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你說的「人才」指的是什麼樣的人才了,實際上雖然很多大家族的確「人才輩出」,但是這樣的大家族中的那些「寄生蟲」一樣的廢才的數量也是很龐大的。比如說東晉時期的兩大聯姻家族――陳郡謝氏和陽翟褚氏都出了不少的名人,包括「東山再起」的謝安、以及他的哥哥謝尚、弟弟謝萬和謝石、兒子謝琰、侄子謝玄、外甥女褚蒜子等人,雖然這些人都號稱「人才」,但是他們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卻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說謝玄這個人就的確是棟樑之才,他最大的功績在於取得「淝水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保住了東晉王朝的半壁江山,又收復大量失地,他又負責鎮守北疆,抵抗後燕、前秦的軍隊的南侵,因此謝玄號稱「謝家寶樹」。然而像謝玄這種能文能武,一心報效祖國的完美男人形象在這種大家族中的數量是非常少的,真可謂是「國士無雙」了。

再比如說謝安、褚蒜子二人,他們主要負責在朝堂上執政,穩定時局,讓東晉朝廷能夠繼續運轉下去,因此這兩個人也算是有些真本事的人。至於謝尚這個人就真的特別一般了,雖然能力不行,曾經被叛亂的前秦將軍張遇打敗而差點被朝廷處死,但是因為謝尚的外甥女褚蒜子是皇太后的原因,所以謝尚就被朝廷無罪釋放了,這種靠著裙帶關係而飛黃騰達的人,在漢魏晉南北朝這樣的貴族時代真的太常見了,他們雖然可能有一定的才華,但是這些才華並不能幫助他們的家族更加強大,而他們雖然靠著家族背景而飛黃騰達,但是他們所擁有的那些才華根本不足以為國家的富強做出任何貢獻,他們自己甚至可能成為國家和人民的寄生蟲,或者做出一些禍國殃民的事情,他們的手下人也很可能會禍害一方百姓,而這樣的人才是這種大家族裡大多數人的常態,紙醉金迷,渾渾噩噩的生活,請問這應該算「人才輩出」還是「廢才輩出」呢?


簡答。

嚴格來說,大凡一個龐大家族能夠人才輩出都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系統培養

不管家族所在地是在蘇杭還是漠北,是遼東還是海南崖州。只要是形成家族聚居的情況,都能夠最大限度的聚合族群的資源。如果請不起私塾先生,村族往往會合錢請,有些村落更可以把一些義莊或閑置的屋宅騰出來當私塾。

這樣就可以把家族的資源調動起來。這也是中國形成家族聚落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在家族諸多資源傾斜的情況下,大家族的人才更加可能系統性的培養起來。

說明一下,義莊不是一般認為的停屍用的。

二,機會扶持

更別提如果家族有高官顯貴,更是會對家族的子侄甥婿等進行扶持。尤其是在科舉之前的孝廉,更需要豪門大戶的舉薦。

因此,即使同樣的能力下,門閥豪族之間的公舉均推也會造成大家族的人才更有冒頭的機會。也因為如此,寒士入閣也被稱為登龍門。

嚴格說來,這兩點就是遍地撒網重點培養的典型模式。

但是,根據時代的不同,大家族人才輩出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如果說上述兩點是基於從前,那麼在現代信息發達透明的今天,大家族這些優勢會被極大的彌平,因此現代大家族人才輩出的原因除了上述比較傳統的原因之外,更可能是以下三點。

一,聚焦效應

雖然信息時代把大家族的先發優勢給減弱,但是大家族還是有相應資源進行聚焦推動,尤其是家族重要成員。

比如針對某家族二代,你上網查查就可以看到,參加綜藝,接受訪談,軟文滿天飛。學霸的人設,投資天才的人設,勤奮不眠的人設等等。

說明一下,這是屬於給家族做社會聲望管理或接班案預熱時常見的一些手法,但這塊還只是皮毛,有機會我會細述。

當你打開微信公眾號,滿滿的推送都是完美的家族成員時,這個包裝模式就形成了聚焦效應。

給你的潛意識種下大家族的成才率是非常高的。

二,閱見不凡

有句話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如果說之前講的是知識的學習,這個就是見識的積累。學習是靠老師教你學,而見識是環境、事件影響你的認知。見識是知識學習的升華。

從書上知道火烈鳥習慣在淺湖棲息,飛起來一片火紅。這個叫知識。但,能和你聊火烈鳥離棲息地幾公里就能聞到屍糞的臭味的,這就是見識。

不管是培養的系統化、還是坐知而廣聞,又或是聲望造勢的光暈聚焦。這些都是外部環境或培養手段而言。

以我所見,真正一個家族之所以稱為大家族,核心原因只有八個字:

子嗣綿延,繼而無窮

白話就是,生得多

既然養得了,教得好,那就多生唄。


壟斷教育資源,壟斷社會財富。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個別天生就有智力缺陷,以及部分天縱奇才,大部分普通人是沒有什麼智力差距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後天的培養,壟斷了社會資源,他們的子弟從小就享受著最好的教育,身邊交往的朋友也同樣都是富家子弟,成長過程中從來不需要為經濟發愁,只需要思考如何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主要就是資源,大家族裡手裡掌握的資源多,培養的方向很明確,而普通家庭多在爭取資源的路上


因為大家族的掌握的資源豐富,能掌握大量資源的人腦子一般不會太差,他們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差。又有資源又有腦子還有有腦子的父母,告訴我怎樣才能不成才?


你覺得培養和散養哪個好?


因為有學習氛圍。別人家的孩子離你很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