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色調優先是為了保留大光比下的高光部分細節,iso越高,照片越亮,為了保留亮部的細節為什麼反而限制最低iso不能低於200,以6D2為例,為什麼不限制最高iso不超過30000?


高光色調優先這個功能當時我還深入瞭解很多,大概能猜出來為什麼ISO是200

直接說結論,高光色調優先這個功能基本上是假的,和佳能機器的ISO50是差不多性質的東西,為什麼我來解釋一下。

設置M檔時,光圈快門鎖死,ISO固定200,唯一區別就是開不開起「高光色調優先」。最後得出來的照片結果上開啟高光色調優先的那張會比沒有開啟的那張暗了一檔,是不是有點眼熟這個操作?這不就是佳能ISO50的操作一樣嗎?拍ISO100然後降低一檔,實際上還是ISO100。

高光色調優先這個功能剛用的時候我就覺得奇怪,我光圈快門都沒變,為什麼開優先的能 暗一檔?難不成真有什麼計算方法?然後拍了大量樣片,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高光色調優先這個功能實際上就是標200拍100,這樣就做到了降低一檔曝光保證高光不溢出。

驗證方法很簡單,你拍一張高光色調優先ISO200的,關閉高光色調優先ISO200(記得關優先的要換算曝光),然後拍一張ISO100的。後期去對比下你就知道,1和3一模一樣,2高光層次會差一點。所以為什麼這個功能只能用ISO200你知道了吧,因為再下去就是ISO50,可50也是假的啊,都是那100拉下去的,乾脆就做200了

當時我做實驗數據全扔了,想驗證的按上面這個方法去弄就行。我測試機器是5D3,軟體C1,測試方法過曝回拉看高光層次。

說的有點亂,總結一下,高光色調優先就是降低一檔ISO來保證高光不溢出,基本上就是一個曝光補償,幾乎用不到。(本人測試皆以照片測試為標準,對視頻玩家經供參考)


關於為何設定高光色調優先以後,佳能相機最低感光度是200,這個原理我也不清楚。

但是有一點你可能弄錯了:

照片的明暗取決於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組合。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時候,選擇自動感光度,照片的明暗是通過曝光補償來調節。

只有M檔手動曝光,或者某些大光圈鏡頭開大光圈在白天拍攝,ISO200纔有可能比ISO100更亮,


因為高光色調優先實際是用比顯示低一檔ISO記錄圖像再將暗部中間調至使用顯示ISO拍攝應該有的亮度,ISO100是最低的原生感光度,沒法以更低的ISO拍攝,所以只能從ISO200起。由於高光色調優先和自動亮度優化都會提亮暗部,兩個功能有衝突,因此開啟高光色調優先時不能設置自動亮度優化。

開啟高光色調優先記錄的Raw在使用DPP顯影時會被識別並載入亮度修正,使用其它Raw解碼軟體可能不會識別(所以有人會發現暗一檔)。

想不到吧,佳能早就會欠曝提亮這招了。

至於有回答說ISO800水平的基準感光度,應該是想說Unity ISO,和最低原生感光度不是一回事。


之前5D3開iso擴展最低到50,有時候會出現畫面劣化的情況,高光部分會過曝發白

開啟高光優先200比100會有改善,

反過來想也可能本來200就是最佳寬容度的設定

往下擴展到100 高光部分會丟失一些信息


我只想知道像我這種拍jpg和拍視頻的人...到底該不該打開高光色調優先...或者說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關


先 一下,要上課了一會再答


因為只是推測原因所以匿名了。個人猜測是因為佳能的cmos雖然是模擬讀出放大電路,但是基準iso應該是800(或者某個值),低於基準iso的曝光實質上是並沒有改變實際曝光量的,只是在讀出之後進行數字的運算,看似輸出的碼值改變了,但正如之前所言,實際的曝光量沒有變,高切的高光信息也並不會多出來。應該是因為這方面的考量,所以佳能在高光色調優先設定了最低iso的限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