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白,麻煩用最通俗的語言回答


資產來說就是非貨幣,蘋果,股票,魚,房子,你的勞動價值都是資產,在通貨膨脹時期,這些到最後都一定會升值。

為什麼銀行是依靠加息降息,發放貨幣的多少來控制通貨膨脹與通貨收縮,而不是停止發放貨幣?我的答案是要保持政府銀行的信用,老幣沒用了,新幣那天萬一變成了老幣,那我不是白乾活這麼多年了。

停發貨幣引發的後果太大,一停發,資產的價值會變態上漲,老幣換成資產,資產換成新幣,這樣下來損失不會太大,但是新幣換老幣的話,有可能會出現黑市囤積,損失過大。

銀行加息的一個後果就是企業利潤不足,銀行的利息高於某個行業的利潤,我幹嘛要投資這個行業,而不存在銀行,如果銀行利率高於某個行業的利潤,我連貸款的利息都還不了,那我還開企業幹什麼?足以支撐盈利或者償還貸款的行業萎靡,以此為生的企業減少,就業崗位減少,所以就業相比於通貨膨脹時期困難許多。

房子是資產,美聯儲降息,錢更大概率選擇投資,而不是存在銀行市場上的貨幣多了,資產的相對稀缺值就會上升,資產形成上漲壓力。

中國在美聯儲加息階段是不太可能放水的,因為美聯儲加息,在美聯儲的美元多,在世界流通的貨幣少,因為一旦放水,人民幣多了,人民幣的相對於美元的稀缺值下降,造成人民幣貶值壓力,控制不了匯率。

綜合來看,美聯儲降息是對美國股市利好,對中國房價的影響待定,但對房價是一個好消息,當然中國能用許多的逆週期操作手段。

快樂的單身狗: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貨幣,資產,銀行利息?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降息=通脹=利好

但是當前主要影響因素是政治局會議限制炒房


升降都吊打,ZZZQ


中國房價當然要看中國的政策,央行給各大銀行喊話了,要減少房地產貸款比例,一些中小企業為了回籠資金就會降價出售。所以房價不會像以前那樣瘋狂了,現在進入到夕陽產業。


利好


8月的第一天全球迎來一則重磅消息,美聯儲宣佈降息。時隔十年,美聯儲首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2%-2.25%。

該消息一出,阿聯酋就緊隨其後,將定期存款利率下調25個基點。巴西央行也意外地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6%,創下紀錄新低。而在此之前的三個月時間裡,全球已有12家央行推出降息舉措,包括澳大利亞、印度、韓國、俄羅斯、南非、烏克蘭、土耳其等國。降息,似乎已成為全球央行的主旋律,此次美國降息更是意義非凡。

在此之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已經暗示可能將要降息,因為美國經濟正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總體經濟增長已「放緩」,美聯儲採取「適當」行動可支持經濟增長需求。

美聯儲降息,相當於打開了貨幣政策的空間,也為中國降息打開了空間。樓市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因此對資金政策的一舉一動都異常敏感,一旦降息將為樓市帶來強大的支撐效應。

因為利率降低了,房企融資的成本也就降低了,對中國的樓市,乃至實體經濟都是重大利好。那是否可以說美聯儲降息,已經預示著我國房價將迎來上漲?答案很可能是:否!

之前,先是房地產信託融資、房企外債融資先後被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緊接著央行明確表態:房地產行業佔用信貸資源依然較多,將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投放。可見,在多城出現樓市火熱的當下,如何穩房價是一項重點工作,不允許房價出現較大波動。前幾天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更是一錘定音: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此次央行此番對房地產信貸的表態,無疑為近期不斷升級的房地產調控力度再添重重的一碼。可以說,在可能的降息到來之前,房地產這匹野馬就已被套上了韁繩。

美聯儲降息中國是否會跟進,主要還得結閤中國的實際情況。7月12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下一階段央行還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此前對媒體稱,中國現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降息主要是應對通縮危險,但現在中國物價走勢溫和,5月、6月CPI已到2.7%,所以現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適的,可以說接近黃金水平,即舒適水平。

所以說,美聯儲降息對中國貨幣市場有影響,但中國是否也降息還是個未知數,更不用說影響到房價了,並且我國樓市目前需要的是:穩。

房地產行業已成為我國支柱型產業,在最近數十年時間裡,國內整體房價一直在上漲。但目前房價需要的是平穩發展,讓樓市能得以健康發展。前面提到了,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只是短期內的表現,主要是針對目前國內的經濟環境以及火熱的樓市而做出的決定。但不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並不代表不作為經濟長期發展的催化劑,這纔是樓市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所充當的角色。

近些日子,圍繞樓市國家多次強調「房住不炒」,調控次數之多、力度之大實屬罕見。各地不只針對房價這單一維度,包括地價、限售、限購、公積金等多維度政策均同時出現,這一趨勢也將在下半年延續。由此可見,期待房價大漲大跌的夢想註定要破滅,讓剛需購房者放下心來,該買房的還得買房,等到國內經濟全面好轉,樓市放鬆調控的時候,就為時已晚,這樣的教訓難道大家還沒喫夠?

2004年12月,為遏制房價過快增長國家出手調控,樓市開始低迷。這一時間段大部分購房者選擇觀望,等到2006年的宏觀調控後,房價猶如脫韁的野馬不斷飆升;

2008年3月,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到橫跨半個地球的中國,受到衝擊影響國內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低潮期。正當人們猶豫要不要買房時,2009年宏觀調控轉向,短時間內房價出現爆髮式增長;

2011年11月,經過連續上漲的樓市進入為期8個月的調整期。不過等到2013年國五條出臺後,樓市劇烈反彈,又一次刷新了房價的記錄;

2014年8月,樓市再度進入橫盤期,很多人覺得這一次房價終於要漲不上去了,可到2015年,降息降準等政策的出臺使房價再次上漲。等購房者打算入市時才發現,房子還是以前的房子,可價格卻已大變樣;

2016年1月,一線城市房價蠢蠢欲動,等到年後立馬大幅度上漲,特別是以合肥、南京、蘇州、廈門為代表的國內主要城市加入漲價浪潮後,國內房價正式揭開全面上漲的新篇章。面對房價的高歌猛進,購房者再也無法淡定下去,爭先恐後湧入樓市,房價越漲購房者越買,讓樓市愈發火熱。

回顧中國房地產數十年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基本上都是在低迷時成交量和房價有所調整,也是買房者觀望情緒最濃烈的時刻。可等調整期一過,房價又會進入新的一輪上漲潮流中,讓觀望等待的購房者追悔莫及。

經歷過2016、2017年的房價上漲後,2018年樓市趨於冷靜,平穩發展。2019春節後,樓市迅速回暖,開始火熱,為此多地加大調控力度,堅持「房住不炒」,這些都是我國經濟正處於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所採取的措施。未來一旦經濟全面好轉,樓市度過橫盤期,沒能抓住購房時機的消費者請不要再次後悔莫及。畢竟對「等等黨」而言,等來的可能不是希望,而是失望。

(信息來源於網路,不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