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郵箱里有一封趁自己剛剛生產完的熱乎體驗,寫給孕晚期好友的回信,聊了些孕晚期我們共同關注的一些真實小細節,供准媽媽們參考(數胎動、不宜過於勞累、控制血糖和孕後期體重、準備好待產包、預想好緊急情況下如何快速去醫院等,她自己會準備好,所以信中沒有提及):

孕晚期注意事項

1. 減輕水腫

少吃高鹽食物,需要注意的是醋、醬油等調料的納含量也比較高。

還有一個食療的辦法,就是吃冬瓜,或熬綠豆湯、紅豆湯喝,熬的時候有技巧:豆不要爛,快速煮幾分鐘,沒爛前喝掉湯。食療比較安全,我是腫的時候喝一下,或是一周喝一次半次的。

另外的方法是把腳墊個枕頭略架高,或輕輕按摩小腿以緩解水腫。

2. 促進鈣吸收

如果腿開始抽筋,那麼要考慮是不是缺鈣,我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孕後期也有吃鈣片,其實吃維D就好。乳酪等奶製品也可以適當吃點,不過乳酪鹽份高,酸奶糖分高。 可以買無糖的酸奶,與水果一起打成奶昔,就當自製一杯星冰樂,哈哈

適當曬一下太陽,能促進鈣的吸收,夏天曬幾分鐘就可以了,不過要皮膚直接曬到太陽,隔玻璃曬沒效果。

如果媽媽沒能及時補鈣,寶寶據說不會缺鈣的,只是會透支媽媽體內的鈣。 產後一段時間,仍建議保證飲食中鈣的攝入量足夠,又其實為了預防晚年的骨質疏鬆,醫學建議女性30歲以後就要開始關注自己的鈣攝入量是否足夠。

通常來說,華人的飲食結構,鈣和鐵的攝入量偏少。紅肉富含鐵且較容易吸收,像是牛肉呀可以常常吃一些,肝類動物內臟含鐵量也高,但是不易每天多吃。

3. 睡覺的姿勢

如果發現睡覺困難,不要太糾結睡姿的問題,醫生和孕產書一般建議左側睡,但如果你在睡覺中翻身的話,不用過於擔心。

晚期睡覺太難受時,可以變換睡姿(一般側睡確實舒服些),甚至可以背後墊個枕頭半卧睡等。起床的時候不要太猛或正面硬起,可以側著身子先用胳膊支撐,然後再慢慢下床。

4. 尿頻

胎兒會不同程度壓迫到膀胱,所以晚上起夜是正常的,不必緊張。

有個排尿的小技巧:身體在馬桶上略前傾,可以排得乾淨一些。

不要因為怕尿頻而不喝水,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尤其是夏天。

5. 產前焦慮

臨產前,無論哪種生產方式,媽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我當時是明顯感覺到了,開始是怕早產,後面是怕突然發作,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沒有焦慮那就太好了,如果察覺到有點焦慮也非常正常,不要緊張。這裡面有激素作用,有相關知識和心理準備的話,情緒上相對會平靜些。 提前和你家那位和你媽媽打好招呼,讓他們懂得在你緊張時保持幽默和鎮定。

6. 生產:信念和鎮定

我家的繞頸三圈,醫生開始說要剖,後面別的醫生又建議順。我雖然嘗試了順,但心情比一般孕婦要緊張,進產房時助產士說「你怎麼這麼緊張」。

順產開宮口的過程比較慢一點。疼時不要亂喊,保持體力,如果能用無痛分娩就用,我學習過相關資料沒啥影響。進產房最重要的是保持平靜和鎮定,聽助產士的話,他們會教你用力,用心聽他們怎麼說的,自己用腦子體會,用對力的話半小時就出來了,甚至更快。

另外,你的媽媽和姐姐的生產經驗不一定對你有用(可以詳細問一下,做好心理準備),我媽媽和姐姐都是提前一天見紅,而我是破水後12小時內生出來。這個是說,如果你聽到誰生產的特別不順利,這未必和你相關。

人體很聰明的,要對自己有信心(信念和鎮定是順產成功的一大半),能懷就能生,能生就能養。

但如果醫生最終建議你剖,就安心剖。

產後恢復

1、是否需要坐月子

我沒按傳統坐月子。生冷吃了,空調開了,基本是西醫的一套。

2、多睡覺,充分休息

我當時有點亢奮,休息不足,生產後人情緒會激動,激素也分泌得足足的,讓新媽媽有時間照顧小寶寶。所以不睡覺你可能不太會覺得疲憊,我一天幾乎只睡三四個小時,主要是因為產後身體不適和對寶寶的過度緊張。 但我現在回頭看,建議你大大咧咧一點,寶寶第一個月需求特別簡單,吃了睡,睡了吃是最佳狀態。你要養成他睡你也趕快睡的習慣,小嬰兒的睡眠是一小段一小段的,要有心理準備。 睡的好,營養夠,產後恢復的才好,倒不必一直糾結國內傳統的「月子」。

3、我妥協的地方

對於傳統的一些方法,有些我還是半信半疑遵守了的,比如說會回奶的食物沒吃(醫院有培訓,不能吃韭菜、人蔘什麼的),生的時候是夏天,但依朋友的建議穿了紗布的長袖和薄襪子(因為會一身一身的出汗,所以要多備幾件換洗的),沒戴帽子,也吹了自然風,洗了頭也洗了澡,到後面乾脆穿了短袖。

4、月子病存在嗎?

