容易吐奶,所以我一般是喂完奶10分鐘後,再給雪球拍嗝。一般要拍10~20分鐘左右,偶爾能排出好大一個嗝,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拍不出來。

5喂完奶後要保持安靜,不要劇烈玩耍

寶寶剛吃完奶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安靜的狀態,不要劇烈運動,同時注意不要擠壓到寶寶的肚子。如果要給寶寶拍嗝,最好也要等喂完奶10分鐘後再開始。

有幾次雪球剛吃完奶的時候,我抱著她調整姿勢的時候,不小心按到她的肚子了,結果,一大口奶裡面吐出來。

6將嬰兒床的床頭側墊高

用硬木塊將整個嬰兒床的床頭側墊高(不要用枕頭),然後讓寶寶睡覺。讓他的頭部高於胃部,可以防止睡著後吐奶造成窒息。把寶寶放到床上時, 最好採取先右側卧一會,再改為平躺仰卧。

這招當時我也用了,我是找了十幾本書,墊在嬰兒床一頭的兩個床腳下,把嬰兒床弄成一個坡度,但這招效果不明顯。

哪種方法最有效果?

說了那麼多種方法,到底哪一種方法對漾奶最有效果呢?

我有個好朋友的寶寶漾奶很厲害,拍嗝的方法對他最有效,每次吃完奶拍20分鐘左右,把嗝拍出來,基本上就不會漾奶了。

對於雪球,以上方法使用的時候,還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拍完嗝就馬上把她放在床上,大多數情況下她還是會漾奶。還有幾次,小傢伙都睡了一個多小時了,竟然又出現漾奶,被驚醒大哭起來。

所以通常喂完奶後,我會先安靜地抱她10分鐘,然後把她豎抱起來拍嗝10~20分鐘,拍完嗝後再儘可能多抱她一會,越晚放下她,漾奶的幾率越少。吃夜奶的時候,一般她吃完就睡著了,所以就不拍嗝了,我一般是抱一個小時以上再放下她,這樣,她就可以一覺睡到天亮了。

最後就是等她慢慢長大,雪球大概在五個月的時候,就不再漾奶了。

每個漾奶寶寶都是不一樣的,媽媽們要多多摸索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美] 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6-012. 陳忠梅. 新生兒漾奶和吐奶的鑒別診斷. 中國社區醫師. 2011-07;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

我是2歲小女孩雪球的媽媽,當媽2年來,積攢了一肚子的育兒經驗和教訓,無人分享。

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育兒生活中的問題。(*^__^*)


感謝邀請。

大多數情況下吐奶是生理性的,喝的急喝的快,比較嚴重的吐奶有可能是消化功能不太好的表現。另外,受涼也會導致吐奶,注意寶寶腹部保暖。

如果寶寶吐完也沒有難受的表現,一般是不要緊的。剛吃完奶不要馬上放孩子平躺或者坐下,可以多豎抱走走,拍拍背,拍嗝的話從下往上拍。

可以試試把孩子的床置於15度斜坡狀,可以減少吐奶。

具體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寶寶是反覆有吐奶,並且體重也增加不佳的話,或伴有腹瀉發燒等癥狀,建議到消化科就診,明確下具體原因。

最新鮮熱乎的孕產育兒知識和問題,可以關注芝士媽媽的知乎號,或者直接加芝士媽媽的微信諮詢:zhishimama1,驗證信息:知乎。這樣你就進群與媽媽討論,並且與專家免費諮詢。


謝邀。胃和食管的連接處的肌肉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時,導致胃內容物容易往上返,所以寶寶容易吐,只要吐完精神狀態好,寶寶不感受痛苦,生長也良好,就無需特別處理。在餵奶時和餵奶後,注意將上半身抬高一些;餵奶後至少20分鐘讓寶寶安靜,可以豎抱著走走,避免劇烈活動和平躺。
寶寶飯後要拍嗝的
從鼻子噴奶容易得支氣管肺炎,建議看醫生。少食多餐,必須拍嗝。
小寶寶吐奶很正常的。新生兒按需餵養,要吃還是要給他吃的。但是要注意,正常情況下,吐奶情況是會隨著寶寶長大一天天好轉的。如果吐奶情況持續不好轉甚至惡化,那一定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生後多久出現的?每次都吐?吐的是什麼性質?大便好不好?肚子脹不脹?

新生兒的胃部發育還不完善,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胃部發育完善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就目前來說,在寶寶喝完奶後,豎著抱會,並在後背輕拍,等多寶寶護理知識可以到天天辣媽的公主號上看看,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畢竟初為父母,很多孩子的正常現象都會觸動我們敏感的神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