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黑暗」的定義為沒有可見光的話,有些光合細菌是可以利用非可見光範圍的電磁波了,

可以參考知乎《為什麼光合作用不利用不可見光?》問題下 @Dr.Hu 的回答。


簡單說一下,以綠色植物為代表的一般光合作用的整個反應在黑暗中不能持續發生。

但是像CAM植物那樣,它們有獨特的機制讓光反應和碳(暗)反應在時間上分離,它們的碳反應環節就是在晚上沒有太陽的時候獨自進行:因為這時候沒有太陽的高溫,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比較安全。

當然,就像樓上的人說的,如果把黑暗定義為肉眼可見光的話,在可見光以外也有細菌可以光合作用。

不過,如果完全隔離全部的外源光照射,光合作用是不能獨立完整發生的。因為即使是不需要的碳反應,也需要光反應供應的能量和還原力來推動發生。整個光合反應是一個物質合成的耗能反應,外界不提供能量的話,反應從化學上來講也不能推動。


光反應不進行,暗反應基本耗盡反應物後就停止了。


當光中斷供給時,以光為能源的光反應階段立即停止,但葉綠體內仍然有少量的NADPH和ATP,能進行短暫暗反應。

當還原氫和ATP消耗完畢時,暗反應隨之停止。

如果人為提供還原氫與ATP,暗反應可繼續進行。


如果有過光照是可以短暫進行的,但是不需要光的暗反應實際上需要光反應來提供ATP. 和還原氫。


額,當然不行了,畢竟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