但我發現月子還是不要直吹空調和涼風直吹,我有天睡窗邊,天亮前空氣比較涼,平常肯定沒事,產後可能體虛,我立即就拉肚子了。當然拉了幾天也恢復了,娃也沒事,所以所謂月子病不能恢復不必相信。 我也和我媽確認了,她生養了四個,有在月子里身體不適過,但沒有落下月子病。

5、其他坐月子的細節

關於坐月子,還是有不少細節,把握住原理就好辦了:全身的關節和韌帶在激素作用下都松馳了,完全恢復要到產後半年的樣子,年齡大可能恢復得還要慢一些(前半年不要進行跑步等強度大、激烈的運動)。

所以,加重身體負擔的動作要小心:比如咬硬物(我沒注意吃脆骨啥的,結果牙疼了幾天,現在恢復了),比如提重物(加重內臟下垂),比如久蹲(易造成子宮脫垂)。 每天可以活動活動,但每個姿勢都是自己舒服並且不要太久就好。平躺是比較好的姿勢。

另外,如果是順產的話,腹部的恢復不是靠纏什麼的,纏反而容易引起擠壓盆底肌。我沒用腹帶,醫生不建議。 剛剛生完起身腹部肌肉比較薄弱,不要像平常那樣正面起身,用胳膊撐著側面起身,這樣腹部肌肉壓力小一些。

產後就要積極進行腹肌和盆底肌的鍛煉。 腹肌從腹式呼吸起,漸漸再過度到收緊腹橫肌等。最初動作要輕緩,如果腹直肌分離兩指以上,不能隨便做卷腹,會加重分離。

盆底肌用凱格爾運動,這個要終生練習,能有效預防晚年漏尿。

(收到我這封信的朋友,現在粉雕玉琢的寶貝也已經上幼兒園啦,我們兩家的寶貝也在兩歲左右會過師。現在我們的關注點又從孕產和養育小嬰兒,轉向了學前教育……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呀)

更多的孕產乾貨分享,詳見孕產全面總結文:

有什麼功課是孕期沒做足,後來會讓你後悔萬分的??

www.zhihu.com圖標

該答案包含有如下內容:

孕期各階段情緒調整和注意事項

簡單易行的孕產婦營養指南

新生兒安全及產後抑鬱的預防

產褥期(醫學上是42天)注意事項母乳餵養要點總結腹直肌分離的恢復嬰兒帶養注意事項嬰兒安全注意事項孕產養育書籍推薦

感謝你的閱讀和信任(p.s. 我覺得你可以關注一下我這樣珍惜朋友、關愛朋友的人,哈哈哈)

@知乎親子


作為孕期頗多故事的老母親,特來貢獻幾條經驗,都是親身經歷,不周之處,敬望海涵,煩請大家補充。

1、關注胎動、記錄胎心

孕晚期必須要注意的是學會觀測自己的胎動。最好是從28周開始,正規地記錄每天胎動,這會給後期的監護胎兒的正常發育帶來很多便利。

①為什麼要正規記錄呢?因為每個胎兒胎動的頻率、強弱、發生的時間、持續的時間、間隔的時間都不盡相同。

②每天早中晚飯前或飯後,選擇固定的時間,在身體情況大致穩定的情況下記錄胎動,可以用筆記,也可以用app,應用商店裡有很多,選擇你喜歡的即可。《鄭玉巧育兒經胎兒卷》中曾介紹過一個詳細的方法:

每次記錄一小時,在這一小時內最好不要靜靜地躺著或坐著,可以走動、聊天,但也要避免因注意力不集中漏數胎動。把3次計數的數值相加,再乘以4,可以代表12小時的胎動數。

③除了數胎動,還可以記錄胎心

同樣是進入7個月以後,孕婦可以記錄每天聽胎心的節奏、次數、強弱,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可以的話就買個胎心儀,隨時隨地就可以監測。這真不是矯情,而是在你確實遇到危險的時候,孩子的胎動不明顯,去醫院監測又不方便的情況下,你就會發現,隨身攜帶一個胎心儀是多麼有必要了。

孕後期我曾經發生過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那就是雪地摔跤!那時候距離我預產期還有兩個月,正巧天降大雪,每天送我上班的老公剛好值夜班,也沒法送我上班,他囑咐我他沒下班不予許我出去,生怕我在雪地里摔跤。可是,作為老師,如果大雪封門就不去上班,會耽誤孩子們的課程,也給其他的老師添麻煩,我思來想去,還是鋌而走險,決定出門打車去上班。可是誰曾想到,我叫來的計程車,在快要開到校門口的時候,竟然讓我提前下車,理由是校門口有個大下坡,大雪天開車下去不安全!what?這是什麼理由啊!但是也沒時間跟他閑扯,畢竟我孤身一人,真要是爭執起來,我的處境更危險,於是我就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我曾經在別的回答中寫過這樣的記錄:

