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的時候在北京讀書學習美術。

入學時第一堂課,有位年輕的男老師負責為我們班和隔壁另一班進行學校介紹和第一次班會。(我們這兩班基本都是潮汕人)

老師是這麼說的:你們啊,從廣東來到北京很不容易~很難得,你們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只要自己學習好自己的就好。畢竟學校裏很多都是首都北京的孩子,不要去和他們攀比消費和成績。比不過他們是很正常的……

當時我們一臉懵逼…… 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善意還是惡意……到底想表達什麼……

隨後在新學期的考試後,年級前十被潮汕人包攬了六個。

學校一個年級有12~14個班不等。每班15、6人。原本學校學生比例大概是……東北人3:北京人2:其他省份1。潮汕人來了後變成三多的羣體。此後就開啟了潮汕人與東北人相愛相殺的日常……(嗯……沒北京人什麼事)


其實很簡單 在城市有規矩 在鄉村有規矩 只不過各個地方的規矩不一樣 習俗不一 導致認識不一樣 外來人來到當地 不懂當地的規矩 當地人看不慣 肯定有看法 相同的外地人不瞭解當地的規矩 還我行我素 一受到非議就會覺得 受到歧視

像這種現象 不光是北京在哪裡都一樣


所有人都來北京旅遊,然後把幾天內對北京人或好或壞的觀感一股腦說出來。

北京地位特殊,不管是喜愛還是厭惡,大家都愛評論一番,而且很多不喜歡北京的人,不管是出於覺得不公平的心理還是出於厭惡**的心理,往往會對北京人和北京城的產生仇恨心理,要不就是極度鄙視,要不就是極度仇視


結果北京人還被人說排外,上哪兒說理去


因為北京人少,就兩千多萬。

「外地人」多,全國人口減去兩千萬那麼多。


謝邀。

1,從基數上來看很正常吧,北京常駐人口2100(經網友提示修改)萬,「外地人」有十四億。

2,從北京人口構成來看也很正常。辛亥革命光復前,北京內城理論上只讓旗人(滿洲、漢軍、蒙古八旗)和旗下包衣居住,注意是理論上,這批人仍然保留很強的東北和內蒙習俗及歸屬感。光復後,尤其是北洋政府倒臺後,全國政治中心南移金陵,華北經濟中心東移天津,北平官宦、知識分子、富豪家庭大量外遷,很多周邊河北民眾遷入。這批人的口音改變了老舍等人口中的madarin,成了現在大家以為滿是兒話音的所謂「北京話」。這批人後代最愛自稱老北京,其實生活習慣及內心還是河北的。解放後,大量幹部、軍人、全國各地支援首都建設的勞動者來到新北京,成了新北京人,其中自恃有身份的一幫人喜歡自稱是「大院人」,而解放前在京的普通勞動家庭被稱之為「衚衕人」。這批大院人不敢腹誹(更不要說直言)歧視任何外地人,因為他父母本身就是外地來的,而且他這個北京娃可能當年會被院裏看車棚的操外地口音的大爺追得上天入地、居委會操外地口音的大媽罵得體無完膚。

以上,我從不認為自詡「老北京」就能給某些人帶來任何身份上的光環或者人品上的加成,更鄙視那些因此而瞧不起所謂「外地人」的嘴臉,按照比較刻薄的北京知名作家的話說「XX裏的泥巴都沒洗乾淨呢就裝大尾巴狼」。我願意跟老北京一起回憶當年後海的冰場、衚衕的蔭涼、街頭的小喫、大院裏單位夏天自製的冰棍和汽水。。。。。。


作為一個三代北京人。祖籍河南的北京人。

我身邊高校大院認識的孩子都是爺爺奶奶那輩來北京高校援建的後代,祖籍哪裡人都有。

我們大部分的想法就是,河南人東北人(少數還有在意河北人)區別對待,其他外地人一律一併處理。。沒啥偏見也沒啥太多瞭解


北京會評價對外地人印象的基本是普通市民階層居多。而這羣人大多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 ,缺乏基本的地域地理常識,所以經常容易出現「外地人」如何如何的評價,而不是具體到地方,具體到地級市的評價。而不同地方的人性格做派都不一樣,容易出現前後矛盾,所以後來就逐漸被刪減了


因為不在意,就像為啥有那麼多辱華的,確一次也沒見抗戰劇被說辱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