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聽不聽得進爸爸媽媽的話,跟父母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係。下面就給爸媽們分享跟孩子溝通最重要的三個方法:

1、接受並且尊重孩子的情緒

我們的行為會受到情緒的影響,比如我們情緒特別激動比如特別憤怒的時候,經常會做出一些「不像是自己」的行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在我們爸媽的眼裡,孩子如果做了一些看起來「不聽話」的行為,爸媽其實應該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所以才會導致他們這樣。

其實在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激怒」爸媽的行為可能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不想按時上牀睡覺是因為想要爸媽多玩一會兒,沒有玩到想要的玩具所以才會在遊樂場大聲哭鬧……

比起斥責孩子不許哭、對孩子發脾氣,爸媽其實更應該做的是瞭解孩子內心的情緒和想法,瞭解他們「不聽話」背後真正的原因,先接受孩子的情緒,再來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

相反,如果爸媽不去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否認孩子的感受,甚至用最糟糕的體罰方式來懲罰孩子,不僅起不到糾正孩子行為的作用,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讓孩子對爸媽產生「對抗心理」。

被稱為美國爸媽的「育兒聖經(the parenting bible)的書籍《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種有一句話特別有道理:「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回應的方式決定了是增加他的痛苦還是有助於他去解決問題」。

當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特別激烈(比如特別難過、生氣)的時候,爸媽不能抱著「孩子想鬧就讓他鬧」這種想法冷眼旁觀,而是應該找到方法先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告訴他們「媽媽現在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不是感覺現在很生氣,那不然我們拿張紙來把你的生氣畫下來,隨便怎麼畫都可以」。只有當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他們才能冷靜的「聽媽媽的話」。

2、爸媽應該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孩子

其實很多孩子「做錯的事」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比如爸媽發現孩子洗完澡後,把濕毛巾丟到了牀上,爸媽心裡期待孩子做的事情是「洗完澡後把毛巾掛在架子上」,但是可能一出口就變成了「你怎麼又把毛巾丟在牀上了!」或者「媽媽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把毛巾丟在牀上!」

生活中孩子犯的這種「小錯誤」其實很多,有的爸媽可能會為了改變孩子的行為,就會對孩子做一些小小的懲罰,「你今天表現不好,所以晚上不能看動畫片了」。

這種「不許……」「媽媽說過多少遍了……」帶有情緒的說話方式以及懲罰其實很少能夠起到真正的作用,因為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他們只是接收到了「不許做什麼事情」這個指令,卻不清楚到底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當爸媽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描述事實」,跟孩子說「濕毛巾放到牀上了」,接著告訴孩子「這個小錯誤會有什麼後果」,「毛巾把牀單都弄濕了,我晚上可不想躺在濕牀上」,最後告訴孩子「正確的行為應該是什麼」,「你可以幫我把毛巾放到衛生間的晾乾架上嗎?」或者你可以給孩子在衛生間貼一個提示貼,「記得洗澡毛巾用完要放回到架子上哦!」

爸媽跟孩子講道理是想讓孩子的行為舉止得體,如果只是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改正行為,短時間內可能會有效,但孩子不明白自己錯誤行為的影響,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下次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會再出現同樣的情況。

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很多爸媽往往喜歡用一些話來「威脅」孩子,比如孩子說「你要是不…我就…」,比如「你要是再玩iPad,我就把它扔出去。」

其實這種威脅對孩子來說並不具有威脅性,因為爸媽根本就不會把平板扔出去,這種空洞的威脅只會讓爸媽的話在孩子心裡失去信服力,孩子反而越來越不想聽爸媽的話。

相反如果爸媽能夠直接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讓他長時間玩iPad,因為這樣會傷害他的視力、影響他正常睡覺等等,孩子反而更容易聽進去。

這裡簡單概括一下,當孩子行為出現偏差時,爸媽需要做的應該是一步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可能有什麼壞處(或導致什麼不好的後果),然後再來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

3.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

爸媽不要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決定,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這種溺愛會讓孩子過於依賴父母,沒有主見,不獨立;而是應該給孩子選擇的空間,給孩子一些選項自己做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生活種的一些小事,比如穿什麼衣服,做哪些家務等等。

堅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或者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我們反而可能會發現孩子更願意「聽話」。

如果爸媽能夠在交流時給與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鼓勵孩子,給孩子表揚和認可,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告訴孩子「你不許做什麼……」,其實就已經成功邁出讓孩子聽話的第一步啦!

