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一點:太平洋戰爭是1941年12月7日開始的,某答案會讓人覺得太平洋戰爭是8月開始的。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分擔壓力肯定是有的,畢竟韃嚶從北非調了人去東南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狐狸的壓力。不過這也就是全部了,畢竟美國搞的是歐洲優先,第8航空隊42年6月就進英國了,你說拖美國那肯定是沒有的,搞不好還推了一把。

日本對蘇聯最大的牽制毫無疑問是關特演時期(雖然蘇聯仍然不當回事,從遠東軍區抽了300門火炮2000輛坦克1000架飛機25萬人去西部),開戰後遠東軍區為啥人數暴增呢?原因應該是預備役入役和新兵動員,畢竟海參崴對毛子還是很重要的,更多的是從保證美援和威懾角度考慮。

P.S. 41年12月8日之後太平洋航線的貨船全部掛蘇聯旗,你說日本敢不敢動。


日本有效的分擔了希特勒嫌敵人不夠多的壓力


如果說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奇襲珍珠港為標誌)能夠分擔了納粹德國的壓力(假設納粹德國在太平洋方面有很大壓力的話),那麼,通過發動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終於把一直躲在台後等待著摘桃子機會的美國拉到了前台,促使美國正式參戰,卻是極大地加大了納粹德國在歐洲正面戰場的壓力。

多的不說,我們看看當丘吉爾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的反應吧:

丘吉爾獲悉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消息之後,他是這樣說的:「現在,就在這個時刻,我知道美國已經完全和拚命到底地投入了這場戰爭。因此,我們終於贏得了勝利!是的!經過敦刻爾克;經過法國的崩潰;經過奧蘭那次可怕的插曲;經過入侵的威脅;當時除了海軍和空軍以外,我們是一個幾乎沒有武裝的國家;經過那潛艇戰的生死搏鬥——險些輸掉的第一次大西洋戰役;經過十七個月的孤單奮戰和十九個月在可怕的苦難中由我負擔的艱巨。我們已經戰勝了。英格蘭將生存下去;不列顛將生存下去;英聯邦和英帝國將生存下去……希特勒的命運已經決定了。墨索里尼的命運已經決定了。至於日本人,他們將要粉身碎骨。英帝國、蘇聯,現在又加上美國,它們戮力同心,生死與共……我們前面還有許多災難和無法估量的損失與痛苦,但是對於結局而言,已經不再有什麼疑慮了。當我去睡覺的時候,心中充滿了,並洋溢著感情與感想,所以睡了一個得到拯救而心懷感激的人所睡的覺。」

所以你看看,對於納粹德國來說,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好事還是壞事?


題主如果知道珍珠港事件爆發後那幾天晚上,丘吉爾歡樂到什麼程度,就不會提這種問題了。

我就隨便比一下吧,跟普通高中生苦讀十年,接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那幾天,差不多。


謝邀~

1美國必然參戰。

1941年5月27日美國已經轉入動員體制,並且租借法案已經開始實施,美國海軍甚至有權攻擊冰島至紐芬蘭的所有軸心國艦船,轉入了不宣而戰立場。

  • 同一天,柏林舉行了一個有點奇特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上,3 個軸心國家以非常盛大而鋪張的典禮延長了1936年簽訂的反共公約。正如有些德國人所說,這是個空洞的姿態,對於把日本拉進對俄戰爭沒有起絲毫作用,只不過是給專門說大話的里賓特洛甫一個機會,攻擊羅斯福是「頭號戰犯」,並為被這樣一個不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出賣了的「忠實、虔誠??的美國人民」灑幾滴鱷魚之淚。

忍受美國而不宣戰讓納粹領導人寢食難安

  • 這次會談給日本大使的印象是:德國對美國的態度(用大島隨後拍給東京的電報所說的話)已經「大大強硬起來了」。希特勒原定在對付美國的準備工作沒有完成以前盡一切力量使美國不捲入戰爭的政策,看來要放棄了。里賓特洛甫突然慫恿日本同時對英美進行戰爭,並且保證第三帝國給予支持。里賓特洛甫警告大島說,「如果日本猶疑不定??英美的全部軍事力量將集中起來對付日本」。

