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對此好奇


從事殯葬行業對於我來說,無論是在殯儀館,還是在陵園,都給我一種寧靜安定的感覺。

人在殯儀館化為塵埃,在陵園塵埃落定。這期間的過程足以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在殯儀館工作,每天的生活比較規律。早晨上班,開始每天打掃工作。然後各個部門的人開始運轉。業務人員與家屬溝通洽談,接運師傅去喪屬家接逝者,入殮師工作者為逝者化妝。儀式人員準備鮮花,告別的用品進行告別。火化師傅將運屍車每次都清理仔細,中午有些殯儀館會輪休值班,下午依舊重複。下午下班也要清掃衛生。晚上殯儀館也會輪休值班。這就是殯儀館的一天。

對於家屬來說,殯葬服務者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但對於我們殯葬服務者來說,每一位喪屬,我們都要盡心負責,各個部門都要仔細核對信息、每一位必須要毫無差錯將告別儀式順利完成。只為將逝者的最後一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如今,我在陵園工作。

陵園與殯儀館大致相同,打掃衛生,值班,認真謹慎。與通常殯儀館不同的事,這裡的環境很美,心情壓抑時,望一望風景,感覺煩惱頓時就煙消雲散了。昨天我們進行了園區大掃除,打掃的乾乾淨淨,心情也會變好。

安靜整潔的殯儀館也好,還是在什麼優秀的地方,都有一羣人在互相協作,共同努力著。


昨天清洗大門的時候出現的彩虹。

經常去望一望的風景,讓我拍的有點醜。

我覺得很有文藝氣息的墓碑


謝邀。人的殯葬沒有體驗過,沒法客觀回答,但寵物的,我可以給幾張圖感受一下。

儘管溫馨和莊重有時候比較矛盾,但我會儘可能讓失寵的主人在我們這個寵物殯儀館沒那麼壓抑。


死者為大是假的,去火葬場的路上,設滿了騙錢陷阱,等傷心的家屬掏錢,可是沒人會告訴你。我是個靈車司機,負責開車接遺體送火葬場,以及管好自己的嘴,啥都不說。


違背規則的人,下場不會好,我是我領導的重點監督對象。


以下是我工作時的真實經歷,匿名了。

2017 年 12 月某天,凌晨五點,天還沒亮,寒氣逼人,我把靈車停在慈恩廳門口。


慈恩廳是我們殯儀服務中心最小的廳,五百多塊錢一天,平時很少用。裡面的逝者是昨晚才從醫院接來的,因患癌,家屬放棄治療逝世。

聽接回來的同事講,病人去世時骨瘦如柴,一張臉扭曲變形,雙眼圓睜,嘴巴大張。這樣的慘狀多半是因晚期癌症的劇烈疼痛所致。


靈廳裏冷冷清清,在昏黃的燈光下,兩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坐在靈前。靈廳裏沒有任何佈置,冰棺周邊也沒有鮮花圍棺。


這樣的廳沒有油水,誰都不願送去火化,按順序輪到我,也只好自認倒黴。


看見我和同事到來,兩位老人一臉漠然,沒有一丁點表示。同事頗有微詞,哪怕是給包煙抽,說一句謝謝,心裡也好過點。


在我們西南地區,出殯抬靈可不比尋常事,很多人是忌諱的。遺體擡出大門那一刻,煞氣很重,本命年的人甚至要迴避。在鄉下,有人幫你出殯抬靈,可是天大的恩情。


我打開冰棺,逝者的眼睛和嘴巴仍沒合上。看上去極為猙獰。化妝師其實是有很多辦法讓她的眼和嘴合上的,但要收幾百塊錢。家屬不願出這個錢,我們也只好把壽被扯上來蓋著她的臉了事。