然而怕什麼就來什麼,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幾步之後還自覺一切安好,正鬆了口氣,沒想到此時左腳一滑,整個人瞬間傾斜,我努力控制著平衡但根本無濟於事,東倒西歪,一屁股栽在雪地里!坦白說當時的我真心被嚇破膽,生怕孩子摔出個好歹,一萬個懊惱,一萬個不安!路過的副校長一看摔倒的是我,嚇得臉比我還白,一邊埋怨我怎麼這個天不知道請假,一邊過來扶我,一個勁兒問我要不要去醫院。我驚魂甫定,語無倫次,副校見我梨花帶雨一臉慫樣,無奈,只好打電話叫學校里的體育老師過來,一起把我攙扶著回了辦公室。

我情緒穩定下來,想著給老公打電話,可是一想他要是知道我摔倒了,又不了解情況,雪地開車趕過來,不是更危險?算了,再觀察一下,穩妥一點再說。於是我先去洗手間看了看,確定沒有出血,然後肚子也沒有不適,癱坐在辦公椅上,靜靜感受胎動,我想如果胎動正常,肚皮也不發緊,那應該問題不大。可是,一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一點點胎動也沒有,每天上午,孩子都是要胎動的,現在根本就沒有,沒有!我開始慌了,像個神經病一樣給老公打電話,一邊說一邊哭,前言不搭後語,話根本講不清楚,我說完蛋了,孩子出事了,孩子不動了,我把孩子摔壞了!老公那邊不明所以,但確定我是在單位後他猜到了大概,他也是又氣又怕,說讓我等他來接我。

那個時候我特別後悔,沒有隨身帶著我的胎心儀,如果胎心儀傍身,監控一下孩子的胎心情況,我可能就不會那麼焦慮和無助了。好在後來孩子沒啥事,胎動也慢慢恢復了正常,在老公的堅持下我還是去了醫院檢查,幸好諸事平安。

2、堅持運動但是不要勉強

我剛懷孕那會兒孕反嚴重,吐瘦了10多斤,後來孕吐減弱,又是一條好女,每天上下樓和步行無數,堅持運動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順產,也希望運動過後的自己能夠做到長胎不長肉。到了孕後期,我的運動習慣依舊持續,但是有好幾次由於當天爬樓梯過多,肚皮緊的厲害,是的,不規律宮縮了,雖然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也從《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上看了很多相關的內容,但依舊心慌。

所以孕後期的運動量一定要控制好,不要過分勉強,根據自身的接受能力來設置,切勿盲目跟風。

3、做好順產的心理準備和知識儲備,但不要有壓力

很多醫院的孕婦學校都開設了免費的順產體驗課,給孕婦及家人普及順產的相關知識,遇到這種情況,果斷報名參加,孕婦學校會教授很專業的生娃小妙招,比如拉瑪澤呼吸法,這是一種主要運用於第一產程(即從規律宮縮到宮口全開)鎮痛法,通過調整呼吸來配合生產,雖然不一定能完全減輕生產過程中的疼痛,但可以幫助緩解。從孕7個月開始就可以去學習這種方法了,但是注意三點:

①必須去專業的機構或醫院學習,不要自己對著網路資料瞎弄,答應我,好嗎!

②處於高危妊娠狀態、有內科合併症(心臟病、肝、腎臟疾病,甲亢,糖尿病等)、外科合併症(扭傷、摔傷等)、胎位不正等情況的產婦不適用於此呼吸法。具體情況還是要遵醫囑。

③需要有同伴(通常是丈夫)一起陪伴練習。

做好充足的順產知識儲備,可以讓你在發動時不會感動過分驚慌,平和的心態是生產順利的要素之一。但是,如果不構成順產條件,需要剖腹產,也不要有心理壓力,孩子怎樣來到世間的方式並不重要,也不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比如我一直希望能夠順產,但是後來評估孩子順產條件不樂觀,建議剖腹產,我毅然決然聽從醫生安排,並且積極配合,孩子生出來後一切正常,現在已經3歲半了,無論是生理髮展、認知發展還是情緒和社會化發展,都很正常,與順產娩出的孩子並無二致。

所以,不要對生產的方式過於焦慮,根據自己當時的身體條件來決定就好。

4、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密切關注有無異常情況

孕後期你可能會出現的身體變化有:

①末期3個月內的體重可能會以每周0.5千克的速度增加,體重增加的幅度與個體的狀態有關;

②胎兒越大,給子宮附近的器官造成的壓力就越大,可能會出現氣短、呼吸不通暢、背痛感、手腕痛,我孕後期那會兒背痛、手腕痛是常有的事情。

A 為什麼會氣短?因為增大的子宮使得膈肌抬高,所以很容易覺氣短。但是別擔心,媽媽都是自有一套保護胎兒的系統,會保證胎兒的氧氣供應,胎兒自己也會盡量獲取氧氣。但是如果長時間出現非常嚴重的氣短,還是要及時就醫的,不要忽視。

B 為什麼會背痛呢?因為進入晚期,胎兒身體增長迅速,孕婦肚子明顯增大,站立時,腹部向前突出,身體重心前移,為了保持平衡,會不自覺地後仰,時間長了背部肌肉就會緊張,引起背痛。C 為什麼會手腕痛?因為妊娠期筋膜肌腱及結締組織的變化,使腕管的軟組織變緊而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手腕疼痛。

