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他們再看以前的文藝作品,那些對前途的迷茫,對社會變革感到的痛苦,是不是就無法感到了呢,那麼以前和那時的文學藝術是不是就變得非常割裂?那麼到時他們的文學和藝術會表達些什麼呢?


發展是硬道理但只是人類道理中極小的一部分。


問題是不斷產生和被解決。社會永遠都是會有矛盾存在的。當代很多文學作品闡述過很多未來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很多都是有理有據的推測。什麼人與機器人的矛盾啊。能源的矛盾啊。太空探索的問題啊。等等。


藝術與藝術之間的頭腦戰,愛與精神的戀愛。不過早晚這種規則被你們坑爹打破嗎?嘖。然後又是某種程度的毀滅。謹慎小心些,這話不假。


我基本同意其它的答案,在這裡再舉個具體一點的例子。在我看來,德國是現階段最趨向於所謂社會發展「完美」的地方,特別是西德,完善的基礎建設,高度的經濟與科技發展,通過科技和政策也極大地縮小了貧富差距。而且因為歷史原因,德國也極大地限制了民族主義,畢竟世界最大的爭端往往是基於國與國的利益,單這樣看來,似乎如果以後各個地方往德國這樣發展,甚至消除國家,民族這些概念,社會就會越趨向「完美」。但這樣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一個社會的狀態,包含著它的過去,現在與計劃的未來。拿限制民族歸宿感這點孤立地看,確實是好的社會發展元素。但如果把德國世界大戰的歷史加上,會發現,這可能是對過去的一種過多的糾正。即使民族主義有一天消失了,也無法完全脫離它曾經的存在,而且這種存在也無法定義它是好是壞,只能辯證地對待。同理,如果慾望是一種社會「壞」的元素,即使慾望消失了,人們也會因為沒了慾望而感到痛苦焦慮和迷茫。社會本身是動態平衡地發展,反而現在的社會,慢慢印證了過去有價值的藝術和文學所表達的觀點。

所以我無法想像一個發展得非常好的社會是怎樣的,事情總有兩面性。如果滅霸打個響指,希望世界清零,而且直接進入高度發展社會,這可能會是完美的社會吧。


說實話我不相信能有一個時代所有人都能達到滿足 即使說歷史上極其繁榮的朝代詩人也表達失意只不過看起來會無病呻吟一點 除非所有人變成共同體不然總歸是有每個人的獨特和每個人的情緒

就算是思考要如何現代社會態勢才能達到不恐慌不空虛 科技發展這麼快的狀態下 都挺老難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