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幹任何事情」


謝邀。

為什麼哲學不是一種受歡迎的學科呢?

原因很簡單。

哲學不功利,哲學不是務實的學科,純粹就是務虛的。(此處簡略回答,以下正式回答↓)

首先,大多數人不瞭解哲學,更不知道哲學是什麼。因為哲學是非定性的哲學,哲學是不可能像物理學那樣精確定義的,也就是說就連哲學這個名詞的含義對於不同的哲學人是不同的。更別說關於那些重大哲學命題的回答,都是眾說紛紜的,哲學是個沒有定義上的共識的一門學科,如果看起來定義上達成共識,那只是追問的不夠深罷了。所以這個學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永遠都是雲裏霧裡的。

其次,哲學不存在大眾化傾向。哲學的本質是追求終極,追求logic之極限,每個哲學家根據自我思考得出的觀念架構出一個個世界觀模型,但是思考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架構,而是因為主體面對客體或者客體的表象時發出的驚異,由此開始了思考。大多數人根本不會有那麼多驚異,也不會那麼務虛,個個都務實的很,想那麼多有的沒的也沒有什麼物質獎勵,就算這些人學了哲學,也只是學哲學史罷了(只有開始了自己的思考,而非一昧地吸取前人的思想,這纔是開始了哲學之路)。

所以,題主你這下也能大致明白哲學是真的無用的。或者說,在哲學這個學科中,那些能起到人類文明發展中有作用的也就那些哲學家,而非哲學家學家(所謂哲學家學家,就是沒有自我思想,全是鑽研前人思想)。還有。。。總體看,哲學一直都是個冷門的學科 ^_^ ╮(‵▽′)╭


常常讓人高興不起來吧

形而上的東西叫我們試著脫離束縛,肉體的心靈的…包括但不限於慾望、心情、道德~怎麼快樂的起來呢,怎麼會受人歡迎呢?

再說大家都哲學去了,工作誰來做嘛…哲學一直是屬於少數人的學問


因為畢業能從事的工作不賺錢


哲學是對世界根本問題的追問與推測,追問很深,理智超強,邏輯嚴密。對於懶得深刻思考或現實功利的人來說,哲學很令人頭疼。


你怎麼會有這種錯覺?哲學怕不是最受歡迎的學科。什麼事是哲學?人類對於諸如「真理」、「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義」等平時絲毫不成問題的問題的深入探究。誰沒有思考過自己為什麼活著為什麼努力,人們都做過哲學,只是不知道那叫做哲學罷了。


1.範圍廣:哲學涉及到的面太廣。從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到我應不應該借給我同桌五塊錢,都是哲學的範疇。所以哲學很難系統化地學習。

2.難理解:哲學大部分內容不是老師課上ppt概括一下可以理解的。哲學的學習需要研讀作者自己的文字。閱讀量大而且枯燥乏味難以下嚥。

3.難就業:哲學沒有對口的就業崗位,除非讀博士出來當教授,但大學期間很少有學生有這麼明確的目標,況且大家都很現實。哲學的教授崗位一般也很少空缺,所以學哲學難以養家餬口。

4.學術前景差:做哲學學術很難對社會產生很大影響力,其輻射範圍一般只停留著學術圈內,況且許多哲學思想的影響力都是在後世才被認知。

5.交集多: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交集很多,比如政治哲學、經濟哲學、美學。許多提出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的人都並非出身於哲學學術屆。作家、經濟學家、音樂家、畫家都對哲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目前只想到這麼多,綜上所述,大部分對哲學有興趣的學生會被學術勸退、現實勸退、或者改行研究與哲學某個分支密切聯繫的學科。歡迎補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