如果這些原因引起的疼痛,其實不要擔心,分娩後就會癥狀減輕,我現在就不再存在這些疼痛了。

③膀胱壓力增大,尿頻,或者尿失禁。毫不羞恥地說,孕後期真的憋不住尿,所以大月份的你,記住上廁所要趁早,去一個新的環境,先確定好廁所的位置再說。

④可能會出現胃灼熱、腳水腫,我的胃一直不錯,但是腿和腳腫到沒朋友,後面會附圖一張。

⑤便秘。孕期我一直堅持運動,飲食也打配合理,膳食纖維攝入不少,但是後期便秘很嚴重,甚至有點痔瘡的感覺。

⑥可能出現布雷希宮縮。這種宮縮是非常有意義的,代表它開始軟化宮頸,並使其變薄,為分娩做準備,這種假性宮縮不同於真正的宮縮,是沒有規律的,不要過分緊張,如果你出現了宮縮,就觀察是否有規律,是否是由淺入深、強度逐漸增加,如果不是,而且預產期未到,可能只是布雷希宮縮。市面上也有售賣軟化宮頸的孕婦茶,國內國外的都有,我沒有買過,但我周圍不少孕友都買了,據他們說效果尚可,我沒有親測,沒有發言權,不予置評。

⑦關注妊娠紋,在肚肚暴漲的時間段,更要關注自己的皮膚,使用不過敏的妊娠霜,我們要健康,也要美。

孕晚期的腫腿非常誇張,那時是真的腫,現在也這樣粗,但現在是真的胖,多麼痛的領悟

5、不要過早按摩乳房,過分刺激會造成宮縮早產

很多孕婦為了促進乳管腺的疏通,幫助產後乳汁順暢流出,會在孕晚期按摩乳房,或者用乾淨的溫毛巾敷在乳房上面,來加強乳腺四周的血液循環。請務必注意在按摩時手法不可過激,過分的刺激會引發宮縮,有早產可能,或者發生其他的意外情況,萬事小心啊!

6、準備好待產包,並列好分布清單

從產婦用品到嬰兒用品,我準備了大大小小4個待產包,後來又努力精簡,總算把林林總總的用品縮減到一個箱子里。這個箱子我時刻放在車的後備箱,預防萬一臨時發動,來不及拿。

由於東西太多,我記錄了詳細的清單,記錄好每樣東西都在哪裡,並且把箱子里的東西也逐個打包貼好標籤,防止產褥期照顧我的家人和月嫂找不到位置。

當時的文件,精簡過的,帶的量都不大,這些事產婦要用的東西

特別要強調的時「長款開襟睡衣」,因為我做產檢的醫院開設了進產房參觀的孕婦課程,發現生娃的時候要光著PP走來走去,為了防止尷尬,我提前買了兩套長款(長度到膝蓋上)睡衣,而且是開襟的,這樣娩出孩子後可以第一時間打開衣服讓孩子接觸乳房。

進入產房的小包,我也提前備好,物品清單都寫好,預防萬一到時候我孤軍奮戰慌亂中丟了東西,可惜後來我剖腹產,啥啥都沒用上。

這是待產包里孩子要用的東西,冬天生娃,帶的衣服比較多

7、準備好嬰兒用品

趁著產前最後的這段時間,囤點嬰兒必備品:嬰兒裝、嬰兒車、嬰兒出院時要用的安全提籃、嬰兒床、嬰兒寢具、紙尿褲、洗浴用品、護膚用品、護臀霜……要講囤貨那得相當大的篇幅,相信大部分孕婦從懷孕開始就已經開始囤貨了,我在此按下不表。

8、提前選擇你喜歡的喜蛋喜糖盒

我們當地的習俗是孩子一出生,就要一周之內給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送喜蛋喜糖,我孕後期閑著沒事就在網上選心水的盒子,最後綜合了價位和風格的多種因素,選擇了粉嫩的紙款小pink,便宜但質量超贊。到貨後就跟老公一起折盒子,邊折邊暢想孩子出生後的生活,心裡滿是喜悅和責任感。我老公連喜蛋上的喜字都提前備好了,就等著孩子一出生,趕緊煮雞蛋,其他家庭成員開始瘋狂貼喜字。

要送給哪些人禮盒,我們也提前列好了名單,由家裡其他成員安排送出。

9、Xing行為要適量

孕後期要注意不要過分激烈的同房,很容易引起宮縮導致早產,還容易感染,引發胎兒宮內出現危險。

目前先想到這些,後面想起來再添加。祝願所有的孕產婦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也希望所有的小寶寶都健健康康,可可愛愛!

感謝 @知乎親子的邀請,對了對了,推薦這套書,我的產前產後,全靠這套書科普最基礎的養育知識: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2018增訂升級)京東去購買?

胎心儀我沒買特別貴的,自我感覺有個基礎功能就行了,後來我的胎心儀送給同事了,同事生完以後又送給另外一個同事,因為我養娃一直都挺帶勁,大家都說想沾沾我的好運氣,咋地啦,一不小心我的胎心儀成了錦鯉??

胎心音監測儀器家用+兩支耦合劑電池孕周盤水溫卡京東去購買?

全棉時代 濕巾孕產濕巾孕產哺乳清潔濕巾濕紙巾15*20cm京東去購買?

那,就大膽發射我的好運光波給大家吧,請接收,biubiubiu~


作為服務過1000+孕媽的我,想給這個問題來一個終結!!

*這是一篇由業內人士寫的乾貨長文,寫這篇長文我花了6個小時,可至少為你節省1小時看其他回答的時間!

