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恐龍時代,從中/晚三疊世到晚白堊世,滅絕是一直存在的。

例如生活在晚三疊世南美洲的埃雷拉龍,從化石記錄看可能在晚三疊世卡尼階結束前(~227Ma)就已經滅絕。

又例如生活在晚白堊世蒙古的原角龍,化石僅出現在坎帕階(~72Ma)的地層中,此時距離晚白堊世的大滅絕還有大約六百萬年,對普通人來說應該和永恆沒有太大區別。在同一地點,稍晚的地層中原角龍已經被矮腳龍何耶龍等物種取代。

物種級別的滅絕貫穿了整個恐龍時代,單個物種在地質歷史中存在的時間一般來說也就是百萬年這個數量級。規模較大的滅絕事件不僅僅有著名的晚白堊世大滅絕,在整個中生代中也出現了若干次。絕大多數的非鳥恐龍物種在6600萬年的小行星撞地球前就已經消失了。


大眾一般所說的恐龍即非鳥恐龍,在距今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滅絕。

實際上的恐龍是一個完整的演化支,包括鳥類,所以它並沒有滅絕,不過現在鳥類已經高度特化,類似的滅絕事件再來一次,鳥類不一定能熬過去。


非鳥恐龍絕大部分在kt線滅絕,不確定有沒有熬到新生代的個體。雖然從來沒發現過化石吧。鳥類這隻中生代演化出來的大部分種類也在kt線前滅絕了。現生恐龍——鳥類大部分都是少數種類(也許不超過三種)在新生代重新輻射演化的產物。


不在鳥類那條線的恐龍都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滅絕了。(其實這個問題百度一下就出來了…)


你是認真的麼?


恐龍還沒滅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