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不發展人工智慧對人類其實更有利呢?


很遠,認知智能才剛剛開始。前段時間炒作火熱的僅僅是動物級別的感知智能。目前人工智慧還不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和推理能力。可以說連基本的框架都沒有,近三四年大火的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技術實際上是20年前的框架,在硬體計算力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該技術已經碰到了天花板。這些都不是強人工智慧的基礎。強人工智慧應該有新的理論框架。大家才開始從識別轉向理解,從數據轉向知識。儘管才開始,但是投入巨大,AI成了互聯網公司必爭之地,而且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所以,100年錯錯有餘。

任何一項科技發明都有負面作用,人見人愛的手機不正在毀掉這一代年輕人的童年嗎?但是當其正面作用大於副作用時,其發展就是必然的,不管你喜歡不喜歡。


20年以內


這個不好說,還缺一次重大的歷史變遷,比如某個牛人又改變了現有的格局


應該會,對當前人類大概率不利,但人類可以改變目前的進化形式,比如腦機結合,基因編輯來應對。


強人工智慧是一個偽概念


我認為不需要100年

我們用複利效應來看這個問題,在人工智慧裡面,也有智能爆炸這個概念。

複利效應,簡單例子,每年增長百分之十,十年後不是增長了百分之一百,而是增長了百分之250多。也就是,我們不可以線性地看待這個問題,而是指數地看待。

按照現在的技術路線,強人工智慧依然依賴算力、演算法、數據。後續繼續更新……


你先幫我普及一個概念。何為強人工智慧,讓我長長見識


距離是相對而言的,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

微軟始建於1975年,蘋果公司1976年4月1日創立,45年後的今天,很多公司還不得不用免費的linux和安卓,為什麼?

總是等待的話,五十年後的今天,還有人在為晶元而被心騙。

事實是,now or never!

科學的進步是科學工作者做出來的,而不是等出來的。像蓋房子一樣認真,一樣積極的投入的話,要一百年嗎?五年就足以使投資者發達,讓使用者興奮和感動。

這不是個技術問題,文化和意識的覺醒要多久?

等待免費的APP的話,會有的,耐心點,不需要100年。

Benjamin Lee/人工智慧創業團隊AIRobot5創始人

於2020.10.25日

AIRobot5:二十一世紀科技的爆發期?

zhuanlan.zhihu.com圖標我們處於人工智慧的時代,還是人工智障的時代??

www.zhihu.com圖標

歡迎關注AIRobot5,見證智能時代的到來!


這種事情可不是一蹴而就,涉及的因素太多了。按照現在已經公開的技術標準,如果能排除一切負面因素的話,極限應該是20年左右實現。不過還是現實些吧,百年應該夠嗆。

至於發展人工智慧的利弊,可以這麼說,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利有弊的,用對了就是利用錯了就是弊,不在於技術本身。


這不重要。

因為我活不到那麼長時間。


等待強化學習崛起


強人工智慧其實更好實現,畢竟人最熟悉的就是強人工智慧,只是還沒人去做


應該不需要100年。

目前數據量、算力都足夠了,缺的是高質量帶標籤數據實現基礎AI模型。

現在各國在推動人工智慧方向,各大企業在競相落地相關項目,目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基礎工作,很快由人工+深度學習可以帶來高效的AI識別、推理等基礎智能。

基於此,強人工智慧將快速實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