所以我覺得,即使是花15分鐘閱讀也是值得的。

孕晚期的媽媽們需要注意什麼?

其實無非就是6個部分:產檢、飲食、體重、常見不適、注意事項、臨產先兆。

一、孕晚期產檢內容注意事項

孕28周,媽媽們會迎來第五次產檢。

1)常規檢查:

  • 檢查子宮的大小和高度
  • 測量體重和血壓
  • 血常規:若發現貧血要在分娩前治癒
  • 尿常規:檢查有無感染、糖和蛋白質
  • 查胎心

2)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檢查空腹,喝含75g葡萄糖的糖水後1小時,2小時的血糖,檢查有沒有妊娠糖尿病。(有的醫院可能不一樣)

做糖耐量篩查前一天晚上8點以後不要進食,水也少喝。

喝糖水的時候不要太快,慢慢喝,一點一點的喝,不要一口喝完,要在3—5分鐘之內喝完。

喝完後最好正常走動,這樣一個小時內能量會有所消耗,會幫助降低血糖濃度。

3)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艾滋病抗體:

乙型肝炎兩項檢驗如果都呈陽性反應,一定要告知產科醫師,在准媽媽生下寶寶24小時內為新生兒注射疫苗,以免寶寶生下來被感染。

孕32周,第六次產檢

在孕周滿28周以後,產檢將由原來的每月檢查1次改為每半個月檢查1次。

1)常規檢查:

稱體重、量血壓、問診、查子宮大小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

2)血壓、蛋白尿、尿糖、心電圖、肝膽B超等檢查:

由於大部分的先兆子癇會在孕期28周以後發生,所以,對血壓、蛋白尿、尿糖等的檢查十分重要。

如果測量結果發現准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准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

另外心電圖、肝膽B超的檢查也是必要的。還要根據孕婦情況複查血糖、膽汁酸。

3)水腫檢查:

在孕周滿28周以後,醫生還要檢查准媽媽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為此時准媽媽的子宮已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下肢靜脈迴流,所以,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

Tip: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且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

孕34周,第七次產檢

1)常規檢查:

稱體重、量血壓、問診、查子宮大小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

2)測量骨盆:

寶寶能不能通過骨盆而順利娩出,既與骨盆的大小有關,也和寶寶的大小有關。為了弄清骨盆的大小和形態,了解寶寶和骨盆之間的比例,產前檢查時要測量骨盆。

孕36-42周,每周產檢

36周以後大約一周一次產檢。這時准媽媽的心要細緻再細緻,密切觀察,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有什麼「風吹草動」。

1)常規檢查:

血壓、體重、宮高、腹圍、血常規、尿常規、B超等,大致估算出胎兒的重量範圍。

2)胎心監護:

一般從32周開始,產檢會加入胎心監護,每次約20分鐘。

從懷孕37周開始,每周要做一次胎心監護,藉助儀器記錄下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以了解胎動、宮縮時胎心率反應的依據,推測出胎兒有無缺氧。

常見問題:

家中自備胎心儀聽胎心有必要嗎?

沒必要。胎心儀對胎兒可能的問題反映的不及時也不全面。當胎動減少時,也許胎心正常;如果胎心不正常了,說明胎兒情況已經很嚴重了。評價胎兒宮內狀態最敏感的指標是胎動減少,不能完全憑靠胎心儀判斷胎兒宮內狀況,如果出現胎動減少,需及時就醫。

產檢時的注意事項:

  • 每次體檢,衣服宜寬鬆容易穿脫,鞋子的跟不應為高跟,但也不能為全平跟,兩三厘米的低跟比較好。
  • 檢查的事項很多,準備一個袋子,將所需的檢查單通通放置在一起,避免每次手忙腳亂找不著。
  • 平時在家中關於自己身體反應上的疑惑,還有看不明白的檢查結果,一定要向醫生詢問。

二、孕晚期的飲食

1)食物多樣化

多樣化的關鍵在於「雜」,具體來說,每天的飲食中應該包括這五大類食物:穀物、水果、蔬菜、乳製品、肉類或其他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穀物盡量選擇粗糧和高纖維穀物,例如:

全穀物:全麥(麵粉摻麩皮不算)、糙米、黑米、大麥、黑麥、燕麥、藜麥、玉米、高粱、青稞;

薯類:馬鈴薯、紅薯、紫薯、芋頭、山藥;雜豆:紅豆、綠豆、扁豆、花豆、芸豆、豌豆、鷹嘴豆、蠶豆。

粗雜糧不僅能提供碳水,也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 對孕媽們的排便通暢以及營養的補充很有幫助。

水果也是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選擇水分重、糖份低的水果,比如:蘋果、梨、桃、柑橘類,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全天控制在 300 g 以內就好。

2)適量攝入,多補充蛋白質和鈣

孕期的每日熱量需求跟非孕期相比,幾乎是沒有變化的。即使是在孕中期和孕晚期,也只是輕微增加。

但是,孕期對於各營養素的需求會有一定增加,媽媽們要注意食物的質量,而不是份量。

特別是進入孕晚期,胎兒開始快速成長,要注意多補充蛋白質和鈣。

蛋白質這麼補:

補鈣也同樣不能忽視。

孕晚期是寶寶蓄積骨量最多的時期,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如果母體自身鈣含量不足,就會動用自身骨骼中的鈣,來補給給胎兒,這樣就可能會造成孕媽媽骨質疏鬆。

因此,孕媽要做到每天堅持補鈣,為自己和寶寶補足孕期最後階段所需的鈣質。

鈣該怎麼補?

