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盤古大神另一個名字,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


以下三個原因吧

一,盤古,這個名字,具體說這兩個字連讀代表的神,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算是出現比較晚的,學界有一種觀點,出現越晚的往往記述越詳細,越為所謂的「野神」。類似於技術越完備越容易造假。

二,很多人認為,盤古,是槃瓠的音轉詞,就是古語的諧音,槃瓠相傳是高辛氏養的狗,因為殺敵有功取了高辛氏的女兒,並且成為了犬戎的祖先,換句話說,除去歧視問題不提,這種觀點裡最早盤古最早是始祖神而非創世神,而高辛氏,那是黃帝的好幾代孫了。

三,很多人也提到了,盤古有傳說,無祭祀,無後人(廢話),無遺迹。

解釋一下,無祭祀,指的是歷代皇帝或民間祭天,都沒有盤古的牌位,充其量是「昊天上帝」、「皇天后土」這種代表大道的虛擬神。

無後人,指的是盤古沒有明確是世系族譜,比如同為神話傳說,伏羲女媧是姓風,黃帝有25個兒子,能叫出名姓的14人等等,盤古,據我所知除了上面說的犬戎傳說以外沒有其他相關傳說了。

無遺迹,指的是與盤古自身傳說相關的遺迹,而不是後人蓋個盤古廟就算的那種。有人又要說盤古死後四肢五體化為四極五嶽,這個屬於硬扛,他還左眼化日右眼化月呢

綜上,硬說盤古從世襲上是野神,其實也沒啥毛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硬要說,後世的很多供奉都是野神,所以野不野其實並不重要


準確的說,拋開神格融並,大多數神都是野神。

神是什麼

諸神者。靈智無方。隱顯不測。孔子曰。陽之精氣為神。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一解雲。神。申也。萬物皆有質礙。屈而不申。神是清虛之氣。無所擁滯。故曰申也。語其神也。《五行大義》

神明這個概念最早就是脫胎於自然現象的,所以都是野的。祭祀也不像現在人想的一樣,啥開宗立派才有祭祀,很多時候是這裡顯靈了他們就祭祀。

那麼因為宗教和政治的關係,中國步入大一統以後必然要給神明加編製,有了編製才有所謂的野神和正神的概念,但是這個編製其實也是會飄的,並沒有那麼準確。

還有就是,西南有盤王,湖南有盤古王,民間也有祭祀盤古這個神格的。

假如考慮的神格的融合問題,盤古作為元始天尊的神格也是正神,怎麼可能是野神呢。

相對來說知乎那些蹦噠的出馬祭祀的才是野神好不好

不要看太多蠻荒流小說咯


什麼是野神,是指沒有官方祭祀之類的神嗎?

如果是這樣,那【盤古】的確是野神,這沒什麼可糾結的,其中也沒什麼貶低之意。


為什麼我想到的是打野比較厲害


正史沒記載,官方不祭祀,可以說是野神了,但他是我們的祖神啊!!


確實是野神 你看都沒人祭祀盤古 一般的廟


盤古是伏羲的馬甲,來歷大著呢。

《洞溪纖志記》苗俗曰:苗人祀伏羲女媧。』伏羲(包犧)一名,古無定書,或作伏戲,庖犧,宓羲,慮羲,同聲俱可相假。伏羲與盤瓠為雙聲。伏羲庖犧盤古盤瓠,聲訓可通,殆屬一詞,無間漢苗,俱自承為盤古之後。兩者神話,蓋亦同出於一源也。


這個問題看《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可以得到答案。

盤古,或盤瓠,在漢朝是「盤瓠蠻」的信仰,也被稱作「武陵蠻」或「長沙蠻」等,即被漢朝捕獲的湖南、湖北、貴州等地的以採集狩獵為主的原住民。

由於漢朝征服他們的土地後,將他們強制遷徙、編戶齊民後強制耕種,他們的意見很大,常發動叛亂。

所以他們崇拜的神沒有進入官方認可的祭祀系統,也就是所謂野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