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在與人的關係中發現永恆的自己是馬丁·布伯說的。

馬丁·布伯(德語/英語:Martin Buber,1878—1965)是一位奧地利-以色列-猶太人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於宗教有神論、人際關係和團體。

馬丁·布伯在《希伯萊的人文主義》一文中,系統地分析了當時世界的危機。指出在近代哲學思想的指引下,人們信奉征服―進步的原則,片面依靠技術,不斷脫離自然,已走向了孤立,崩潰的邊緣。

在社會中,個體淪為「集體」機器的齒輪,人與人相分離,責任感逐漸喪失;在信仰領域,人們已與神聖相背離,無力承擔信仰。

於是世界的意義只存在於表象之中,世界成了無根基的世界。相對主義價值觀,放任的生活方式,道德感的衰竭,成了這個世界的特徵。

布伯認為這不存在於人內心的反求諸已,孤寂沉思的體驗中,而是存在於一種相遇,一種對話,一種在人際中的超越,因為「與人的關係本是與上帝關係之本真摹本」。世俗與神聖間的重新結合,不是體現為一種實體,而是體現為一種關係。


深奧,我認為,不過是你更多看到自己得選擇而已


出自於誰重要嗎?哈哈,別太在意這些,人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不要依靠別人來發現自己,千里馬沒被伯樂發現他也是千里馬。


想到那句經典的「人是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莫名有共同之處吧


這個觀點有點像馬丁布伯。


馬丁.布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