我和同事把遺體移出冰棺,抬上靈車。


靈車沒有掛白花,也沒有掛紅。前面沒有車開道,後面沒車送葬,這樣的出殯太過悽清。


我和老頭子交談中得知:逝者四十多歲,是兩位老人的女兒。患癌後,丈夫就果斷選擇了和她離婚。女兒在醫院裡掏空了老人所有積蓄,最後實在醫不起了,這才放棄治療。這下去世,就只有她父母來操辦喪事了。


兩位老人年過七旬,每月靠老頭子最低檔的退休金度日。二老本已風燭殘年,唯一的女兒去世,他們和這個世界的未來就不再有關聯。

老太婆一直在哭,老頭子就說她:「哭什麼哭,哭有什麼用。哪天實在過不下去,我們買包老鼠藥就可以去陪她了……」


我忙打斷他:「老人家,不要那麼悲觀嘛!你們這樣想,你女兒也走得不安心的。」


「師傅,你不知道,我老太婆有腦梗,隨時有可能一下就不能動了,到那時,你說我們怎麼辦,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到那天真不如喫包老鼠藥,一了百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例子,我身邊就有。我乾媽現在五十多歲。十多年前的一個下午,乾媽唯一的兒子,我那位不成器的大哥騎摩托車飆車,一下撞上路邊正安裝的鋼管,當場死亡。乾媽趴在他身上哭了一天一夜。當時我十多歲,雖然知道她痛苦,卻不能理解她的無助與絕望。


靈車不知不覺慢了下來。我想著,是不是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殯葬行業幹久了,各種套路各種坑看了不少,就算剛來時有些許慈悲,久了也會慢慢麻木。


我們接到出殯任務,家屬為了討個吉利,就會給靈車掛紅,也就是在靈車駕駛室放上一個或大或小的紅包,讓靈車開慢一點,平穩一點,平平安安把逝者送達目的地。


這是我們這兒的一種習俗,談不上行賄受賄。


幹這行當,有時我們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有人問起在哪上班,我們就說在移民局。是啊!把一個人從一個世界移民到另一個世界,移民局再貼切不過。一個月三千多塊的工資,如果沒有一丁點灰色收入,根本沒法養家餬口。


收了掛紅,我們會給家屬一些回饋,除了開好車,還給家屬透露一下火葬場的套路。火葬場的套路非常多,電子禮炮、蓮花燈、抬靈儀式就不說了,光是隨葬品,就有金元寶、玉如意、往生被等等一大堆。多少錢都可讓你掏出來。

這樣一來,火葬場的業務大打折扣。他們的領導很不高興,一口咬定是我們從中作祟,向我們館長告狀。


八抬大轎

八抬大轎
八抬大轎

沒有多久,館長就把我們靈車司機全找來談話了:


「我們都是殯葬行業的兄弟單位,只能互相搭臺,怎能互相拆臺呢?送靈的時候,請閉好你們的嘴巴,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就不要說。大家在這個行業裏混,你把人家那點料全抖出來,人家還怎麼生存?將心比心,要是人家也在背後對我們指指點點,我們心裡好不好過?」


當然,我們都一口咬定,啥都沒說,實在是他們連蒙帶騙,引起人家不滿,關我們什麼事?


館長的語氣卻很堅決:「我不管你們以前說沒說,但以後,你們最好管好自己的嘴,違者重處。」


於是,我們都不敢多嘴了。


我猶豫再三,對老頭子說:「老人家,我給你交待個事。到了火葬場,你辦手續的時候,請一定記住,看清那張費用清單,上面有火化流程產生的費用。請記著有一個電子禮炮服務,一個點蓮花燈服務,一個抬靈服務,一定要給工作人員說,你不需要!」


兩位老人扭頭看著我,老頭子一臉茫然地問:「師傅,為什麼?」

我解釋:「這都是些套路。四個人把遺體從火葬場門口抬到火化車間門口,只有五十米不到,但收取的費用是 680 元。火化完遺體,裝了骨灰,再把骨灰盒從裡面擡出來,又是 480 元。電子禮炮響不了幾下就是好幾百塊錢。至於那個點燈的儀式,也就點幾盞燈,要收好幾百。


