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鏡頭不能做在屏幕下的今天,升降式似乎成了全面屏的唯一方案,蘋果為什麼不用升降式鏡頭結合屏幕指紋或者升降式Face ID模組來實現全面屏呢?


對水果而言機械結構是開倒車


升降模組不知道題主買了嗎,發售之前呼聲一片,發售之後全是罵的,findx的機械結構各種不靠譜,vivo nex也是問題不斷。事實證明機械結構確實太low了,犧牲了防水防塵安全信號厚度等等一大堆只為了那塊屏幕,何況號稱和iphonex一樣的屏幕封裝技術仍舊大下巴。上市後槽點完全蓋過了亮點


你見蘋果模仿其他品牌的嗎?

犧牲了機身安全 散熱 信號等等也叫全面屏? 徒有虛表罷了,蘋果不會幹這種傻事 拭目以待


首先蘋果的產品發布週期比較長,現在一年一兩部,這樣的話他需要保證這款產品起碼在一年之內一直能夠讓人們所接受並保持一定的競爭力,不像國產的手機,一部不成功還可以很快再發一款頂上去,所以蘋果的策略是在進步的同時保持保守狀態,還有就是產品是有研發週期的,現在有的技術蘋果在研發的時候並一定已經成熟了,而且蘋果選擇的方案很多都是旗下相關行業的獨家技術,防止在產品還沒發布之前出現,被其他手機廠家先發布了。升降鏡頭的機械結構佔用空間很大,可能需要重新調整手機內部結構,最後,以蘋果的強大的實力,他有能力選擇更優的解決方案,而且他有自信依舊可以賣的很好。


謝邀

蘋果手機外形一般用三年,而且vivo和OPPO首先發布了升降攝像頭,現在使用未免有抄襲的嫌疑,而且蘋果前面的劉海里不僅有攝像頭和麥克風,還有很多感測器,比如距離感測器等。


他會用最可行的方法,不會這麼激進


因為蘋果不覺得劉海是一種妥協

升降鏡頭本來就是偽需求。看到微博知乎一羣羣人高呼國產終於創新了,讓人哭笑不得。

這真的不叫創新,叫噱頭。

全面屏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手機性能超出日常需求階段下,各大廠商和媒體強行製造出來的梗。iPhone像當初的Touch ID和3d touch一樣推出了新的交互方式Face ID。這個創新竟然比不過拼湊老技術實現一個四面極窄框屏幕值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