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提問人的評論,對於母親的去世,別人的任何話語都難改撫平你內心的苦楚。送你一首詩吧,把想念媽媽的話兒寫在紙船上,讓它帶給你親愛的媽媽。

船——寄母親(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裏,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妙法蓮華經》 應供:就是因果報應、因緣果報。我們不能像一般地泛泛而談:哦!「應供」,佛是法王,他應該得到一切眾生的供養。那佛成了誰啦?自己不能餬口,還靠我們來供養,沒有這個道理。這裡「應供」,從佛到菩薩、到一切萬法,都是應自己對別人的供養而受其報。一切萬法相互之間都可以心電感應。我們的心念對樹木華草、泥巴瓦塊起什麼樣的心,那麼其它的萬法就得到什麼樣的供養,並同樣反饋給你。

在國外呢,有些心理學家對兩棵大樹來進行測試:每天對一棵樹拳打腳踢、吹鬍子瞪眼、辱罵;每天對另一棵大樹呢,微笑、撫摸、澆水。過一段時間以後通過儀器來測量,這棵樹只要走到跟前還沒有開口,沒有動手,就嚇得直抖;另一棵樹呢,走到它面前,是搖頭晃腦歡迎。所以這棵樹發抖,表示緊張恐怖,就是惡的感應;另一棵樹會搖頭晃腦,表示感恩歡喜,是善的感應。

要明白,即使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種很浮躁的心態感受不到,我們裡面的那個第七識都能感受到。兩個人見面的時候,有時候莫名其妙地就很意氣相投;有時莫名其妙地就互相反感,為什麼?就是裡面的真人。因為他們記得過去的事情。過去有善緣,便很投機;過去有矛盾的,已經在開始鬥了。這是講過去的因。那麼佛法裏,只講因不講緣是佛門內部的外道;通過緣——現在的這種假人假心它的妙用,我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用變數改變定數。如果我們以歡喜心對待一切的萬法,天人鬼畜、泥巴瓦塊都是我們的善緣、增上緣;如果我們以憎恨心、輕慢心對待一切的人事物,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置重重障礙,到時候你怎麼病、怎麼死、怎麼樣走火入魔,你都不知道!只知道怨天尤人,你卻不知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個法講到底,講透了,就是「命自我立」,這叫『應供』。

再比如,人死了以後,我們給他送往生,死人還笑起來了,柔軟起來了,是不是?但是那不意味著就往生,與往生沒有多大關係。但也不意味著他沒有往生,僅僅是無情物跟你溝通了。那麼死人很僵硬、板著面孔,他也是抗議:看我死了以後,你們沒有一個好臉色給我看臉闆闆的!但也不能證明他就沒有往生。往生不往生與瑞相或者這個惡相沒有絕對的關係,但是我們一定把往生的瑞相宣傳為往生。這是方便說。而且修行人一定要認真做好送往生,在中陰身期間送往生成功的把握非常非常大!但是呢,即使大,我們心裡沒有底。到底怎麼樣真正地往生?真正地成就?一定是活著的時候,自己就能證到自己往生。在《法華經》《楞嚴經》就是講這個法。沒有誰不是『應供』。成佛、成菩薩、下地獄與別人沒有關係,只有你自己把持自己。


首先講一個故事。我妻子的姑姑,活了90歲。她死的那一天,就是她過生日的那一天。

她過生日的那一天,我的岳父到姑姑家裡喫中午飯。喫過中午飯後,岳父就往家裡走。岳父還沒有到家,姑姑就走了。當時岳父走的時候,姑姑還認得岳父,那時,姑姑還不糊塗。

姑姑大概在過世的7年前,就得了老年癡呆症。除了我的岳父和岳母,基本不認識其他人。在她的認知裏,記住的都是很多年前甚至是60到70年前的往事。對於剛剛發生的事情,她都記不得了。她只活在過去時!

姑姑走的時候,是清醒的。她因為活在過去的時光裏,沒有痛苦也沒有煩惱。

我常常想,為何普通的平凡人有諸多的煩惱呢?第一,是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有錢的人,希望掙到更多的錢;有車的,希望買更高檔的車子;有房子的,希望換更大的房子。人活一輩子,就是跟自己的慾望做鬥爭的過程。第二,人終究難逃一死,由於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很多人沒有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當然更沒有做到視死如視生。第三,在中國缺乏臨終關懷,安樂死在中國還是個禁區,有些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醫學研究和醫院做貢獻,那一個個插滿管子的依靠呼吸機維持的生命,就是對人的倫理和良知的拷問!

願心平安!


慢病去世前我見過臨終前沒有痛苦,也許血液裏酮體積聚,疼痛的感覺麻痹的原因吧...


謝邀。現在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是得病去世的,比如腫瘤、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不得病。我是信佛的,佛教講因果,造了什麼因就要承擔相應的惡果。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會生病,而出家人卻很少生病。喫素可能是一個原因,寺院裏都是自己種菜的,不像社會上的菜有農藥、化肥、激素什麼的。動物的肉都有激素的,人喫多了激素會得腫瘤。人的內臟雖然有排毒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毒素一點點的積累越來越多,內臟也會增加負擔,直到被消耗的無法再排毒了,老化了,人的壽命也就快結束了。另外出家人喫的少,清心寡慾,與世無爭,心態平靜祥和,死時也沒有那麼大的痛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