「這些服務你們是可以選擇不要的。但我不給你們說,你們不知道,去辦手續的時候,你們稀里糊塗地就會把這些費用交了。火葬場想賺這個錢,他們是不會主動提醒你的。」


老頭子說:「師傅,如果不抬的話,那這段路……」


「你不用擔心,辦完手續,我開車直接拉到火化車間就行了。但你辦手續時,千萬要給對方說不要這些服務。對方如果問起,你就說逝者臨終前再三交待,一切從簡,不搞這些名堂。你們尊重她的遺願……」


靈車到火葬場門口,我停下車,又叮囑二老一遍,二老連聲道謝說記住了。我又說:「還有,對方如果問起,你可千萬不能透露是我說的,要不然,我可不好交待。」


半個小時過去,兩位老人還沒出來,四位抬靈人已抬著空轎子來到靈車旁。我捏了把汗。又過了十多分鐘,兩位老人總算出來了。看到抬靈的轎子,他有些詫異:「我不是給辦手續的姑娘說了,我不抬靈的嗎?」


抬靈人忙說:「老人家,我們這是免費抬的。」


抬靈轎

抬靈轎
抬靈轎

我暗叫不妙,按了下車鑰匙上的鎖車鍵,快步走向衛生間。

當時我不知道,良心作祟,是會付出巨大代價的,而我只是個拖家帶口的普通人。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3 篇內容

鹽選專欄

人生萬花筒:探祕 10 種小眾職業

真實故事計劃 國內首個真實故事平臺,致力於真實故事的發現和價值挖掘。

¥19.90 會員免費


目前在實習,剛入門的殯葬小白,從實習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了這社會中的可惡可恨可憐可善可悲可笑可氣。

工作環境我不做過多闡述,畢竟是的小地方,和其他地方大同小異,不能和一線城市做比較

領導,同事這一塊我比較無感,但是大家都陰晴不定。好的時候非常好,不好的時候讓我覺得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呆下去,我承受能力挺強的,一直努力做自己的事情,我對殯葬行業報了很大期望,並不是工資高哪方面的期望,是我打心底喜歡這行業。

比起領導同事;我更喜歡和藹可親的家屬,家屬態度都是各種各樣,有那種講橫理,比較刁難的,也有那種處處為工作人員考慮,禮貌待人的家屬。

本來自身同情心比較強,比較傷感,遇到一些老人,70左右了吧,在火葬場忙上忙下,會被家屬責罵,會被他人另眼相看,我總想幫他們做一些事情,但是我自己也無能為力,有時候都有想哭的衝動,也會馬上拿著手機給家裡人打電話,我也感傷為什麼我錢不夠多,不夠資格幫助別人,也許真的是同情心泛濫成可憐了

不希望自己能有多大成就,但願他們過的安好,不為生活忙碌奔波。


工資沒想像中那麼高,就比普通工薪階層高一點而已,但是真的很閑,休息時間很多,像很多地方習俗是上午出殯,下午是沒業務的,可以休息或者下班。

編製也逐步取消了,新入行的絕大部分是合同工,別看殯儀館基本都是掛在殯葬管理所,民政局名下,其實大部分都被服務公司甚至私人承包了,所以服務內容才這麼名目繁多,這麼貴。不過服務質量相比國有館肯定是提高了的。

還有,一眼看得到的未來,很難有提升空間,畢業一兩年甚至乾脆直接一畢業,就觸碰到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天花板,除非單位改革或者跳槽離職,否則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所以說,再給我一次機會,高中我會好好把握住,努力一把,考上醫科大學或者師範大學,畢業當個醫生或者老師,它不香嗎?當然目前也在努力自救,考慮發展副業,過幾年有機遇了,可能會轉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