里賓特洛甫突然慫恿日本同時對英美進行戰爭。

  • 我對他說,根據三國條約的規定,既然發動進攻的是日本,我們就沒有必要正式宣戰。元首考慮了好一陣,然後給了我一個明確的決定。「如果我們不站在日本方面,」他說,「從政治上說,條約就不存在了。但這還不是主要的理由。更主要的是,美國已經在向我們的艦隻開火。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一直是一個有力的因素。由於他們的行動,他們早已造成戰爭的局面了。」

特別最後一句話: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一直是一個有力的因素。由於他們的行動,他們早已造成戰爭的局面了。

  • 他受夠了羅斯福對他本人和納粹主義的種種攻擊;他不能再忍受美國海軍在大西洋對德國潛水艇的戰爭行動,雷德爾曾為此跟他嘮叨了差不多一年。
  • 雷德爾海軍元帥對希特勒的這一行動確實是歡迎的。第二天,12月12日,他和元首談話,寬慰後者說,「由於日本的有效干預,大西洋的局勢將會有所緩和」。他談到興高采烈時說道:已經得到情報:有些[ 美國] 軍艦正從大西洋調往太平洋。太平洋方面肯定需要更多的輕型軍艦,特別是驅逐艦。運輸船隻會有大量需要,因此可以預料美國會從大西洋撤出商船。英國的航運任務將趨緊張。

德國海軍的態度

  • 幾個月之後,他對一些部下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他認為日本的參戰,「對我們有著非凡的價值,即使光是從它所選擇的時間來看」。
  •   日本人選擇的時間事實上正是俄國寒冬的意外困難使我軍士氣遭到嚴重壓力的時候,也正是德國人都十分擔心美國早晚要參加衝突的時候。因此從我們的立場看,日本的參戰再及時也沒有了
  • 希特勒的宣戰演說:羅斯福犯下了一系列違反國際法的嚴重罪行。德國人和義大利人的船隻及其他財產所受的非法侵奪,被拘留而失去自由的人受到威脅和掠奪。羅斯福日益囂張的挑釁最後竟發展到這般地步:他命令美國海軍在任何地點襲擊並擊沉懸掛德國和義大利旗幟的船隻,這是對國際法的粗暴違反。美國部長們對於用這種犯罪手段擊沉德國潛艇竟還大肆吹噓。德國、義大利的商船遭到美國巡洋艦的襲擊和劫奪,船員遭到監禁。
  •   多年以來,德國和義大利雖然受到羅斯福總統的令人無法忍受的挑釁,卻仍一直進行真誠努力,以防止戰爭的擴大並保持與美國的關係,這種努力現在已因此歸於失敗了。

希特勒的評價

2對蘇援助與北太平洋航線使用情況

1941年8月對蘇援助一下子猛漲不少,但由於日美交惡,從9月到1942年6月這至關寶貴的大半年時間裡太平洋航線運量受到嚴格限制

3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仍對蘇聯有牽製作用


《太平洋戰爭與日本新聞》中分析了當時軍部的判斷,最大的錯判就是與德意結盟,德國並沒有遵守條約,自己與蘇聯簽了條約。然而山本五十六本來也反對拉美國,但是與德意結盟導致美國對日本能源禁運,不得不打所以乾脆偷襲。


沒有!打中國這種「倒下去一個人就有十個人站起來」的弱雞打拿不下,它還有什麼自信去分擔美國這種「擊沉一艘就有十艘下水」的不講道理掛逼戰力。


日本人喜歡硬核,也認為納粹德國一樣喜歡。

可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沒有日本的話,德國不會宣戰美國,而且日本也沒有和蘇聯打仗。


並沒有 可能還將局勢導向更壞

雖然是鬼子摸了美帝的老虎屁股

美帝還是決定先歐後亞

元首你沒想到吧

只不過對美帝而言 這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大家打的還沒有像一戰那樣精疲力盡

錢也還沒賺夠

還沒到下山摘桃子的時間哪


希特勒的淚水大概能填滿大西洋和太平洋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之後。希特勒說我們完了,墨索里尼一屁股絕望的坐在椅子上,丘吉爾老淚縱橫,終於把美帝拉進坑了。斯大林放下心,因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就沒辦法偷襲後方,可以把亞洲防範日本的兵力拉到東線戰場。

日本招惹美帝完全是個錯誤,但是能在亞洲牽制一部分英美盟軍的軍隊,對德國也不是不可取的,總之有失有得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