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顯然是熱議的,我本人也有很多想法,但是實在是慚愧,太不成熟,所以想廣納意見和觀點


好處我覺得不怎麼明顯,畢竟一個暮氣沉沉的國度,給人感覺也不怎麼有活力。

另外,糾正大家一個知識點:老齡化不是因為孩子太少,孩子太少是「少子化」,而老齡化最直接的原因只有一個:老人平均壽命活得太久。

雖然這樣說可能會涉嫌政治不正確,但是老齡化疊加少子化,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什麼會造成老齡化?那是因為過去生育太集中,不管你承認與否,一個嬰兒潮就會造就一波老齡化。

所以,這一波嬰兒潮也會在將來造就一波死亡潮,也可能讓人口瞬間銳減。這個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日本嘍。

不過我們比日本好一些。

分割線………………………………………………………………

壞處

1:新生兒人口下降,相關產業(嬰幼兒奶粉,紙尿布,玩具,教育機構等)萎縮明顯。大學很可能會開啟倒閉潮(如果招留學生不理想的情況下)

2:未來青年減少,社會消費會爆減(日本低慾望消費,老年人手裡有錢但是不敢消費或者是沒大額消費的必要)。

3:養老金虧空,退休年齡會一推再推(看新加坡七十歲還在工作)。

4:人才儲備,除非學習美國西歐放開國門,吸引外國優質青年入籍,人才缺口會很大。畢竟我國是全產業鏈國家,需要的基層技術人員就已經很多了。早知道哪怕是開挖掘機也是一件技術活。

5:醫療系統會崩潰。90年以前的人口數量太大,那麼多老人存活,對醫療養老的需求會爆炸。社會對於「老而不死是為賊」加劇認同。(參考日本青年殺老年人反而網上鼓吹點贊三千人的極端案例)

6:忍一忍,拖到90年前的人死光,社會曙光就來了。也就只是40_50年罷了。

總結起來,壞處關於教育,醫療,養老,嬰幼兒消費,人才儲備這幾個顯而易見的。

好處 1:教育競爭壓力小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機構雖然會倒閉,但是內卷化確實會降低很多。

2:工作壓力也會小很多。再多人鼓吹機器人,可幹活的人少,但可供選擇的就不多,員工待遇會增加(參考日本僱傭制度,如今的日本更願意花高價終身僱傭新人)高收入高福利是標配。底層社會勞動者生活水平會提高。

3:被動強制產業升級,技術升級,以及走出國門找利潤。擴大世界影響力。

4:養老產業會催生出新的萬億級巨無霸。

5:高收入高福利加速了對外國青年的吸引力,至於能否篩選出優質青年過來,就看政策了。


老齡化社會的本質上是少子化。也就是出生人口不夠。日本老齡化已經持續30年,既然出生率不夠,當然希望老人早點死,但是日本老人還非常健康,這個就尷尬了。

這就導致日本對外投資基本上涉及建設方面的全部停滯,日本沒有足夠工人。當地人素質不夠成本太高。

這就和裝修房子一樣,日本設計好,但是個半包你家要出人幫助他,價格還不低。而中國設計一般,但是個全包,工程質量有保障,時間短,價格和日本一樣。作為甲方,你選擇誰?


老齡化是人類接受了異類的挑撥厭惡生育的結果。對社會的好處壞處當然是第一代出生少的人小時候享受了超級好的待遇,到壯年後要接受養老人的愁煩。


中低端房地產的崩盤,有可能的部分放開戶籍制度。

好壞參半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