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種問題以後能問的稍微用點心啊,說法嚴謹一點不行嗎?別動不動「飛船以光速運行」。相對論認為有質量的物體不能以光速運動,而你上來就是一個光速運動的前提。你在前提條件裏就直接把相對論否定掉那我們還有什麼好談的?

如果飛船的速度無限接近於光速,那麼地球上的人拿望遠鏡看完電影所需要的時間趨於無窮


身為一個文科,以我對這個問題的解讀來看,題主既不想挑戰光速極限,也不像是想要挑戰相對論的樣子,我認為題主真正想問的是:

「物質的質量越大,對空間壓迫造成的曲率越大,那麼時間流速就會越慢,而一艘光速飛行的飛船,質量近乎無限大,那麼這個時候,時間的流速和在地球上的流速還是否一樣?」

——這是我在其中一個回答裏的評論。

而如果對這個問題再精鍊一下的話,應該是這樣:

「質量對時間流速的影響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麼這個影響到底是客觀存在的?還是我們主觀判斷的?」

我認為這纔是題主想要搞清楚的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去糾結於飛船是否能達到光速,達到光速後質量是不是無限大,以及人眼到底能不能看到電影畫面呢?

題主雖然是以「看電影」為例子,但問題的重心很明顯不在這裡,而在於「我在地球上」看完「需要多長時間」,在於兩邊時間「流逝時間」的對比啊。

直接回答對比答案不就行了,為什麼要教訓題主這麼一大通?

科學不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麼?現實中的飛船無法達到光速,但在公式裏是可以的啊,怎麼還不準人家假設和想像了,引力波不也是先預言後發現的?冥王星和海王星不也是先預言後發現的?

最後,我的答案是,這部電影你永遠都無法看到第二幀,因為近乎無限大的質量對物質運動的幹擾是確實存在的,所以在你的主觀視角中,那艘宇宙飛船永遠都處於靜止當中。

但如果相對整個宇宙來說,飛船空間內的時間是不是「和整個宇宙的時間撕裂了」,這個我回答不了,因為我看書的時候對這裡也一直抱有疑問。

不過前幾天看了一部動畫電影倒是說了這個問題,《哥斯拉:巨獸行星》,裡面有一段劇情,男主乘坐飛船以光速從宇宙回到地球,在飛船內他們度過了幾年的時間,但實際的地球上,已經過去了上萬年。

至於是不是真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光速飛船上的時間對於地球參考系來說=靜止

所以飛船上的120分鐘對於地球來說是無限長的時間,地球參考系中的題主不可能看完電影

回答240分鐘看完的,考慮到了光的傳播,沒有考慮飛船上時間的相對論效應,哲學上這叫形而上


許多人都喜歡挑戰相對論光速極限,相對論方程已無解,但我們可用邏輯來分析你的問題,當飛船光速遠去,你認為望遠鏡還能看得到它嗎,任何光都不可能被反射。


以光速飛行的飛船上的時間相對於你來說應該是靜止的,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你擁有一把能無視物理規律直接看到飛船上畫面的望遠鏡,你看到宇宙毀滅都看不到電影的第二幀畫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