這裡我們再來給爸媽們分享幾個和孩子有效交流的tips:

1.降低聲調,讓孩子更集中注意力聽

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採取「先發制人」的方法,大聲呵斥,以求先鎮住孩子。然而,他們往往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要麼大聲哭鬧,要麼使用高聲調反抗。如此一來,雙方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家一肚子氣,甚至引出家長對孩子的一陣揍打,可孩子的心裡仍然是不服氣地大聲罵沒有效果,不妨試試降低你的聲調。

降低聲音,不但可以約束自己,控制情緒,還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因為家長說話聲調低,孩子也會因此更集中注意力聽,他們雖然也知道自己是在被教育、被批評,但內心仍然感覺是被尊重的,因而也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見。

2.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性格

家有調皮好動的熊孩子,想要讓家長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那確實很難。沒關係,該批評就批評,不必隱忍。只要在說話前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取得的效果一定會很好。

低聲調可以調節情緒、趕走憤怒。作為孩子人生中最早、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家長的言行對孩子日後性格的形成影響非常大。一般情況下,遇事暴躁、不冷靜、喜歡開口就大聲責罵的父母,其孩子日後性格暴躁的幾率也會更大。

此外,在批評教育孩子時,運用適當的措詞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意思。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雖然聽起來有點生硬,但是,孩子能夠明白,雖然爸爸媽媽是在批評我,但他/她還是愛我的。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孩子對家長提出的批評意見也更樂意接受。

3.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我們說拒絕語言暴力,不是說不能罵孩子。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除了運用正確的聲調、語氣和措詞外,家長還要注意把你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例如,帶孩子在路上散步,如果單純告訴他不能到處亂跑,他也許會暫時接受你的意見,但沒過多久又忘了。而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用溫和的方式來警告他,如果違反的後果將可能是摔倒,或是被車撞到,這樣孩子對你的教育印象就會更深刻,再犯同樣的錯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應該是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的。對於孩子而言,家長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孩子也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家長的一言一行,乃至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把自己的語言、行為好好反思,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始終用自己的心與孩子保持誠摯的溝通,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本來目的,才能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

輔助媽媽科學帶娃,歡迎參考【國際媽咪APP】。我們專註全球精品母嬰,11年的時間裡服務過千萬寶寶,承諾保質保量,替寶寶把關好每一喫穿用度。

END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注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


曾今,我也被類似問題重度迷茫、困惑、無助。後來,長期踐行下面這三招,兒子從剛開始不願意跟我說話,一說話就擡槓,到現在成了無話不說的玩伴。

我們來想想,大多數時候,親子溝通的畫風都是這樣的:媽媽說,讓你好好寫字,看你這字怎麼寫成這樣。孩子在一旁,完全無感。爸爸說,快去寫作業,每次都要我提醒你,快去快去。孩子,這才磨磨蹭蹭,開始寫作業……

育兒路上,我們都說好的要正面管教,要非暴力溝通,可為何一到具體的節骨眼兒,總是不湊效呢?

1

回到親子溝通的場景中,我們不難發現,親子間無效溝通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因為我們的「家長」意識,過度的關注自身的需求和權威,忽略了孩子的真實需求,這直接造成了溝通的不對等。

二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容易受到孩子「調皮」的牽扯,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導致最後的溝通失敗。

三是我們表達的邏輯不清,重點不明白。很多時候balabala說了一堆,孩子並沒有聽懂我們要說啥。

如此以來,我們都很難達成親子溝通的目的,甚至會導致長期不溝通等結果。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可能暫時聽我們的,沒有了參與感、責任感和主動意識,等到了14歲後,迎接我們的很可能就是一個叛逆的青春期。那麼,親子間的日常溝通,我們該如何進行才真正有效呢?

2

《10秒溝通》的作者荒木真理子,是一名電視臺主持人,在一次出鏡時,稿件落地上 ,就在她一邊背稿子,一邊撿稿子的過程中,10秒的時間內,她竟然把稿子全部記住了。

後來,她開始研究10秒溝通法,並推廣給整個電視臺同事使用,溝通效率提升數倍。10秒溝通模板練習,長話短說,挑重點說,用大白話說等等溝通技巧,適用於職場人士的溝通,也適用於親子間的日常對話。

3

下面,結合我在親子溝通的日常生活場景,拆解下如何運用這溝通之術。

1、多關注孩子需求,而不僅是自身需求

溝通中所有矛盾的根源,大都來自於忽略對方的需求和感受。不傾聽孩子的想法,就妄加評論、指責,或者否定,大都是因為我們太想讓孩子聽我們的。想要達成有效溝通,我們必須把目光聚焦到孩子身上,找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場景:有一天,兒子上完幼兒園,一回家就急著給我說,「爸爸,今天同桌帶了玩具到學校,特別好玩」。我說,「我猜,你一定很喜歡這玩具」。兒子說,「是的,我還跟其他同學一塊玩這玩具」。我接著說,「嗯,你發現好玩的東西,主動跟身邊人分享,很棒哦,老爸給你點贊」。

