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嗣用既定的一千個字,編成這麼一篇韻文,流傳下來,那麼此文在文學界、史學界是個怎樣的地位?該如何評價?

放在今天,《千字文》是不是還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


古人不是已經給這篇奇文定位了嘛,就是開蒙用的……


看完千字文,我覺得現在人好無知啊,慚愧


現在當然還有價值和意義。

任何人文作品,受當時歷史背景影響,都會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

近期在教女兒認字,做了第一章的PPT。看大家喜歡不。喜歡的話,改天再傳剩下的部分。

視頻歌唱版發布在抖音上,抖音號:nicezhishi。


此類孤本,冠古絕今。

看看它是怎麼來的就可以了。

南朝梁武帝蕭衍【如果說古代哪一位皇帝文采第一,此人絕對在選之列。如果說哪朝君臣皆是文采斐然,數此無他。】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天下第一,這個無人辯駁吧】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這就是現在作為蒙學選材的一大亮點,能儘可能多的認字啊,對於孩童其中的道理內涵倒是其次】,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以用來教育皇族子孫【妥妥地一部貴族學習教材,貴族也不能形容吧】。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

句句壓韻,字字經典。


讀《千字文》,不過是被幾句「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的自然與浪漫吸引,就像除了毛概馬原沒接觸過馬克思的理工學生第一次讀到「一個共產主義的幽靈~」那麼驚艷。但全文涉及自然、宗法、社會、歷史、禮儀等多個角度,後文滯澀而說教。據張五常在《新賣桔者言》書中考,這幾句浪漫詞句的出現遠早於周才子的《千字文》。竊以為周才子起筆調用內容儲備,本人是個愛說教、愛秀優越感的書生。只可惜人們將此文流傳千年,是為周興嗣說教得這樣全面。那中國人的科學的萌芽、對自然的觀察與好奇心及浪漫情懷,都只是世俗祿蠹傳思想的附贈品。價值觀不同,不敢說捨本逐末若此,遂終此。


謝邀,竟然邀請我這種知乎小白來回答這麼高深的問題,真是有些小激動呢。但是鄙人才疏學淺,確實很難評價這類很有影響力的作品。也不是我謙虛,您還是另請高就吧。

最近在讀《千字文》,所以在公眾號上寫了一篇小文《讀書:有趣又有料的&》,不複製粘貼了,點擊此處直達。

需要說明的是,這本張宏毅的解讀,為閱讀提供了良好的體驗。


《千字文》為南朝周興嗣撰,它的撰作,相傳還有一段故事;原來是當年梁武帝令殷鐵石在王羲之書寫的碑文中拓下不重複的一千個字,供皇子們學書用的。但由於字字孤立,互不聯屬,所以他又召來周興嗣囑道:「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只用了一個晚上就編好進呈武帝。這便是傳至今日的《千字文》

周興嗣的《千字文》精思巧構,知識豐瞻,音韻諧美,宜蒙童記誦,故成為千百年蒙學教科書。

看過很多《千字文》的版本,但是發現一本《廿體千字文》對於小朋友啟蒙還是書法繪畫篆刻愛好者都很有幫助

孫丕顯《廿體千字文》包括了鳥蟲書,九疊文等難的一見的字體(上部分)

孫丕顯編《廿體千字文》內含的字體包括了鳥蟲書,九疊文等比較難的一見的歸類。 依次字體為:楷書1款,小篆1款,異體古文12款(含鳥蟲書),九疊文1款,隸書2款,草書3款。

需要pdf的朋友可以私我,無償的


《千字文》很多今人確實不懂。下面是在南懷瑾先生著作中讀到的:說「金生麗水」,好多解釋就是金沙江出金子,南先生說,實際是金屬礦附近,就愛下雨。我本人在本科專業就是學礦業的,後來留意了一下,我天,還是真的!實際去過比如山西一個地方,具體名字不說了,鐵礦挖空後,水文記錄上,多少年難見雨點了。

日本也有過地震雲的研究,實驗室是一個大玻璃罩子,記得中間就是有金屬,然後上層生出雲霧來。然後讓最底層的硬結合物(模擬地層)斷列,來觀察雲霧的各種變化。

在圖書館時見過一本講《千字文》的書,很厚,當時沒太重視,也就沒複印。現在也不好找了。


一本兒童啟蒙讀物,有什麼好說的?

不過要做到讀來通順、押韻且文字不重複,還是很難的。


艱深晦澀 生拉硬湊 用典挺多 至於藝術和文學價值 沒有到特別高的地步 類比於《滕王閣序》 不夠具有品鑒性 但確實得肯定作者本人斐然的才華 我等凡夫俗子八輩子趕不上的

以上都是我瞎說的


古代書法大家的書寫,讓千字文價值大增。千字文論文學水平和四書五經差的遠。但是書寫千字文的書法大家多,而且寫的極好,千字文又非常能檢驗書法水平,好多大家都愛寫千字文。so 千字文,千古流傳了。


文章的確很屌,不過主要是在書法界的地位高,因為千字無重複,磅礴大氣,是個秀書法的絕佳文案,宋徽宗用瘦金體和狂草來了兩場天秀!


啟蒙認知讀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