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張偉在《即刻電音》中說的話


這個題目有點大啊,就答一點吧:關於對搖滾的態度——他自始至終都是最愛朋克,一直沒變過,他只是用不同的形式把他的熱愛融進作品裡。

朋克的特質就是反叛,噪(一直覺得這個"噪起來"才對,make some noise,不是乾燥和暴躁 ),用簡單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不滿。頭兩張專輯就不用說了,後面的專輯在洗腦旋律的外衣下,依然有著張揚自我的特質,《天子第一寵》,《該》,《我去》,《真的很迪奧》,《美德說》,到後面電音時期的《沒人能在我的BGM裏打敗我》,《我怎麼這麼好看》,大家可以去看看歌詞,做成搖滾完全沒問題。

關於旋律和曲風,其實好多人是同時喜歡EDM,朋克,重金屬搖滾的,所以對來說,在EDM中悄悄做他的PUNK BOY,是讓自己的堅持在商業世界中活下去的最好方式了吧。

雖然他說他自己一點也不朋克er


長大了,看透了,還有執念,讓人心疼,可誰又會不需要經歷這些呢?誰心中還沒有個執念呢?


我還是挺不喜歡他抄襲的行為的……他在花兒樂隊時期的那些歌很好啊,後來出的各種口水歌只能說是為了迎合市場吧,但是也沒必要抄襲啊


小時候的他可能纔是真的他 現在變了沒準是形勢所迫 人在屋檐下


大張偉做的音樂類型一直在變,但內核其實沒變,他音樂的內核就是他的心。一個人只有一顆心。


花兒樂隊時期有依靠,說錯話馬上就有人圓,基本不出大岔子,單飛之後事兒都得自己扛,說了的話事後想補救都沒招


大概就是一個逼良為娼的故事吧。


題主去搜一下壞蛋調頻,有一期大張偉的,聽完你就知道了。現在我看所有大張偉所謂的變化,新聞都特坦然。


感謝發達的自媒體


先說我自己吧,我是怎麼粉上他的。

最開始我只是覺得他說話很搞笑,出口就是段子。但是他做的歌總是那種洗腦神曲,所以一直對他只是路人。後來路轉粉是因為,我發現了他的兩首歌,一首是2014年的《我就不愛唱情歌》,還有一首是1999年的《靜止》,感覺就像是發現了他真正的一面。特別是《靜止》,當時才十幾歲的大張偉居然能寫出這麼牛逼的歌,真的把我給驚到了。

後來我就好奇,為什麼現在的大張偉不寫《靜止》這種歌了。我才瞭解到,他內心深處還是愛朋克,愛搖滾的,但是在中國,靠著這條路能混出頭的人屈指可數。「為了喫飯」,最終選擇了走電音這條路。現在看見他在節目裏拚命的搞笑,真的有些生活心酸的感觸。

總而言之,喜歡他的人會很喜歡,討厭他的人也會一直討厭。


說實話,我更喜歡現在的大張偉,無論是歌還是人。

以前的大張偉歌並沒有後面的好聽,有力量。而且無論是歌還是人始終有別人的影子,轉型後的大張偉纔是真正有了自己,而且是獨一無二的自己,無論是歌還是人,不再有別人的影子了,每時每刻每首歌都在發光發熱,這樣的大張偉纔是最有魅力的。


我真的特別喜歡花兒樂隊前期的歌,他們那時候還在玩搖滾,玩朋克,後來不得不變得商業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