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看一下睡虎地秦簡的為吏之道和嶽麓秦簡的為吏治官及黔首,看看這個「橫掃六合」的國家選擇了怎樣的思想策略。

通常,秦朝被說成是一個純行法家,貶斥其餘學術思想的朝代。但是朝廷中至少能看到有儒家博士,有專好長生的方士。在基層層面,教育官員的教材上多見儒家思想的痕跡。除了可能影響統治秩序的墨家的縱橫家可能被禁止以外(裏耶秦簡中曾見縱橫家被定罪的案例,具體之後再補充),其餘很多思想都能在秦的天下里找到自己的棲身之所——至少焚書之前是如此。

這很像後世漢宣帝所說的「霸王道雜之」,在思想策略上秦大底也是走這條路的,不過「霸道」的成分多了些,後來的焚書,則是走歪了,徹底偏向「霸道」——不過秦二世的宮廷中,仍然能看到儒家博士的身影。

作為戰國君主,對於各派思想,最好的做法自然還是是盡量地兼容並包,取其能為我所用的部分,擇其能為我所用的人才,儘快地實現富國強兵,社會穩定,國際環境對我有利的目標。

用李斯《諫逐客書》的一段話總結下吧:「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另外,說百家思想的時候,盡量不要把他們之間的關係說得那麼那麼涇渭分明。事實上,第一次嘗試對諸子百家思想進行嚴格分類的「論文」是西漢前中期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已經離春秋戰國幾十上百年的光景了。


大家都用的法家,那就說明法家最好用嘍。

這是亂世,你跟人談理想國太扯淡,人家絕大多數人不關心這個世界是不是公平正義,老百姓關心我能不能喫飽飯,士人關心我能不能建功立業揚名立萬,貴族關心我的特權能不能永遠得到保證,法家很現實,它可以解決這一切的問題,即你聽我的,就有胡蘿蔔喫,你不聽我的,就有大棒對付你,簡單明瞭。


首先,戰國國君沒那麼死心眼,他們不會只選擇一家

其次,戰國士人也沒那麼死心眼,誰說法家就不學儒學了?


如果穿越過去的話,當然選墨家了,趕快成立幾十隻墨家式的企業團隊,發展工業。力爭10年內統一六國,15年差不多統一地球了。當然了,穿越者還得是個理工男,文科的另論。

法家的話,一個人穿越的話,真沒看到有什麼優勢,弄不好被貴族給消滅了。


其實把問題換成『如果你是公司老闆,你會才用諸子百家哪一種學說?』

答案就不言自明瞭。

一定是諸子百家只要對公司有利的部分都用。

秦國就是這樣,很多人誤以為秦國獨尊法家,這是完全錯誤的。

秦國只是非常重視依法治國,就跟企業對制度的遵從一樣。哪裡都需要有制度,且這個制度不是單方面的得利,是上到老闆,下到基層都能獲利的制度設計,纔是優秀的管理制度。

上下都獲利,大家自然會樂於遵守這種制度,這就是法家的功勞。

但有制度還不夠,制度只是基礎,法家起的作用是給企業構建了穩定的底盤。如何發展,還得集其它各家所長。

比如縱橫家,處理國際關係。輕重家,思考如何讓國家有錢。墨家、工家、農家都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堪輿家就是地理地質學家,都江堰、鄭國渠這種大型工程就需要這種人才。占星家負責天文,瞭解氣候氣象,很大程度上堪輿家和占星家的學術範圍有交集又有精分。儒家負責文化教育方面。

很多人有誤解,認為秦國討厭儒家,其實並不是,秦國的原則是不養廢材。那種口若懸河,沒半點真材實料的人不會用。

秦始皇時期大儒叔孫通、淳于越擔任秦帝國的文化部長,掌管和整理全天下的文獻。連嫡長子護蘇都交給儒家來教導。可見秦始皇從來不排斥儒家。

後世史書對秦的黑化太多,秦帝國是中華文明的驕傲,我們能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玩意兒全在先秦。

工業化標準生產,我們比西方早了幾千年。

長城是我們的驕傲吧?但老有人罵秦始皇修長城害死多少人。

實際上長城在就是個基建工程,當時國家才統一,那麼多老百姓要喫飯要工作怎麼辦?只能用修建工程盤活經濟。這就跟今天各地政府都在大修基建設施一個道理。

秦國的勞動是要給工錢的,不是電視裏演的那種拿著鞭子抽人。連那些關監獄的犯人都有工資拿,可見法家在制度設計上是多麼先進和人性化。

很可悲的是秦國的真實面貌被黑了數千年,對於不研究歷史細節的人,自然而然的認為秦國是中華文明之恥。

與之對應的西方,羅馬帝國,它卻一直是西方人的驕傲。


法家為國主,縱橫家為國策,兵家主軍隊,陰陽家控輿論,農家掌糧,商家掌經濟,墨家掌科技,兼以儒家教化百姓!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各自的精華部分。讓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


看一下漢武帝/宣帝的選擇,「外儒內法,霸王道雜之」。到了大漢的時候儒家已經不是那個戰國時期的儒家了,混合了很多法家的內核。

之所以有「諸子百家」,是因為在大亂世的時候根據各國不同的需求會有不同的市場。以大漢為例,回血的時候用道家,治事的時候用「大漢特色儒家」混合「管仲經濟學」,燒錢搞侵略的時候更多用的是「申、商之法術」,根據自身國家的需求靈活調整。比如,秦國的商業水平不好,那就更多的需要農家來發揮自身的農業優勢;經濟學在秦國就沒有市場。

還有一個各國領導的必修課程,縱橫家。畢竟錯綜複雜國際社會,搞不好就被人圍殲了,反面教材齊國。


但選一家肯定是不行的

法家儒家和墨家並用是可以的


全部請來,互相詰難,各自提高,讓他們成螺旋上升趨勢


法家,因為實用,顯著


法家嘍,正當亂世,羣雄兵起,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法家治國可以有效控制百姓和貴族,效率高、政治與軍紀清正嚴明,可以有效提升國力。


道家,墨家,陰陽家,農家。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這回答卻是難以說全面,不過從某些方面簡單描述一下就是:

化學+邏輯+工業+物競天擇+自然規律+動植物。


我選共產主義


王陽明是儒家的,可打土匪的時候用的十家牌法明顯是法家的。

不要過於死板,世間的事都是時時變化的,所以處理的辦法也要跟著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