而非下面這種,直接打斷孩子的話說,人家帶玩具到學校,關你什麼事?你是不是又想買玩具了……

2、遵受「一句話」原則,前10秒說重點

很多時候,我們溝通喜歡從起因說到重點,結果你說的越多,孩子很可能就越當耳邊風。先說重點,也就是結果,再展開原因,孩子也才容易聽得明白。

場景:睡前,我都會陪孩子聊天10分鐘,有一天,發現他的作業沒寫完。

我說,你今天未按照約定完成作業,我很生氣。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兒子說,balabala……接著,我跟兒子一塊,回顧了這一天的作息安排,起因、經過等,幫助他理清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也共同找到了應對方法。

而非下面這種,我從早上起牀,就提醒你要及時完成作業,要事優先,寫完了之後再玩,你就是不聽我的,結果呢?現在作業都沒寫完,爸爸很生氣……

3、刻意練習10秒溝通,提升親子溝通效率

任何技能的練習都有套路,更需要刻意練習和套用。10秒溝通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嘗試這麼一個套路:話題+要點+理由+事例+總結。

場景:經常,我一說到孩子不高興的,他就容易變臉,立馬不高興。怎麼應對呢?按如下流程溝通練習。

話題:我們來討論下,遇到自己不高興的事情,怎麼控制自己的小情緒?

要點: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有情緒腦和理智腦。情緒腦掌管我們的情緒,理智腦負責我們的思維和行動。

理由:生氣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腦佔了上風。學習、寫作業時,理智腦會幫助我們思考,解決遇到的問題。

事例:就舉兒子剛剛的事例。剛剛,一說你不高興的,就是你的情緒腦佔了上風,我們應該引導大腦的情緒腦安靜下來,讓理智腦佔上風,這樣我們就可以冷靜思考,應對處理。

總結: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控制好情緒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4

10秒溝通的技巧還有很多。比如,溝通的質量,往往取決於我們平常的積累和學習提升;溝通的時候,我們需要適時停頓,聽聽對方的需求等。

運用這10秒溝通技巧,有助於我們打開親子溝通的新局面。那麼,跟孩子溝通的高級境界是什麼?跟大家分享下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

陶行知任育才學校校長時,一次見一男生想用磚頭砸另一男生,他及時制止了,並要這個男生到他辦公室去。

學生來後,陶先生掏出一塊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尊重我,聽從了我的話。」然後又掏出第二顆糖:「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準時到了這裡。」男生深感意外時,他又掏出第三顆糖:「據我瞭解,是那男生欺負一個女生,你纔想用磚頭砸他,這顆糖獎勵你的正義感。」男生感動得聲淚俱下:「老師,我知道錯了…」他又掏出第四顆糖:「你敢於承認錯誤,這是獎給你的第四顆糖。」

簡短明瞭的背後,深藏著陶先生對於孩子無條件的愛和保護。我們和孩子溝通時,少點訓斥、苛責、打罵等傷人自尊的方式,多點理性思考,對等溝通,就很容易導化孩子的內心。

教育的本質 ,就是對等的親子溝通!很多時候,我們的微笑,比嚴酷更有力量,賞識比批評更具激勵。滴水穿石,勝過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潛移。

奧利給,寶爸寶媽們。


有效溝通的基礎是先真正理解和接納孩子後,父母管理好自身情緒,再和孩子開始溝通。

有的爸媽學習情緒管理後,會把理解接納孩子理解為「妥協」,但其實妥協是犧牲自我的需求,單方面滿足對方需要,長此以往都是不可持續的。真正的接納是接納對方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但不是接受對方的觀點。

在心平氣和的情緒管理的基礎上,做老父親老母親的,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告訴娃,因為一個好的溝通,一定是既讓對方瞭解自己的需求,也瞭解對方的需求,在滿足雙方需求的基礎上,達到共識或第三解決方案。

第一步,就是如何讓娃瞭解自己呢?實際上,你不說,別人是不會知道的;你不好好說,可能把人給惹毛在先了。

父母力提倡用「我句式」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和需求,讓娃先了解老父親老母親的心。

「我句式」的構成包括以下四部分:

