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說的太好了!無欲則剛就是精髓!我覺得放之四海而皆準!中國人怎麼跟中國人相處,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問題。中國現在有五十六個民族,又有二十多個省級行政區劃,加上港澳臺特區,還有海外華人你算不算他是中國人呢? 要我說,只問中國人怎麼與人相處就行了,大清早亡了,中國人也不是有些地方那麼排外仇外的人,中國人與全世界的人相處都這一個樣子,這叫一視同仁。 中國人與人相處,一是看利益,古詩有雲,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琚,這叫禮尚往來。但古詩又雲了,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這就脫離了庸俗的利益往來了,你一來我一往,咱這就有了感情了,就脫離低級趣味了。 二是看志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雖然有利益糾葛,有交情,但你的志向跟我不一樣,你的價值觀跟我不一樣,那我們只能是泛泛之交。 三又看利益,看你會不會損害我的利益,你能不能幫我得到利益。這個時候,就是樓上所說的,無欲則剛。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說明一個人要是有欲,無論是欲奸還是欲盜,他總歸要殷勤起來,他就不剛了。一個人倘若在社會上生活,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欲的,那他就須得有那麼三分殷勤,所以中國人都講究和氣,又叫和諧,和氣一點,雖然有時不免俗氣,但卻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低不受損害。所以中國人與人相處最講和氣,就算是當年英格力士的軍艦開到長江邊上,和氣的中國人也有上去給送雞蛋慰問的,就算多當年法國人在背景牆頭架梯子,和氣的中國人也會去幫忙扶一下梯子以防遠道而來的洋人摔折了大腿,總的來說,中國人大約是這個藍色星球上最和氣的人了吧……


自來熟啊,四海之內都是親兄弟。

有人出國玩不喜歡國人多的地方,我恰恰相反

哪裡中國人多,我就往哪裡鑽,感覺安全。

在國內我就宅家裡自閉。

中國人多好,多熱情,特別是旅行途中遇到同胞們,都跟老朋友一樣的。

我有一個蹭喫蹭喝小技巧

就是在國外,美食聚集處,你啥都想嘗一嘗,但是全買又喫不下還浪費,或者明知道這個東西不好喫,但是沒喫過,就是好奇啥味道想喫一口的話

你只要用普通話自言自語一句:「啊~這個好不好喫啊,我想嘗一嘗!」

只要有中國人在邊上,肯定就是把喫的往你面前一舉,「來來來,你嘗嘗我的」

我假呢勒鬼的拒絕,不好意思啊,不好吧,多不好意思呀

女同胞肯定就是直接往我嘴裡塞了,男同胞會把喫的放我手裡,「沒事沒事都是中國人,你喫你喫,多喫點,我也喫不下」

熱情的不行,有的人還沒喫,就把喫的給我喫。然後自己再買

熱情的不行,真的是太好了

真的

我騎大象的時候想買香蕉喂大象,包鎖在櫃子裏,去拿又來不及,我剛想說好遺憾啊,邊上的同胞立馬多買了一把給我,讓我出來玩盡興

回去的時候我拿了包,把錢給他,死活不收,後來我給他買水了

在環球影城我買了小黃人的飲料杯,邊上還有賣爆米花的。不過挺貴的,我就跟我姐姐說我好想喫爆米花,不過爆米花連著小黃人的包一起賣太貴了呀

邊上一個同胞聽見了,他剛買的爆米花,給我拿保鮮袋裝了給我了,說他只要包,回家送朋友的,他不愛喫甜的,非要給我喫,我說嘗一口就行了,非要給我喫

不過熱情的一定是土生土長中國人,而不是華裔,華裔不太熱情呢。

不過出門在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別我說了你們就亂喫別人的東西啊。特別是酒吧裏,陌生人的東西別喫,飲料離開過視野就別喝


莊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老祖宗早就把做人之道,

相處之道寫在了史書上,

這句話不止放現在管用,

將來的將來也是一樣管用。


???????

不好意思我沒讀懂這個問題……

什麼叫中國人怎麼與中國人相處?

題主想表達什麼?

中國人很難相處的意思嗎?


我就想問問,題主在什麼情境下,為什麼要提這樣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