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自身對辭彙量的不足,不能在寫作中很好地表達自己的心情、語言,與景色之類的T^T我想知道什麼樣的書能提升語言的辭彙量,使自己的文筆變得更好??? ? ? ?。所以拜託各位能夠提出意見( ? ?ω ??)?


我覺得有幾點事情可以做:

一、如果你覺得辭彙量不足,無論是關於人物心理活動還是景物描寫等場景,可以試著仔細讀幾本經典的小說。因為小說的三要素正是人物、情節、環境,裡面有很多大篇幅的人物心理活動或者景色的描述。至於具體讀哪些,我覺得互聯網這麼方便,找幾本經典的小說應該不成問題。

二、經過了小學、中學、大學幾個教育階段,相信即使不是中文或漢語言專業,我們每個人也都掌握了大量的辭彙,之所以在寫作時感到辭彙量不足,是因為很多次匯很少被使用而埋在了大腦深處。所以在想要描述一件事,刻畫一個人物或者寫一處景的時候,可以多想想有什麼不同的角度和辭彙能更貼切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循序漸進就能調動自己已有的積累,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多積累好的辭彙,表達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主動去應用它們。最近,看了一本關於百度年輕副總裁李叫獸(雖然最近已經離職)的書。其中講到他的一個習慣,我覺得對於想要提高寫作水平的人很有參考意義。這個習慣就是,每當你學習到一點新的理論或知識時,自己首先可以找幾個例子來驗證這些理論,然後再去工作或生活中應用這個理論,這樣的話,這個理論才算離開書本真正屬於你了。對於積累辭彙和提高相關寫作能力,道理是一樣的。

四、無論寫人還是寫景,能達到比較傳神的效果的情況下,不一定用了多麼絢的辭彙。翻一翻一些名家的文章,你可能會發現他們用的詞也很普通,但是卻能把當時的情境界表達的很到位,很貼切。比如下面這段摘自阿城的短篇《棋王》——#這時已近傍晚,太陽垂在兩山之間,江面上便金子一般滾動,岸邊石頭也如熱鐵般紅起來。有鳥兒在水面上掠來掠去,叫聲傳得很遠。對岸有人在拖長聲音吼山歌,卻不見影子,只覺聲音慢慢小了。大家都凝了神看。許久,王一生長嘆一聲,卻不說什麼。# ?用的詞都很平實甚至可以說普通,看過小說的讀者會體會有阿城寫文章的精妙和筆力。所以,真正的表達和寫作往往不是秀辭彙量,當然這個階段可能離我們很遠了。

以上,共勉


看多一些近現代尤其民國那批作家的作品,那個時候文字大拿甚多,水平也很高,而且因為時代相距不遠,很多表達並不顯得過時,可以作為很好的借鑒模板。比如錢鍾書,林語堂,魯迅,老舍,張愛玲,林微因,沈從文,年代近一點的有汪曾祺,阿城,阿乙,三毛,以上列舉的都是作家中文筆相當出色的,另外金庸的作品也很厲害。


如果只是為了很單純的回答這個問題,那我給你推薦《辭源》。

沒開玩笑,純粹就增加辭彙使用和漢語理解,那肯定是要辭書。辭書閱讀又不能是單純的查字典,也要理解,那就主推這本《辭源》。不僅能完美解決題主的困擾,還可以有效防治詞不達意,提筆忘詞,詞義混淆等很多書寫常見病。

當然,樓上不少答案推薦的也有道理,各類名著之類都可以輔助增加辭彙量和辭彙理解。畢竟現在漢語教育借鑒了不少英語基礎教育的手法,方法某種程度上可以通用且效果不錯。


給題主介紹個好東西:

現在還在促銷哦

……


看優秀的小說……啥都行。別看起點網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