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快7年的心理諮詢,發現如果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自己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如別人,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會出現一些問題:

1、習慣在人際關係中比較,這種比較通常是一種強烈的競爭,他們覺得人與人之間只有這樣一種比較的關係。長大以後,他們會內化父母對自己的這種教育,不自覺地活在攀比中,和別人比工作好壞、比賺錢多少、比是否有男朋友,女朋友,在攀比中心態容易失衡,嫉妒與不滿同時存在,內心比較痛苦,活得不幸福。

2、長大後他們的人際關係模型不健康,通常只有兩種:「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而不是「你好,我也好」這種健康模式。他們沒法真心實意地欣賞別人的優秀,因為別人的優秀就意味著自己不好,當自己優秀時,也害怕別人對自己有敵意。

3、容易自卑,喪失自信心。在父母你不如別人家孩子的觀念中長大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覺得自己不夠好,內心容易自卑,缺乏自信。

4、容易把人的價值建立在外在條件上。有的父母會說,「你看看誰誰多有出息,人家數學考了全班第一」「你表妹多能幹,多優秀,考上了重點大學,讓父母臉上有光。」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傳遞給孩子一種價值的,好像人只有達到什麼樣的條件和標準才有價值,才值得被愛。比如只有學習好、拿了獎,或者給父母爭光,才有價值,做不到的則活著沒有價值,這種價值觀容易把人工具化。長大以後,孩子持有這樣的價值觀,認為「不優秀不配活」,認為年薪百萬,住上大別墅,過上精英的生活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平凡人則沒有價值。那就會活得很痛苦,很扭曲。因為現實是,有多少人能成為精英呢?我們絕大多數都是平凡人。但是,並不意味平凡的人或者人生就沒有價值,我們依然可以在平凡中感受到生活的美與幸福,活出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三種結果吧

一、破罐子破摔

我就是這樣子啊,你喜歡別人家的孩子,可我又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努力過,又怎麼都做不好,就這樣吧!我就是這樣子的。

親子關係「碎了」。

二、壓力山大導致抑鬱症

你們的要求太高了。為了達到爸爸媽媽你們的要求,我每天睡不好、掉頭髮,你們都看不到嗎?

大概只有我不在了你們才會愛我吧……

第一名就那麼好嗎?我現在就是第一名,可是我一點都不開心,太累了……

親子關係如「瓷器」。

三、無所謂

你們隨便說啊,我反正只能做到這個樣子。

我儘力了,又不能把別人的頭拿過來安到我自己身上。

我自己儘力了就好。

這種算是心大的孩子了,也算是比較健康的。

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別人」。爸爸媽媽再著急也無法代勞。真的自己努力過就好了。

前提是,是真正的努力,而不是只能感動自己但一點兒效率和效果都沒有的那種。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要了解自己的精力狀況,學會節省自己的意志力,把它用到正確的地方。要學會「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把事情做正確」。


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成為每個家庭都繞不開的話題,「英語怎麼這麼差勁,隔壁王阿姨家的小明輕輕鬆鬆就考了全班第一」、「寫作文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嗎,你李叔叔家的孩子上個月參加作文大賽都獲獎了」、「這麼大了家務活都做不好,你大姨家孩子都學會做飯了」……在孩子看來好像自己永遠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觀念里,孩子的心理往往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並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孩子自信心喪失

自信心對於孩子而言是特別重要的,有自信的孩子會給人陽光開朗的感覺,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唯唯諾諾,畏手畏腳。孩子自信心的樹立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家長的積極引導下,幫助孩子一步步地自信起來。如果孩子長期處於家長的指責當中,覺得自己處處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信心還沒有建立起來就直接喪失了自信。

帶來孩子逆反心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長不能有效的梳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會讓孩子成為所謂的「問題少年」。當家長借用別人家的「優秀案例」來指責自己家孩子的時候,孩子很自然的就會接上一句,「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好,幹嘛還要我,讓他們當你們孩子不就好了」,會進一步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養成孤僻的性格

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也是性格養成的過程,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情況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變化。家長經常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奚落自己的孩子,會讓孩子對那些所謂優秀的孩子產生抵制心理,好像父母的寵愛都被那些優秀的孩子搶走了。長期以往的話,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起來,不願意跟其他的孩子溝通交流,甚至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問題。

對家長信任感降低

在家庭的親子關係中,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父母也應該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不僅是孩子應該信任家長,家長也應該給與孩子足夠的信任。長期處於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優秀的觀念中,會讓孩子慢慢降低對家長的信任感,讓孩子覺得自己怎麼做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家長對自己沒有信任,同時也降低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

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吧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每個孩子也都在被別人家的孩子所比較。當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的某一長處,不應該成為指責自己孩子的理由,小明的英語比較好,可小明的數學未必比得上自己家孩子,不要把所有孩子的優點都拿來跟自己家的孩子比較,陪伴他們成長,看著他們一點點的變優秀,才是家長們應該去做的。


孩子對自己的期望值會變高,腦子跟不上,累,自卑。


自卑,厭學,厭世,輕生。

孩子不是成年人,三觀都沒成型,說這些和謀殺真沒啥區別,一個是殺死肉體,一個是殺死精神。

可憐罵完了還要加句我是為你好,笑哭。

說這話的父母應該先想想別人家的父母。比如說馬雲,馬化騰,國家領導什麼的,哈哈哈哈,當孩子的孩子千萬別說,會被惱羞成怒的父母混合雙打的。

笑哭,典型的雙標理論,家庭霸權,甩鍋推卸。

自己比不過,就拿孩子比,沒腦子。

調低點對孩子的期望值。先來個小目標多考10分,慢慢調。孩子又不是機器,作啥妖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