1、表達的是「事實」不是「評論」

我們通常會說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認真、不講道理、偷懶」,你這樣的話一開口,其實,你和孩子溝通的大門已經緊緊關上了。因為,你講的都是評論,評論一般來講是因人而異的觀點。所以,你的話可能已經讓孩子產生了反感的情緒。

比如,我們說「天很熱」,這就是一種評論,你這話一出,有人就會反駁,不熱啊。因為每個人對「熱」的定義和感受不同。但是,如果你說,「今天溫度30度」。這就是事實,這是無可辯駁。

而在和孩子溝通時,你要表達的是「事實」,而不是你的「評論」或「觀點」。

以下一些話,是父母們通常會說的,它們都是「評論」,如果以這樣的評論開始和娃溝通,你可以體會一下娃的內心感受是怎麼樣的?

  • 你老是遲到
  • 你真是太懶了
  • 每天回來應該先做作業再玩
  • 你花錢大手大腳
  • 你太沒責任心了
  • 你對我有偏見

但是,如果換成了以下的「事實」的陳述呢?娃的內心聽完了又會是什麼的感受?

  • 你這個月遲到了4次
  • 你昨天和今天喫完的碗都沒有洗
  • 晚上9點了,你的作業還有一項沒有完成
  • 你上週花了1000元買玩具
  • 昨天你做值日班長,沒有關好門窗就走了
  • 我提議了三次想和你一起來做這個項目,你都拒絕了我

2、表達的是「情緒」不是「想法」

人的「喜怒哀懼」四大情緒或感受,親人或朋友間情緒和感受表達的影響力遠勝於你和對方講想法。

因為「情緒」或「感受」是事實,而「想法」不是。

你體會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或配偶對你說這樣的「想法」,你是什麼感受?

  • 我覺得你不愛我
  • 你不事先和我打招呼,我覺得你不在乎我
  • 你說那句話時,我想躲起來
  • 我覺得你誤解我了
  • 你這麼做,我表示不理解

而再體會一下,你的父母或配偶對你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你又是什麼感受?

  • 你這麼做,我很難過
  • 你不事先和我打招呼,我覺得很傷心
  • 你說那句話時,我感到害怕
  • 你們這麼做,讓我感到很委屈
  • 你這麼做,媽媽很失望

通常來說,當你聽到親人和你說,他/她的內心很「難過、傷心、害怕、委屈」這些感受,你的內心是受觸動的。但是,當你聽到什麼,我覺得「你不愛我,你不在乎」之類的想法,你可能會不同意,從而生氣。所以,溝通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而不是想法,非常重要。

3、表達的是「需求」不是「行為要求」

人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最深層的是自己的需求。

滿足人的需要可以是許多行為,如果,你只堅持一種行為的訴求,那麼是無法與對方尋求共識或第三解決方案的。

舉一個例子,許多父母要求孩子必須放學回家馬上做作業,因為孩子不馬上做作業,吵得不可開交,或孩子索性非暴力不合作,在寫字桌前無限止磨蹭來反抗父母。

那麼,你問自己,我要孩子必須放學回家馬上做作業的需求到底是什麼?需求在這裡指的是人類所共有的一些需求,比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對需求有很好的詮釋。

我捫心自問一下,其實我就是需要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認真及時地完成自已的作業。

如果你這麼去溝通,「我的需要是希望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認真及時地完成自己的作業」,而不是「你必須放學後馬上完成作業」,這樣你和孩子之間纔有討論的空間。

而實際上,要滿足你「管理好時間+認真及時完成作業」的方式可以有許多種,不是非要一回家就要寫作業。如果你自己想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糾結於一個行為而對孩子提要求,也不是溝通。而要求往往可能不符合對方的觀點而被拒絕。

反之,當你提出自己的需求,也瞭解對方的需求,你們就可以來討論一個既能滿足父母需求,也能滿足孩子需求的方案了。

4、我句式是種請求,不是反問式的命令

「你可以這樣做……嗎?」 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問句,你和孩子之間是平等和互相尊重地討論和溝通。

從上至下的命令,往往無法得到孩子內心的共鳴,即使表面上同意了,在執行過程中,一定會有五花八門的問題出現,其實是孩子在變相地表達TA的不同意。

送大家一個「我句式」的案例圖,希望有助於情緒管理後的父母,能有效地和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開啟良好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另外,為了給廣大父母提供一個及時共享傳播的家庭教育傳道受業解惑的平臺,父母力?品牌旗下欄目:【父母力微課堂】已創立,第一期《父母的情緒管理》,第二期《父母的情緒管理分享及答疑》直播課程均已發布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父母力Parentship,免費獲取課程資源。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能夠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瞭解溝通有多重要的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這就好比找到了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道路,但是卻沒有鑰匙。