很簡單,多喝牛奶或酸奶就可以。每天喝 1~2 杯牛奶(400~500 mL),就能滿足孕期鈣的需要。

常見問題:

1.喝骨頭湯有補鈣的效果嗎?

很遺憾,沒有。熬制的骨頭湯,鈣濃度往往都在2毫克/100毫升以下。什麼概念呢?牛奶的鈣濃度在100毫克/100毫升以上,是骨頭湯的數十倍。

2.孕晚期補鈣,寶寶不好生嗎?

補鈣不能過量,只要遵醫囑,合理補鈣,是不會導致生產困難的,因為寶寶的頭骨具有可塑性,分娩時,寶寶的頭經過產道時,可以輕微改變結構,以利於娩出。

3.孕晚期補鈣容易導致胎盤老化?

補鈣和胎盤老化並沒有直接關係。胎盤老化是一個自然發育的過程,它與人的年齡衰老後血管硬化等生理過程相同,鈣元素並不參與其中的演變。

3)別忘了補鐵和葉酸

在孕晚期,媽媽們可以每天增加紅肉 20~50 g,每周吃 1~2 次動物血或肝臟,每次 20~50 g,一般來說就能夠滿足孕期對於鐵的需求。

葉酸是身體無法合成的,只能通過「吃」來補充。

從備孕期開始,孕媽媽就需要額外補充人工合成的葉酸,每天的用量在 0.4 mg(400 μg),直到寶寶斷奶。

4)滿足大原則前提下,選自己愛吃的

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更何況,咱們中國的食物這麼豐富,也不必非得強調吃某一種。

真正的飲食禁忌是煙酒和生食。

  • 酒精是一級致癌物,孕婦最好不要喝酒,一滴也別碰;
  • 半生的牛肉、雞蛋、貝類和生魚片,還有未經消毒的牛奶也盡量避免。

注意食品的安全衛生,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就可以了。


三、孕晚期的體重管理

1)孕期增重多少是合理的?

這是根據孕前的體重指數來決定的。

建議寶媽保存到手機

2)BMI值如何計算?

具體的演算法可以按照這個公式:BMI = 體重(kg)/ 身高2(m)

嫌麻煩不想計算的孕媽,可以買個智能體重秤,站上去就可以直接測出BMI值。孕早期按月稱重就行,孕中晚期可以按周稱重,時間最好固定在早上空腹時。

  • 身材骨感的孕媽,在孕期增加12.5—18Kg是沒有問題的。
  • 擁有標準身材的孕媽,懷孕前4個月最好不要增重,增加11—16Kg體重的目標,可以放在孕後期慢慢完成。
  • 被划到微胖界的孕媽就要注意了,把孕期增重控制在7—11.5Kg比較合適。

一般情況下准媽孕期體重增加 12.5 kg ,在分娩 6 周內會將孕期增加的 50 % 體重減掉,剩餘增多的體重會在半年內減掉。

稱體重的小技巧:

同一台秤

同一時間:建議早餐前 空腹,裸秤 每天秤體重,堅持記錄 秤放在堅硬、平坦的地板上,以免誤差

3)適當運動,中強度有氧最適合

美國婦產科協會建議:沒有任何併發症的准媽媽,每周要做2.5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

合理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孕期的腰酸等身體不適,還能改善睡眠、幫助順產、控制血糖,對於體重的管理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項。

比較推薦的是散步、快走、跳舞、孕婦體操和瑜伽,游泳和凱格爾運動也可以。

孕前就很少運動的孕媽,可以從強度較小的運動開始,循序漸進,最終的強度一定也不能過高,而且每次運動時間也不能太久。

孕前經常運動的孕媽,在懷孕的 14 周之前也不建議增加活動量。

  • 妊娠 4~6 個月要增加運動量,因為這個時候胎兒比較穩定,且孕媽媽的精力較充沛。
  • 懷孕 7~9 個月時,孕媽會容易出現疲倦的狀況,運動量可以適當減少。

注意事項:

  • 不建議突然增加從未做過的運動!減少受傷的風險。
  • 運動的時候最好帶點零食,防止低血糖。

四、孕晚期的不適癥狀應對方法

孕晚期是迎接寶寶到來的關鍵時期,媽媽們在這個階段常常會有水腫、便秘、抽筋、糖尿病等不適和孕期疾病,遇到這些問題該如何應對呢?

