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寫法現代漢語我是沒找到,是模仿日本嗎?個人非常討厭不倫不類的寫法,說話當中夾點外語來表達中文不太常用的意思也屬正常,但這種搞得很是矯情裝x,完全可以不加,或是此致之類的,看著就很舒服


喜歡在知乎吐槽「喜歡在回復(郵件或留言)最後加個「以上」的是什麼心態?」的人是什麼心態?


我也討厭不倫不類的。

看微博不知道什麼時候兒童動畫片非說成「子供向動畫」??

主人公的設定是青梅竹馬/發小的設定時非說成「幼馴染」??

中文又不是沒有相對應的辭彙。

如果兩個在日本長期定居的中國人的日常對話里偶爾出現日語我理解,有一時表達不出來的情況。

對著國內的中國人蹦這些詞有點莫名其妙,別人能明白嗎。


以上(いじょう)


日文中,至少商務郵件結尾是不用以上的。

當然上級對下級傳達命令還是有的。

生活中手機郵件等會有,但也是非常生硬。

至於我們學習這個使用方法,只是好玩吧,有一個收尾的概念。不必當真吖。


我也不知道。

以上。


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啦。

以上這個說法也不完全來自於日本呀,韓國人也說呀。

我就記得《釜山行》里那個列車司機在聯繫各個城市的鐵路交通的時候每一句話都要加一個「以上」。

如果大家都明白這個用法的話,完全可以用啊,那也就算是中文了啊。

但是如果出現上面有些答主說的子供向、幼馴染這些詞就有點過分、不倫不類了。

我覺得使用這些語言的目的應該是讓聽的人聽懂,而不是裝逼為了讓聽的人不懂。


日満語ハトテモトテモ簡単ノ話アルヨ。皆大々的快々的話ス宜シアルヨ。

能懂上面那講的是啥估計就明白了(大噓)。


以上這個詞在郵件結尾用,相當於重要文件最後一行總要說個以下空白。用來提示發件人和收件人雙方,這個郵件是完整的,沒有被誤刪內容(大多數誤刪內容都是整段數據的後面的部分)。


以上,可以用來表示「以上內容」的省略。例如,「以上,請了解」,「以上,請審批」等等。感覺沒啥問題吧。


確實是日文用法中的一種習慣,

就是告訴對方「我要說的說完了」,

我覺得應該還挺好理解的呀、像其他回答中的「子供」啥的這種確實不好理解,對不會這門語言的人說是不體貼的行為。


當然有一部分青年人是因為看了愛奇藝自製節目《奇葩說》裡面黃執中的發言,他習慣性問:「你懂我意思么?」以及在發言結束之後說「以上。」


我覺得是習慣吧,嗯,說完話後停頓一下,想想自己有沒有說錯的或說漏的,嗯,以上。(哈哈,就像這樣,不過我沒有這個習慣)

也許也有人覺得這樣說話挺好,刻意模仿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