很多家長都認為:我對孩子的愛,孩子是完全能夠感受到的。但卻忽略了,家長們的一些行為和言語,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不一定能夠有所體會。

這也充分說明瞭溝通的重要性。

喜歡記得點贊收藏哦~


謝謝邀請。

先通情,再達理

孩子因自己養的一條小金魚死了而傷心不已,不停地哭。爸爸走上來說:「別哭,不就是條金魚嗎?爸爸再給你買十條。」孩子聽後哭得更厲害了。這時,孩子哭的不僅僅是金魚的死,更是因為他的情緒不被接納和理解。如果爸爸這時候能告訴孩子:「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樣的,失去一個好朋友是會很難過。」這樣,孩子或許會更好地面對現實和自己的感覺。

孩子什麼感受,父母沒有權利去定義,那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需要我們去尊重。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應該先試著深入孩子的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和思維,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

接納情緒,承認願望

週三早上,孩子醒來告訴你今天不想去上學時,你怎麼辦?直接訓斥他:「快起來,必須去!」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可能大哭,也可能幹脆不起了。

這時,先接納孩子的情緒並承認孩子的願望:「你很希望今天是週末,因為媽媽答應你週末帶你去海洋館,是不是?我明白,我們看一下日曆,今天是星期三,媽媽和你一起再等兩天,好不好?」當我們必須拒絕孩子的某項要求時,至少我們要承認孩子內心的願望,並提出這種訴求和權利。這樣,會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我們的建議和要求。

不要否定孩子的意願和訴求,重要的是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恰當地表達,用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否則,孩子永遠不會知道什麼能得到,什麼得不到,該如何去爭取。

多描述,少評價

當孩子飯前用嬌嫩的小手幫我們準備好餐具時,我們誇他「太棒了」,意味著他以後不幫著做就是「不棒」。長久下去,孩子會更關注我們的誇獎,而不是自己做了什麼。如果我們只是客觀地描述事實:「桌子擦得真乾淨,碗筷擺放得真整齊」,那孩子腦子裡再現的是做過的行為,能幫他將來做好同樣的事。

表揚或批評都要儘可能的具體,結論性的評價往往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自我認知。因為幼兒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有限,往往會以父母對他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少禁止,多啟發

父母明確告訴孩子:週一到週五,不可以看電視,週六週日可以看一個小時;玩具車不是用來扔的,皮球是;牀單不是用來畫畫的,紙纔是。當我們禁止或限制孩子某種行為時,要告訴孩子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行為,更要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替代行為是可以接受的。這裡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句式:當(你用手打小朋友),我覺得(很擔心),因為(這會給你和他都帶來傷害),我希望(你明白,手是用來勞動和表達愛的,不是用來傷害的,如果你不喜歡某人,可以大聲說出來)。括弧中指的是具體的事、心情和提示。

為孩子制定規則或提要求時,重要的不是去禁止或證明孩子錯了,而是告訴孩子如何做是對的,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明確規則和傳授知識,而不是在否定和批評自己。

少注重非語言方式的交流

孩子是通過父母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來學習的。孩子對事物的認知也主要是通過內感官,而刺激內感官的主要手段就是非語言方式,比如:撫摸,滿足孩子「肌膚饑渴」的需求;擁抱,給孩子更多安全感和溫暖;親吻,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開心和快樂;握手,傳遞你堅定的力量;點頭,傳遞認可和鼓勵;微笑,傳遞默許和包容。

在和孩子的溝通中,語氣、表情、眼神、肢體動作,這些能讓孩子感受到的交流纔是更有效的交流。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保證身體、情感、思維一致,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進行。

關注反饋,注重效果

當我們訓斥孩子「告訴你800遍了,怎麼還沒記住」時,當孩子經常無視我們的話語時,我們需要多一份自我反省:我們說的道理是從孩子的角度還是隻從我們自身出發?表達方式是不是超越了孩子年齡應有的理解力?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情緒化,導致孩子把關注點放在了父母的情緒上?我們自己言行一致嗎?

親子溝通時,重要的不是父母說了什麼,而是孩子感受到了什麼,理解了什麼。因為本質上說,親子溝通不是說教,而是改變行動。父母真正需要去做的是從改變自己,改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開始。


首先 你要了解你和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 對症下藥 肯定不會錯。

其次 你們要包容他 並且注重言傳身教

還有 現在的孩子 應該非常注重家長對自己的說話語氣吧 家長語氣稍不好 孩子立馬變臉 說話更難聽。 所以 要有耐心

個人看法啦~

謝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