1)下肢水腫

緩解方法:晚上睡覺左側卧位、腳部墊枕頭、下肢抬高。

表現1:下肢水腫比較明顯,去醫院就醫。

表現2:沒有明顯水腫、早上醒來手指脹痛不舒服,可能是隱性水腫,多活動手指會好。

表現3:只表現孕期體重比較快,沒有其他不適,也可能是隱形水腫。

2)抽筋

原因:妊娠晚期、夜間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缺鈣。

緩解方法:多吃補鈣的食物, 補充鈣劑,適量運動也對補鈣有幫助

3)尿頻

原因:孕早期,孕酮升高會導致尿頻。 激素水平的變化會讓孕婦的膀胱變鬆弛,再加上子宮增大、壓迫膀胱,會增加排尿的次數。

緩解方法:准媽媽們睡前可以適當減少飲水量。不過,白天還是要充分飲水,以預防孕期便秘和過度水腫。

4)濕疹

原因:大多是由於孕期體內高激素影響了膽汁代謝,引發皮膚瘙癢。

緩解方法:及時就醫,確診問題,不要在家自行用藥。

5)陰道分泌物多

妊娠時,陰道分泌物會增加,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明顯瘙癢、異味,豆渣 樣的白帶就需要進一步檢查。

原因:懷孕後在雌激素作用下,陰道內環境發生變化,容易真菌感染。

緩解方法:對於明顯的真菌感染,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對胎兒影響小的抗真菌藥物。

6)低血壓

原因:孕中晚期,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回血血量減少。

緩解方法:睡覺時左側卧位最佳。

7)低血糖

緩解方法:不能空腹太久,定時吃飯;改變體位時慢慢來;不要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待太久。

8)痔瘡

大多數分娩後會緩解消失,絕大多數不會影響自然分娩

緩解方法:局部藥物治療為主,多吃蔬菜、少吃辛辣食物,溫水坐浴。嚴重的去肛腸科就診。

9)便秘

原因:孕激素水平增加,運動量少,食物在腸道內消化變長,水分吸干

緩解方法:多活動,多喝喝水,合理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多做提肛的動作,協助腸道運動。

10)糖尿病

原因:妊娠合併糖尿病由糖代謝紊亂引起

緩解方法:控制飲食,戒糖;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感冒,保持外陰清潔,防止陰道炎;

飲食不能控制血糖時,要注射胰島素:進食半小時前,皮下注射,注射後按時飲食,否則會低血糖。

總結:孕晚期身體會發生相應的各種變化,也會產生各種不適和疾病。媽媽們要注意及時就醫,遵照醫囑。


五、孕晚期的注意事項(很重要!!)

1.盡量避免性生活

在妊娠的最後三個月,宮頸漸漸軟化縮短,並出現生理性擴張。性生活容易直接引起胎膜創傷,胎膜早破後又極易造成臍帶脫垂,細菌上行感染,危及胎兒也危及孕婦本人。

2.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孕媽出門,盡量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嘈雜的公共場所。

一是人多的地方病毒更多,孕媽被傳染的機會更大。

二是這些地方噪音更大,吵雜的環境更容易影響孕媽的情緒。

三是人多,孕媽會很容易被撞到。

3.遠離煙和酒精

香煙、酒精可能造成胎寶寶發育遲緩、神經系統發育畸形、智力障礙等,准媽准爸最好在要寶寶前至少3個月就遠離煙酒,也要避免吸入二手煙。

4.注意孕期用藥

許多葯可以通過孕媽血液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引起胎兒畸形。所以,媽媽們一定要了解和學習孕期用藥知識,如果孕期遇到特殊情況需服藥治療,一定要諮詢醫生。

5.不要乾重活

重活就是那些挑、抬、搬、提、背等強體力勞動,孕媽若勉強幹這些重活、累活,易導致胎兒流產或早產。


六、臨產的徵兆

一般來說,分娩不是突然發生的,在分娩發動之前,往往會出現一些徵兆,提醒媽媽們分娩即將開始了!

什麼情況下該去醫院?

妊娠37周~42周分娩,叫足月分娩,37周後隨時可能發動。

1)一定要去醫院的情況:

  • 破水一定要去:羊水一般是清亮的。
  • 出血量比較多一定要去
  • 規律宮縮:肚子疼,間隔5~6分鐘一次,持續時間30秒以上

2)臨產的表現:

  • 規律宮縮,宮頸的消退,宮口的打開
  • 連續兩三個晚上有宮縮,但是宮口不開,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臨產
  • 少量見紅不建議去醫院,見紅往往是在臨產前24~48小時, 見紅是一個先兆臨產的指標,不是真正的臨產

3)初產婦產程:劃分為4個階段,需要寶媽配合的主要是第一、第 二產程。

第一產程:宮口打開到宮口開全,一般是10小時左右

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到寶寶生出,短的有30分鐘,長的有 1~2個小時 ? 第三產程:寶寶出生到胎盤娩出,5~30分鐘 ? 第四產程:在產房觀察產婦,包括子宮收縮情況、出血量、體溫、血壓,脈搏等,大約2個小時

注意:對於二胎寶媽來說,產程和初產寶媽完全不一樣,會相對較快, 可能宮縮起來幾個小時之後完成分娩,所以對於二胎寶媽,有規律宮縮之後幾分鐘就要來醫院。

4)做好分娩的準備

  • 多看一些積極的、正能量的東西,舒緩情緒
  • 有條件的話分娩時家人陪伴
  • 分散注意力,多說些有趣的話題
  • 不提倡提前住院,尤其是公立醫院,因為環境條件不是很好,人員配備不夠,並且很容易受其他孕婦影響
  • 分娩前把所有證件準備好,拿起來就可以隨時走
  • 學習孕產知識,了解產程,從容應對
  • 會陰的按摩和鍛煉。從孕32周左右,每天進行可增加肌肉 組織柔韌性和彈性。可以降低側切率,減少寶寶經陰道的損傷
  • 合理飲食,堅持鍛煉,控制體重,5斤半到6斤左右的寶寶比較理想,利於分娩和產後恢復

? 如果覺得有用,就 贊 一下再走唄 (???ω???)

點擊頭像,關注新得寶貝,了解更多育兒乾貨,孕產育兒不迷茫!


1.趁你身體比較輕,動作比較靈活的時候早點準備好待產包,不建議在網上搜別人的待產包。為啥,我就是自己做了電子表格,借鑒同事和網上別人的待產包準備了很多,結果呢,我去醫院只用了產褥墊和刀紙。所以,建議提前諮詢準備生產的醫院,有針對性的準備,像我,帶了兩個大箱子,除了佔地方啥用沒有,當然後期要用,但是沒必要全帶去醫院,我生的醫院會給寶寶準備衣服。所以,先諮詢醫院吧。

對我來說產後最好用的是一次性內褲,因為惡露太多了,而且不用洗,換勤快一點就可以了。我買的是純棉的,和平時穿的沒什麼區別。我用了子初,十月結晶等幾個牌子的,對比下來子初的穿起來最舒服,質量最好。

【27件套 拍立減40】子初待產包孕婦產婦春夏季入院包京東去購買?

2.讓老公熟悉待產包,啥是啥,免得情況緊急他啥也不知道。

3.去醫院的路線要提前規劃好,我是提前去醫院旁邊我家那套房子住了。

4.提前給照顧你的人一張產後進食單,當時是月子中心給了我一張產後進食注意單,老公直接給了婆婆,婆婆記的很好,所以我產後沒有立即吃大補的湯湯水水,都是粥,所以後來我的奶才很好。

應大家要求上傳飲食指導單

還有我自己擬的產後進食注意事項,具體的每日進食清單電子版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其實怕麻煩可以直接買現成的,都標好日期的每天吃啥,圖方便的可以直接淘寶購買月子餐,搭配也比較好。

5.提前計劃好產後照顧你的人,想請月嫂就請月嫂,想去月子中心就去月子中心,媽媽照顧也可以,婆婆照顧也可以,但是提前做好分工。

6.還是建議去月子去,一家人都輕鬆,寶寶也省心,哈哈。

7.準備羊水測試紙,雖然我沒用上,但是我沒後悔備著,有備無患嘛。

歌珊 人體ph試紙羊水檢測試紙測羊水 高精度酸鹼度測試京東去購買?

8.堅持數胎動,不知道怎麼數直接下載各種app,跟著點就行。

9.準備好各種證件和複印件。

10.不建議提前囤拔奶器,我就是提前囤了美德樂,後來發現不適合自己,又給換了,很浪費。要麼先借朋友的要麼先備一個便宜的。

看個人體質,我的兩個同事都用的是美德樂,使用感受很好,反而我的閑置了。後來在月子中心的建議下我買了小白熊的,比較適合我。後來上班又買了一個便宜的一體機那種,也很好用,所以真的不是越貴越好用。

小白熊 電動吸奶器 鋰電池可充電式 吸乳器 拔奶器 靜京東去購買?

有很多款,月子中心推薦我一定要買這一款,充好電不用每次擦電,有時間顯示。

便宜這一款才一百多,也是小紅書好多推薦的,我買來也很好用,一體機方便攜帶。

boboduck電動吸奶器無痛按摩擠奶器吸乳器拔奶器全自動京東去購買?

11.提前囤的奶粉也沒用,我生完就有奶了,如果生完沒有再去買也不遲,而且我們這邊的醫院也不讓拿奶粉進去。

12.還有集奶器一定要備一個,每次餵奶喂一遍另一邊衣服會浸濕,有了這個神奇不但衣服不會浸濕,還給寶寶餘下很多口糧,我上班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忘記了集奶器的存在,每次拔都只有110—130,後來帶了集奶器,現在輕輕鬆鬆160,哈哈,關鍵是真的很便宜,就20幾塊一個。掛在xiong上就可以了。

這是我拔奶一次集到的奶 加上拔的130,多的時候會有180,反正對我這種奶不是很多的非常友好。

小白熊 集奶器集乳器 孕產婦手動吸奶器 硅膠擠奶器接京東去購買?

13.待產包的話可以跟著一些轉發優惠信息的博主一起買,會優惠很多,特別是紙尿褲,經常可以用很優惠的價格買到。


一定要數胎動!!!

是我自己的事,我因為寶寶臀位,原定9月11日剖,10日上午辦理住院手續,該做的做了之後就去做胎監,寶寶心跳沒問題,但是胎動一直不好,下午一到上班時間我就去照B超,顯示頸部W痕迹,就是臍帶繞頸兩圈。然後我就開始數胎動,寶寶平常比較愛動,一個小時一般能數到三次以上的胎動,10日下午一個多小時了,只有一次輕微胎動,我就坐不住了,去找了醫生又做胎監,寶寶心跳一直是160左右,提示缺氧,就趕緊拉去剖了。寶寶取出來的時候醫生也不聊天了,明顯氣氛凝重了起來,說寶寶臍帶繞頸三圈,繞得有點緊,寶寶沒哭,本老母親嚇壞了...然後寶寶腳底都被打淤血了才哭,最後有驚無險,寶寶也很健康。

所以一定要數胎動,胎動的異常比心跳異常出現得更早,如果出現臍帶繞頸、臍帶扭轉、臍帶真結等讓寶寶缺氧的情況,及時發現才能救寶寶一命,孕晚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